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

王国军

青海,西宁 810000 63012119920710****

摘要:近年来,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小城镇迅速崛起,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和人口的集聚中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区域网络的节点,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小城镇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是建设小城镇的重要依据。为此,小城镇的城市规划设计要引起足够的认识,及时发现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来保证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合理有效,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

一、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的原则

小城镇作为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衔接过渡的功能区域,小城镇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功能支持与服务配套,加快了农村的发展。更是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后乡村人口转移与聚集的重要载体。城镇不仅能够为乡村地区提供交通、教育、管理、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更是能够接纳乡村人口转移,创造就近就业机会,配套对应的产业设施,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引导平台,因此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体现自身特色

对于地方特色,要积极发展,地方特色是最能让人们记住一个地方的方式,体现出一个城镇的文化底蕴。有特色的小镇可为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为其提高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将为小城镇的发展产生促进的作用。

2.保护自然生态

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结合城镇本身的内在恒久的特质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提升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小城镇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对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在建设后导致环境一度恶化,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环境整治。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3.合理布局乡镇产业

小城镇的工业是其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对于小城镇工业的布局,要做好多方面的考虑,既不能阻碍去发展的势头,更不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很多小城镇的工业发展具有盲目性,规模小且分布散乱,没有核心技术,资源利用率较低,对环境有很严重的影响。小城镇发展应该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为突破,引导规模化、标准化型产业有序集中,因势利导的发展产业特色城镇。

二、当前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体系不完善

常出现的现象是一哄而起,遍地开花搞建设,不顾小城镇的具体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能力,盲目拉大城镇骨架,遍地开花搞建设,既没有真正把城镇建好,又浪费大量人力,大面积的耕地,结果欲速则不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2.不重视保护环境

很多地方政府单纯认为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发展地方经济,甚至是以牺牲当地环境水平为代价。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会换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看,环境的破坏,使得很多小城镇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利于城镇规划发展工作向纵深迈进。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重视广大的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

3.地域的限制

相对于大城市,小城镇的行政面积较小,地形地势也各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建设发展。第一,小城镇行政面积小,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空间都有限,导致当地的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最终影响到城镇的建设;第二,地域限制的情况人员基数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的负担更重;第三,很多小城镇之间竞争激烈,很多市场资源不能共享,社区基础设施不到位,最终都影响到城镇的发展。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1.加强小城镇生态规划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现状建设情况和城乡生态环境的状况,按照不同的区域情况合理规划,加强把控管理。建立生态评估体系和建设生态城镇的规划标准。建设主要内容要向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城镇空间关系转换。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2.加强公众参与,确保城市规划公开性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其中开发商、投资者、社区组织、普通市民、中央与地方政府等都与规划存在关联。因而,在今后,关于城市规划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程序等,在我国城市规划法制中必然进行完善,构筑起顺畅的利益表达的机制,进而在城市规划中,尽量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当地政府,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他人商业秘密的信息外,其他信息要予以公开,申请查询有关规划信息的法定程序市民同样需要拥有。在法律上,对于政府公开的城市规划和开发信息的范围、时机、方式等制度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政府有关部门在做出有关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时,需要聆听相关利益主体的声音。通过举行公听会的方式,决策城市规划与开发的重大问题。

3.科学编制规划设计

在小城镇建设与规划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地方特性和经济发展情况,科学制定规划设计方案,并且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合理设计规划目标,结合实际对现有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改革优化,保证小城镇建设质量。设计必须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地理位置、产业布局、交通条件、人口状况和辐射劳动力等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在确定发展规模和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从城镇发展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际规划中,既要重视住宅、企业、交通、商业、市政设施等要素的近期目标的安排,又要为远期目标规划留下必要的发展余地,不能只重视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远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应制定完善的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并保证和总体规划的配套性,使全部的建设项目都能够得到详细规划的指导。在制定详细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容积率、土地使用性质、允许建设高度、建筑密度、停车设施、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各种情况,为建设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4.合理规划设计城镇路网

对于小城镇的建设格局而言,路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沟通、延伸作用。通过路网可以将山水景观和城镇中心有效地连接起来,使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更加规范,在路网的建设过程当中,可以在现有的城镇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在进行路网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小城镇的运输压力,以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城市的发展要求,可以在结合实际的小城镇布局和分区要求基础上,加大立交桥的建设力度。采用横平竖直道路如何弯曲道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城镇路网的连通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小城镇的交通运输压力,解决小城镇交通混乱的问题,同时还能使小城镇路网建设与山水和自然景观更加和谐,从而达到美化小城镇的目的。

结束语

在小城镇建设中,其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因此规划工作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总结规划建设经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进而获得最为可行的建设规划效果。

参考文献:

[1]谢红梅,李荣.小城镇规划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吐鲁番科技,2007,(01).

[2]陈丽华.小城镇规划[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8.

[3]赵磊.云南省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思路探析[J].小城镇建设,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