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马思君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人民医院 云南 红河 661699

【摘要】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2例(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41例)与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的观察组(41例),观察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格列美脲;胰岛素;2型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且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并且会不断上升。临床认为,肥胖、中老年文及存在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该病[1]。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危害较大。该病常进行药物治疗,胰岛素应用较多,但是容易引发各种不良事件,预后效果不佳[2]。因此,必须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2例,观察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7至76(56.28±3.12)岁,病程1至12(6.58±1.28)年,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8至75(57.49±3.53)岁,病程1至11(6.74±1.75)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积极配合治疗;精神正常;能进行沟通与交流;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肝脏器官存在严重障碍;对本研究药物过敏;长时间服用类固醇激素。

1.2方法

对照组:早饭、晚饭前给予诺和灵30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 国药准字J20120026),皮下注射,出初始剂量为0.4U/(kg·d),早餐前给予五分之三,晚餐前给予五分之二,然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格列美脲片(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7672),1天1次,1次1片,早餐前服用,根据血糖变化可调整剂量。

1.3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61a44c85ef02c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61a44c85ef02c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39±0.63)mmol/L,餐后2h血糖(7.46±1.2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5±0.69)%,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糖水平对比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1)

9.72±1.26

8.11±0.52

12.84±2.18

9.21±1.26

9.36±1.27

7.11±0.74

观察组(n=41)

9.53±1.63

6.39±0.63

12.63±2.15

7.46±1.27

9.43±1.34

6.35±0.69

t

0.5905

13.4821

0.4391

6.2635

0.2427

4.8097

P

0.5565

0.0000

0.6617

0.0000

0.8088

0.0000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低血糖

心血管事件

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n=41)

4(9.756)

3(7.32)

7(17.07)

观察组(n=41)

1(2.44)

0(0.00)

1(2.44)

161a44c85ef02c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4.9865

P

-

-

0.0255

3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老年人口的增多,使2型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该病发病原因较多,环境、生活方式、年龄等为重要因素,患者常存在胰岛素缺陷的情况,并且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在疾病确诊后发现患者已存在严重并发症,加大治疗难度[3]。临床认为,胰岛素抵抗是该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会导致血糖调节出现障碍,进一步降低胰岛β细胞,导致血糖水平不断上升[4]。因此,在疾病治疗中应将血糖水平控制作为重点,抑制病情发展。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胰岛素是一种降糖激素,在人体中能与蛋白质、脂肪等进行有效的合成,而且也是唯一的降糖激素,将其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短期疗效,临床应用较多,但是长时间应用会引发各种不良事件,整体效果不佳。格列美脲为磺酰脲类长效降糖药物,将其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其对肝葡萄糖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对胰岛素进行刺激,有利于其更快的分泌与释放,同时通过胰外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葡萄糖进入机体细胞代谢过程的加快[5]。而且该药能缓和胰岛素刺激,也有利于胰岛素敏感性的提升,进而使胰岛素药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其用量减少,平稳的控制及降低血糖水平。可见,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可将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提高降糖效果的同时保证治疗安全性。

所以,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童,鲁佳,叶山东.利拉鲁肽联合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20,41(4):65-69.

[2]李海燕,丁国强,贺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在改善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药物耐受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8(2):162-166.

[3]王宗玲,戴丽娜,王美霞,等.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9):31-35.

[4]高晓晓,谭运新.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0):40-42+45.

[5]刘颖.维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8):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