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0
/ 2

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王龙

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 四川 三台 6211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骨伤学治疗。方法: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筛选目标人群,选择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控制组50例,采用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中医骨伤技术治疗,经过两个疗程的有效治疗,有针对性地对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72%,对照组为95%。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的方法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效果较理想,尤其是手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此方法应作为具体的临床治疗实践中的首选,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应用。

关键词:中医骨伤;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组由椎间盘来源、成骨性、颈椎关节脱位或化学因素引起的上肢疼痛及功能受限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颈肩臂痛伴有颈神经束痛、针刺或过电麻木,多发生在肢体远端。颈部活动受限,骨骼损伤,通常是从身体远端发出的辐射和颈部的活动受限,导致上肢沉重无力。属骨外伤,发病率高达60%,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8个男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23,最低25岁,最大73岁,平均39.1±3岁,中位病程时间(2.6±1.8);观察组48例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72岁,占26∶22;平均年龄(36.5±3.8),平均病程(2.9±1.7)。根据以上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比较研究价值。研究者通过了解实验的内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而得出实验结果。包容性标准:① 全部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 在研究中加入知情同意书,并签署相关的医学确认;③ 根痛、根性运动障碍、肌腱反射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排斥标准:① 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② 肩周炎与骨质疏松;③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技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两个疗程有效治疗后的总体疗效。以观察组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骨伤疗法,病人服汤药,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推拿手法,进行相应治疗。中药的主要成分包括,杜仲、葛根、党参等一系列相关成分,并且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来针对所选用的中药数量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如果经过相关的判断和检测,发现患者是寒性体质,就需要切实有效的增加更多量的党参、细辛等一系列相关的药材,如果患者是谋热型体质,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添加薏仁、黄柏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药材。其他别的类型的体质,也要进行对症下药,采取与之相应的区别性更大的药方。患者有时可能会同时伴随有上肢比较麻木或者劲部和肩部比较疼痛的状况,或者手指有麻木现象,针对此类状况,要切实有效的结合患者的具体部位,对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并有针对性的搭配相关的指按经络的方式对患者展开切实有效的推拿。

1.3疗效评价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与治疗规范》,将疗效划分为无效、有效、显效和基本治愈。其中,头晕、麻木等临床症状缓解率低于30%为无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疗效在30%~70%患者中有显著改善,70%~90%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若症状有明显改善,若症状改善,临床症状的解释率可达90%以上,头晕、麻木症状基本治愈。全有效率=基础治疗率+显效+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 Excel和 SPSS13.0两种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所得数据均用“x± s”表示。研究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在 P<0.05之间,差异显著;

2、结果

与72.92%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比较差异也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比较差异也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8

17(35.42)

18(37.50)

13(27.08)

72.92

观察组

48

20(41.67)

25(52.08)

3(6.25)

93.75

X2


5.756

7.131

9.257

10.873

P


<0.05


<0.05


<0.05


<0.05


2.2视网膜病变及颈椎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后两组视网膜病变及颈椎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

  1.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有不同的定义,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上都属于痹症的范畴,由于病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皮肤感觉减退,手指麻木等,经研究还发现,颈椎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组织在变性过程中,常伴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如果患者有骨质增生,也可导致颈椎保护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性水肿。应用中医骨伤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证实其疗效较为显著,病人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可有效地促进病情的好转;针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可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的痛感;中医学在治疗骨伤时,主要是通过改善神经跟的缺血现象,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对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消除神经根的水肿达到治愈的根本目的。

结束语

总之,本研究将中医骨伤治疗与传统西医治疗进行比较,结论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但现阶段中医理论对颈椎病微观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例,中医骨伤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瑞堂.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7):187,190.

[2]温旭春.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4):123.

[3]张贵群,李永彬,隋鹤松.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骨伤治疗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