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伴自杀行为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2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伴自杀行为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陈建峰

鹤岗鹤矿医院富力分院 154103

【摘要】目的 分析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0例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为35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自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自杀行为抑郁症的效果明确,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自杀的出现。

【关键词】自杀行为抑郁症;认知行为;心理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suicidal depression.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suicidal behavior depres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and suicid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on suicide depression is clear, which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uicide.

[Key words] suicidal behavior, depression; Cognitive behavior; mentality

在临床研究中,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超过300万,而且为持续增长的趋势,对该疾病患者来说,心理表现比较复杂,多为内向,受抑郁情绪困扰,与他人的交流比较少,不接受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来说,如果未及时控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等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治疗难度升高,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率高达80%,对其中10%的患者来说,存在自杀的倾向,对自身他人的生命产生很大的威胁【1】。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方法,在药物治疗中,效果并不明显,在治疗中发现,认知行为治疗作用比较明显,对患者的行为和心理起到疏导作用。本课题主要分析认知行为治疗自杀行为抑郁症的效果,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筛选我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18、17例,年龄范围在22-72岁,均值年龄(47.5±4.8)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19、16例,年龄范围在24-71岁,均值年龄(47.4±4.9)岁,研究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选择标准:患者符合自杀行为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和家属对本次实验知情;排除标准:躯体疾病严重;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改善神经状况,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开展指导,解答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告知患者治疗注意事项内容,对自身的行为需要控制。

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治疗,(1)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向患者介绍治疗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提升患者的理解程度,让患者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行为、心理、情绪等做出分析,对其进行区分【2】。(2)认知重构与暴露练习。教会患者在特定社交情境中的相关想法,进行认知重建,并对患者的核心信念分析,对患者的情况评估,询问患者存在的问题。(3)帮助患者回顾在治疗中疾病的改善程度,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让患者认识到治疗中,获取到的效果,提升患者的自信【3】。在认知治疗中,需要转换患者的客观想法,对患者存在的悖论需要进行指导,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在治疗中,需要帮助患者制定出相应的活动表,在治疗结束后,与患者一起进行分析,帮助患者摆脱困难,患者在活动要感受到满足,让患者进行自我肯定,对思维方式进行调整,保持稳定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依据焦虑、抑郁评分量表(SAS、SDS)对患者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深,心理状态越差。

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自杀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

2 结果

2.1分析指标数据

治疗前,患者的指标数据分数无较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指标数据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5

65.6±5.2

35.6±3.5

62.5±3.4

36.2±3.7

观察组

35

65.8±5.3

32.2±3.0

62.7±3.6

33.0±3.2

t


0.159

4.363

0.239

3.870

P


0.874

0.000

0.812

0.000

2.2分析自杀率

对照组出现自杀例数为4例,观察组为0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卡方值为4.242,P值为0.039,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来说,人们的生活压力在不断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抑郁症的可能性在升高,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都比较高,呈现出上升趋势【4】,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对该疾病来说,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和治疗,疾病会不断进展,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心理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部分患者出现自杀的行为,导致患者死亡【5】。对大部分患者来说,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对正常治疗产生的影响较大,而且患者受到传统观念等的影响,抑郁症出现拒绝治疗等情况,情绪低落等,出现失眠等多种情况【6】。

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对抑郁症状的改善比较明显,对患者的认知偏差实现纠正,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实现控制,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程度。在治疗后,降低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7】。在治疗中,对患者开展宣教,能让患者明确病因,进而根据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构建良好的习惯,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交往活动中,正确地宣泄自身的情绪,降低心理承受的压力,减轻神经负担,在治疗后,让患者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实现自信心的提升【8】。

本次试验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焦虑、抑郁分数以及自杀率对比上,差异比较明显(P<0.05)。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治疗自杀行为抑郁症的效果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要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朋,赵娟.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454(33):159,165. 
  [2]李志文,岳永震,李冬冬,等.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4):95-96. 
  [3]田歌.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8):59-61,65. 
  [4]苗琦.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3):224-225. 

[5] 罗瑜,谷悦,刘海生,等.度洛西汀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3(1):60-62. 
  [6] 林述洋,代英杰,蒋智林.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 14(2):86-87. 
  [7] 秦畅.不同剂量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3):194-195. 
  [8] 陈德沈,徐大利,陈杰,等.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效果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20,29(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