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王艳萍教授治疗经期延长临床经验总结

/ 2

导师王艳萍教授治疗经期延长临床经验总结

唐冰琦,王艳萍

  1. 长春中医药大学,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引起经期延长的原因复杂多样,导师王艳萍教授从医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善用经方固本止崩汤治疗本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且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经期延长;固本止崩汤;王艳萍;经验

经期延长是一种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的疾病,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也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就记载了本病,云:“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其经血”。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西医学认为,经期延长多为功能性病变,常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调节失衡,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或因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使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脱,且剥脱时间延长而引起经期延长;或者因月经来潮后,雌激素水平低,使子宫内膜修复迟缓而致经期延长[2-3]。除上述原因外,放置宫内节育器、经期产后同房亦是导致经期延长的原因,正如《金匮要略》所指的“房室金刃所伤”。导师王艳萍教授,师从于国家名医马宝璋教授。从医二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类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诊疗经验丰富,在本病的治疗上,导师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应用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来治疗本病。笔者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跟诊期间,收获良多,故以此篇论文总结导师运用中医药治疗经期延长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1.1气虚

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调和则百病不生。妇人以血为基本,血是月经的主要成分,故气血调和则月经正常。由于先天因素,禀赋不足,平素身体虚弱,或者劳倦过度,劳则气耗,或者大病久病损伤正气,或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肾之气,脾主统血,脾气虚则统摄无权,肾主封藏,肾气虚则固摄失司,冲任不固,以致经期延长。清代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云:“经事延长,淋漓不断,下之无固摄之权,虚象显然。”可见本病日久,月经持续时间过长,气随血脱,气血两虚,病情加重,甚则发为崩漏。

1.2阴虚内热

此条病机可分为两种,其一,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多产房劳致阴血亏耗,阴虚而生内热,其二,素体阳盛血热者,起初经量多,出血时间延长后,热随血泄,阴随血伤渐至虚热。最终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妄行而致经期延长,在《妇人规·崩淋经漏不止》中,张介宾总结:“《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百病始生篇》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故凡阳搏必属阴虚,络伤必致血溢。”阴脉虚弱而阳脉强盛,火迫使血循行,阴弱不能养阳,阳盛格阴,亢则为害,故导致流血淋漓不止。

1.3湿热蕴结

湿热也是本病主要致病因素[4]。湿性重浊,易袭阴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而胞宫胞脉处于下焦阴位,因此,极易被湿邪侵犯。若患者素体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同房,或宫腔手术后护理不当,湿热之邪内侵胞宫,易造成血脉破损溃烂,而导致经期延长,经久难愈[5]。湿热导致的经期延长多见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清宫术后并发症等[6-7]。

1.4血瘀

血瘀可与患者情志因素有关,若素性抑郁,或烦躁易怒,肝气郁结而血滞,另外,若因外邪客于子宫,邪与血相搏成瘀,瘀阻冲任、子宫,也可导致经血难止。《血证论》提出:“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气化。”旧血不去,阻滞脉内,血溢于外,血不循经,发为本病。


导师熟知历代医家的论述,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认为经期延长不外乎气虚、阴虚内热、湿热、血瘀等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缺少体力劳动,久坐久卧,久而耗气,因此,本病患者临床上属气虚为多。


2 治则治法

导师治疗本病,运用固本止崩汤为基础方,于月经第4日开始服药,温开水冲,300ml,100ml日2次口服,早晚各一次,连服10天停药。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对患者进行调理,从而达到缩短经期,使月经规律的目的。

导师强调,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不能拘泥于单纯的中医方法,而忽略了辅助检查的重要性,对经期延长的患者,应因人而异,育龄期妇女首先要排除妊娠可能,以免误诊、漏诊,另外,月经周期第2至第4天检测激素常规,月经干净后行妇科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而对于围绝经期妇女,首先利用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如果子宫内膜过厚,建议患者行诊刮术,以明确病因及快速止血,排除子宫内膜病变。若患者出血量过大,可以选择口服性激素,使子宫内膜撤退性出血,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若有不同的程度的贫血,可根据病情给予输血、纠正贫血治疗。


3 方药解析

固本止崩汤一方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熟地黄、白术、生黄芪、人参、当归、黑姜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补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妇人血崩血晕,属于虚火者。方中生黄芪味甘性温,用以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人参大补元气,适用于气血虚弱者,当归滋阴养血,补血调经,白术健脾,资血之源,又统血归经,有气阴双补之意,黑姜可以温经止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止血之效。

临证时,再结合患者全身证候、舌脉及月经的量、色、质差异,在本方基础上灵活加减,以达到调经止血的目的。例如,偏于血热者,可把黄芪改为黄芩以凉血;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者,可加酸枣仁、茯神以宁心安神,症状严重者,可再加煅龙骨、煅牡蛎以重镇安神,且煅用以止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酌加佛手、鸡内金以醒脾开胃消食。


4 典型医案

刘某,女,39岁,初诊日期:2021年7月21日。患者自述近半年月经周期尚准,但经期延长,一般12~14天净。lmp:2021年7月13日,持续至今未净;pmp:2021年6月14日,持续13天净。患者已婚,孕1产1,5月5日行诊断性刮宫术,术后送病理,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妇科彩超、激素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现症:阴道流血量少,色暗,质稠,无腹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经期延长;证候诊断:阴虚血热证。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方药组成: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熟地黄15g,山药25g,山茱萸15g,黄芩10g,党参25g,白术12g,海螵蛸10g,地榆炭15g,侧柏炭10g,甘草10g,7剂。二诊:2021年8月15日。lmp:8月19日,至今未净,经行量少,色红,无腹痛腰酸,余无所苦。脉细数,舌暗红苔薄白。方药组成: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熟地黄15g,山药25g,山茱萸15g,黄芩10g,党参25g,白术12g,海螵蛸10g,地榆炭15g,侧柏炭10g,甘草10g,7剂。三诊:2021年9月20日,自述二诊后服药第3日阴道流血止,lmp:9月12日,持续7日净,量较前增多,纳可,寐安,便调。脉细数,舌淡红,苔薄白。嘱患者定期复查,病情变化随诊。


5 结 论

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导师在治疗上,严格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药物、药量加减,将中医和西医二者有机结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7.

[2]廖慧慧,赵颖.张玉珍教授分阶段辨证治疗经期延长[J].新中医,2014,46(3):21-22.

[3]张玉珍.新编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80-281.

[4]周叔平,周然密.论湿热为妇科血症常见致病因素[J].中医杂志,2001,42(9):517-518.

[5]黄梅.内服固经汤治疗湿热型经期延长5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0(6):84.

[6]霍磊,许国防,张大伟.“3+5+7周期用药治疗瘀热夹湿型经期延长78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4):565-566.

[7]吴晓辉.四妙丸加味治疗经期延长7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