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30
/ 2

国际工程项目投标风险管理研究

李志斌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36

摘要: 随着市场国际化的到来,许多施工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承揽国际工程项目。在国际工程项目可能会有较高收益的同时,其所要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更多、更大。因此,风险管理在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每个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企业都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力争以较小的风险换取较高的效益。

关键词: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


在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已经走出了国门,到国外承揽国际工程项目。与国内工程项目比较,国际工程项目面临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种类更多、造成的影响更大。因此,风险管理在国际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风险管理的好坏,有时甚至能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因素的简要辨识与分析,揭示出国际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供借鉴参考。


1、工程基本概况

喀麦隆曼维莱水电站位于喀麦隆南部安坝省境内紧邻赤道几内亚的恩特姆河上,距省会埃博洛瓦市约175 公里,距首都雅温得约343公里,距最大港口城市杜阿拉港约515公里。曼维莱水电站采用引水式发电,水库总库容为0.83亿m3,有效库容为0.07亿m3。电站装机共4台,总装机容量为211MW,电站运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11.87亿kW·h。

电站由拦河坝、溢洪道、取水口、输水渠道、天然压力前池、进水口、二道坝、压力管道、厂房、尾水渠及升压开关站等主要建筑物组成。项目综合性强,涵盖了水电施工大多数的工艺,包括导流、土石方开挖、填筑、混凝土、基础处理、边坡支护、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等。

2009年9月25日,项目签署了服务合同,采用DB格式和CCAP格式双重约束的合同模式。项目开工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完工日期为2017年6月30日,总工期54个月,合同造价为6.37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85%的融资,15%由喀麦隆政府出资。

工程所在地区降雨量大,雨季与旱季交替频繁,地处原始森林,环境保护要求高,蚊虫较多、地方性疾病普遍存在。电站涉及结构物多,施工范围广,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大、施工强度较高、岩石坚硬、地质复杂多变;另外,施工区内也具有地势平缓、开阔、施工布置条件好等特点。项目建成后,除满足当地工业、民用电外,还可以出口电力至加蓬、赤道几内亚等国家,将成为喀麦隆南部电网中又一重要的电力来源,为南部电网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2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分析与评价

2.1 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是:识别风险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发生的概率,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大小等。风险辨识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调查法、访谈法、财务报表法、初始风险清单法、流程图法、风险调查法等。风险识别的方法不是单一使用,尽可能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这里,尤其要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上风险调查的方法。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两个不同的项目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项目风险。因此,在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中,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风险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项目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

2.1.1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前期决策缔约阶段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就要通过各种资料及现场勘察,认真仔细地进行项目风险辨识、风险分析与评价。根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结论,企业要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对风险程度大于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的,要坚决回避;对于企业可以承受的项目,要根据风险程度的大小制订不同的投标策略。招投标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有:①对工程项目所在国情况不熟悉,所参考或借鉴的相关资料较少;②工程项目资料不全,无法准确编制标书;③投标策略出现偏差;④标书质量不高,报价缺乏竞争力。

2.1.2 合同缔约阶段 合同缔约阶段是指投标方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到合同正式签署这一阶段。在此时期,发、承包双方进入了合同细节谈判,虽然大的实质性的内容如价格、主要施工方案等已在投标书中确定不能改变,但仍会有许多细节的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协商。这些问题一般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有时有的细节很重要,可能因为双方在招投标阶段疏忽,到合同谈判时才发现,而会对合同签署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此阶段,通过注重细节来规避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合同缔约阶段面临的风险主要有:①合同范围界定有模糊之处;②合同条款遗漏;③合同条款措辞不清,表达有误;④合同类型选择不当;⑤承发包模式选择不当;⑥合同索赔、合同争议及纠纷解决条款未明确;⑦缺乏法律专业顾问审核,存在较大法律风险。

2.2 风险分析与评价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指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对风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定性分析,以找出影响项目的主要的风险因素,从而为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防范措施提供依据。①招投标阶段。②合同缔约阶段。合同条款的疏漏与歧义以及不公平的合同条款这些情况发生机率大,给承包商可能带来的损失也大,故是合同缔约阶段的主要风险因素。③合同履约阶段。工程所在国的社会政治稳定与否是首要的风险因素,其实包括汇率变化、通货膨胀、工程量较大变更、工程延误或停滞等发生概率较大,影响较大,故应确定为重要风险因素。


3风险管理措施

在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析与评价后,企业应根据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制订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以回避或降低可能发生的风险。总的来说,风险管理措施可分为风险回避与风险降低两类。

3.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即企业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于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项目选择放弃或退出。在招投标阶段如果企业还未投标,风险回避即企业不进行项目投标。此时经济损失较小,一般只为购买标书费加些投标前准备费用。在企业已经投标及合同缔约阶段,选择放弃项目来进行风险回避时的损失相对大些,一般情况下可能会被没收投标保证金。在合同履约阶段,由于企业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投入,加上一般情况下都要出具履约函,此时企业如由于自身原因放弃,经济损失及信誉损失就会很大了。由上可以看出,风险回避主要在项目决策前期应用,对企业损失及信誉各方面损失较小。而在合同进入正式履约阶段,企业应主要采取风险降低的方法来控制风险带来的影响。当然,也不能排除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巨大的损失,企业在合同履约阶段终止合同。

3.2 降低风险的措施 对承包商来说,处理风险的方法包括风险转移与风险自留两种。风险转移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的承担的转移,是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风险转移的措施主要有保险、索赔、通过分包合同转移风险等。

3.2.1 保险 保险是国际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有效的降低风险的措施。承包商一般投保的险种有工程一切险、货物运输险、第三责任险等,具体投保范围及投保金额可以根据工程具体所在地的情况、承包商自身情况、合同中业主的保险要求等来确定。

3.2.2 索赔 索赔是承包商降低与转移风险的另一有效手段。在合同履约阶段,引起索赔的因素很多,包括:变更、不可抗力、业主原因造成的延误或损失、异常的气候等等。索赔的范围及处理程序等一般都会在合同条款中进行规定,现在国际工程项目中,一般会采取以FIDIC合同文本为底稿的合同条款,如无特意的更改,索赔条款对承包商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因此,承包商应利用好这些条款,在索赔事件发生后,及时按合同规定进行索赔,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保证自身合理的经济利益。

3.2.3 通过分包合同进行风险转移 承包商还可以通过工程分包将部分工程分包出去,而通过分包合同来将部分风险进行转移与分散。


4结束语

如上所述,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项目自前期策划到后期评价的全过程,尤其是前期决策阶段应更加重视风险评估。国际工程项目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市场错综复杂,参与其中的每个企业都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与控制风险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障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圆满实现各项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传明,周小虎.管理学[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

[2]干春晖.管理经济学[J].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

[3]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J].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