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雨水回收及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建筑屋面雨水回收及利用研究

张 涛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工程整体质量以及用户体验产生不良影响。在绿色建筑小区中可以通过收集来自屋面、地面的雨水,经过滤处理后可用于小区道路的清洗、消防、绿化灌溉等方面,可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的资源消耗量。从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出发,对绿色建筑小区的雨水回收与利用方式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引起更多行业对雨水资源利用的关注,促进我国经济和环保事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建筑;屋面;雨水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 TU74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屋面结构具有结构复杂、面积大等特点,在雨天时雨水易汇集,若未及时进行排水处理,雨水会破坏建筑屋面,影响建筑性能的发挥。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力度,实现对屋面雨水的迅速排水目的,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效果,为各项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

1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及消耗量较大的国家,因此很多地区依然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从而对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为此我国一直在加强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绿色建筑就是在这样的国家发展理念下诞生的,展现出了较强的环保性能、节能性能。而随着雨水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建筑也将其作为一种低价良好的补充水源进行了再回收利用,并取得了诸多显著的应用效果:对于城市来说,对小区的雨水进行控制并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大大缓解我国目前水源紧缺现状,还可以减轻城市排水压力,避免城市水污染和内涝;对于小区来说,减小了路面径流,保证小区内道路干净安全,同时收集的雨水还可用于园林浇灌、消防灭火等公共环境和安全维护;对于生态环境来说,由于绿色建筑小区会通过绿地、屋顶花园等生态化的方式收集雨水,从而可以改善小区绿化,有助于调节建筑物温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在绿色建筑小区合理进行雨水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给排水相关方面的建设投资,节省用水开支,还能促进生态和谐,有利于建筑行业和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重积极效益。

2建筑屋面雨水回收及利用技术要点分析

2.1屋面雨水利用技术

根据雨水的流动特性,按照雨水流动途径,在屋顶将雨水往一处汇聚,设置几个进水口,然后设置重力管道或是采用重力式土地过滤法,将雨水引入蓄水池进行过滤、沉淀,再根据冲洗、灌溉、水景等用水标准进行进一步处理后泵送至对应的用水处。屋顶花园蓄水利用法(具体构造法可参见图1),屋面径流水质较差,且由于房屋屋面建造要求,铺装了很多防水性材料,因此屋面雨水必须经由排水系统处理,以往多是直接排放至附近水源区,不仅容易造成水污染,还浪费了很多水资源,而屋顶花园中可以有效利用大面积空旷的屋顶,绿植可以起到蓄水作用,还能净化雨水径流,大幅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杂质,屋顶植物还很大程度上改善空气湿度、环境温度,美化环境的作用,从而提升绿色建筑的生态效益。

61a6fa965bb53_html_b79bc820520b7eac.png

2.2雨水回收利用技术

最简单的回收利用方式就是上文所述的土壤渗透和地下水源补充,而要实现雨水资源在小区各类生活活动中的利用,需要建立雨水收集、蓄水和净化处理系统,即通过雨水管道、集水管等收集方式将雨水汇聚,经初步过滤,一部分不可用雨水可以直接汇入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安全排放,另一部分雨水则由自动过滤器再次进行清污净化处理,得到较为洁净的雨水,再经消毒后,可达到低等级中水使用要求,最终用于小区绿化、道路冲洗、车辆清洗、水景营造(小区用水标准可参见表1)。由于我国小区雨水回收利用起步较晚,在建设其回收利用系统时一定要注意各环节的关联性,并根据雨水特点和处理标准选择各类装置和材料,确保该系统能高效发挥作用,并方便管理,有较长的使用年限。

1 雨水回收利用方向和要求

水质指标要求

COD(化学需氧量)

SS (悬浮物

再利用方向

绿化


≤30mg/L

≤lOmg/L

道路冲洗

≤30mg/L

≤lOmg/L

绿化景观用水

≤30mg/L

≤lOmg/L

车辆清洗

≤30mg/L

≤l5mg/L

娱乐水景

≤20mg/L

≤5mg/L


2.3 压力流雨水系统的设计

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具体包含虹吸式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排出管、溢流设施等多种系统,在我国大型建筑屋面雨水系统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进行虹吸式雨水系统的设置过程中,由于屋面面积比较大,应在结合具体建筑结构基础上,设置多组独立的雨水排除系统,满足屋面的实际雨水排水需求。在进行虹吸雨水斗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其具备泄水量大、斗前水深小及具备较强拦污能力的应用效果。在雨水斗出口与悬吊管的设置过程中,需要将高度差控制在1 m之内,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应重新进行校核计算处理。由于虹吸式雨水系统多设置在建筑的中央位置,因此,在进行溢流设施的设置过程中需要单独购置一套虹吸式雨水系统,可对溢流超量雨水进行排水处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与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合计排水能力,可保持重现期为50年,以满足建筑的实际雨水排水要求。对于一些大型的钢结构建筑,若出现屋面溢水情况会导致雨水渗透到建筑内部,影响建筑内的正常生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重现期标准,将其提升到100年,避免雨水渗透等情况出现。

2.4 管材的选择

在采用虹吸式雨水系统管道进行建筑屋面雨水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在结合实际需求基础上合理选择管材类型。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建筑排水用的HDPE管、钢塑复合管等管材进行排水处理,对部分工程造价控制相对严重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热镀锌钢管进行雨水排放处理。该管材虽内壁的粗糙度较大,但内径大小较HDPE管及钢塑复合管得到了提升,且管材具有良好的强度、抗压能力,在相同工程直径下可满足系统的流量需求。在进行虹吸式雨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具体要求进行管材类型的合理选择,以达到预期的雨水系统设计质量。

2.5完善雨水资源化利用设施

收集设施:为了最大化收集雨水,需要合理建造雨水收集设施,充分利用小区的屋顶、路面、活动场地、草坪等场地,扩大雨水的有效收集界面,其中屋面收集的雨水量最大,且屋面不受其他人员、车辆及各种活动的影响,雨水更为干净并利于改造,因此在保证屋面防水性能的要求上,要调整好屋面坡度,设置好排水沟、排水管道、落水管及筛网过滤器,使雨水迅速排出,经过滤环节进入滤池贮水池贮存,而对于地面径流收集,可由路面雨水口直接收集,在建造地面时选用透水材料,做好道路排水设计,收集到过滤池后,可构建下凹式绿地,再设置低于路面的雨水口,这样地表水会流向绿地,经植物和土壤吸收后多余的雨水会流入雨水口由雨水管集中收集。存储设施:为了节约小区用地,同时与小区其他功能设施、整体规划设计保持一致,可以建设一些人工湖和喷泉水池,即可作为水体景观,同时也是一个小型雨水储存设施,还可将调蓄池设置于小区文化广场下,并尽量靠近用水量较大的区域,而蓄水池的建造宜采用蜂窝井状结构,池底留有一定坡度,并安装溢流装置,所有溢流口用过滤网覆盖。

结束语

在结合现行规范进行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基础上,对规范内的具体条文进行针对性选择。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雨水系统的设计虽然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但雨水系统设计效果会直接影响建筑屋面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设计单位应加强对该方面设计工作的重视力度,在结合经济性、合理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保障建筑的各项生产环节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那健. 城市雨水利用模式研究与工程示范[D].西安理工大学,2017.

[2]范静利. 屋面雨水利用系统调蓄容积优化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

[3]王云海.屋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统设计探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6,47(03):42-44+61.

[4]李远,丁武龙,胡昊.公共建筑屋面雨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研究[J].绿色建筑,2012,4(0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