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价值

聂春慧

云南省中医医院 ;云南昆明 邮编 650000


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接收治疗的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的形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选择常规的护理形式,实验组病人选择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在院时长。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在院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利于增强治疗效果,释放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产生与多种原因有关,会影响众多器官及系统,尚不明确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1]。循证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形式,主要以有价值及可靠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从而发现并总结问题,查找类似的实证,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2]。现阶段,此护理形式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护理当中。鉴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时间接受治疗的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接收治疗的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签的形式划分小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6-59岁,平均是(34.16±3.24)岁,病程时长为0.2-3年,平均病程为(1.67±0.26)年。实验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6-62岁,平均是(34.13±3.27)岁,病程时长为0.3-3.5年,平均病程为(1.74±0.31)年。全部病人的一般年龄、病程时长、基本病情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对。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选择常规的护理形式,及对患者讲解用药的详细内容、基础的皮肤护理及常规饮食等。

1.2.2实验组

实验组病人选择循证护理。(1)增强知识培训,组建循证管理小组,运用知识讲座、讨论会等形式,加深小组人员对循证医学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应知识,培养小组人员的独立收集、查阅相应文献的能力[3]。(2)抛出循证难题,收纳、总结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存在或者潜藏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记录,从心理、饮食等方面进行循证问题。(3)查找文献,根据存在的问题查找类似的治疗,把其谈论到的相关经验及结果进行实践证实。(4)制定循证护理方案。1.心理呵护,多和患者沟通、交流,根据其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患者分发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或者进行一对一讲解的模式,让其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知识、自我护理及治疗详细过程等,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提高治疗配合度。2.饮食护理,建议患者多食用蛋白质、维生素等食物,确保每天摄取的营养均衡,避免出现营养不良。3.皮肤呵护,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接触刺激性物品,保持皮肤干净、整洁。4.口腔护理,建议患者使用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干净,对于存在溃疡的患者可使用生理盐水棉签进行口腔护理,早晚各一次,避免吃太冷、硬等食物,根据实际情况可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来清洁口腔,避免出现感染[4]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在院时长。(1)护理满意度,根据患者填写的护理满意度问卷情况进行评估。(2)生活质量,运用SF-4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包含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好。(3)焦虑情绪,运用SA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61a9caf15ec56_html_7a5138b5658f47ab.gif ±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

由数据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18%、81.82%,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79.55%,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治疗效果

实验组

44

41(93.18)

42(95.45)

对照组

44

36(81.82)

35(79.55)

x2


5.899

11.557

P


0.015

0.000

2.2对比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在院时长

由数据可知,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在院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大的差别(P<0.05),见表2。

表2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在院时长对比(61a9caf15ec56_html_7a5138b5658f47ab.gif ±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分)

焦虑情绪(分)

在院时长(d)

实验组

44

89.16±7.43

42.67±2.87

13.16±4.29

对照组

44

80.27±7.22

50.34±4.16

18.79±6.04

t


5.692

10.067

5.041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其发作与遗传、日光照射、病毒感染等多种情况有关联,患者会出现发热、口腔溃疡、全身关节痛等情况;而此疾病具有一定的反复性,病程时间较久,难以彻底治愈,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及降低生活质量水平[5]

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情绪、在院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循证护理属于循证医学与护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将其落实在护理流程当中[6]。对循证小组进行知识培训,有利于小组人员掌握最新的疾病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整体的护理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呵护,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及治疗过程的了解,缓解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树立对抗疾病的自信,提高治疗配合度。建议患者进行口腔、皮肤护理,有利于保持个人口腔及皮肤的干净整洁,避免出现感染现象,增加治疗难度。

综上所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对医护及医院的大力认可,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蒋红,张梦云,杜华英,等.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3):426-427,442.

[2] 唐二云,程欣,刘姝.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2019,41(3):426-427.

[3] 赵蒙,王小鹃,邓小琴.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165,169.

[4] 吴晶晶.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2):336-337.

[5] 陈丽钻,陈绮方,骆倚菁. 循证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及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7):374-375.

[6] 陈琳琳. 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9):25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