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沙玉起

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高速一支队 300280

摘要:我国作为化工大国,涉及危化品的仓库、堆场和危化品运输车辆等大量存在,在危化品运输中因碰撞、泄漏导致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频繁发生,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危化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关乎公共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面临的安全风险;对策

引言

据统计,我国道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占所有运输方式危险化学品运输量的70%以上。作为移动的风险源,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对社会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频频发生,且几乎每年都有重特大级别事故出现。可见,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预防迫在眉睫。

1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特点分析

(1)危险化学品具有危险能量。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流动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具有固有风险,且车辆运输时危险物质处于一定速度下,因此危化品运输车辆不仅具有危险物质的化学能量,而且具有一定的动能,这种高速行驶状态更易于因车辆伤害事故继而引发危化品的泄漏,导致进一步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危害更大的次生事故。(2)道路路况具有不确定性。虽然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路线、时间事先有规定,但是道路路况以及其他车辆具有不确定性,若道路设计、交通标志的设置、照明质量、绿化规划等方面存在缺陷;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等都会增加道路运输事故的风险,且事故发生的地点具有随机性。

2危化品道路运输面临的安全风险

2.1危化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有的地方政府及行业监管部门对安全监管职责理解存在偏差、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不强,未依法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我国从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小户数量占80%以上,多数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手段不足、安全投入不到位,有的企业不具备危化品运输的资质,违法违规作业,是导致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

2.2人员问题

驾驶人员状态密切关系到危化品运输安全:(1)受制于运输时间和利润影响,危化品运输过程中驾驶人员存在疲劳驾驶、超速行驶情况。(2)驾驶人员为加快通行,存在路口闯红灯、行驶过程中超速,或在不具备超车情况下违章变道、超车等情况。(3)在行驶过程中,在视野盲区或视线不佳的情况下因疏忽大意发生车祸等。

3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防范对策

3.1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1)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明确公安、应急管理、质检、环境保护等部门监管职责,制定、整合运输安全标准、规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2)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危化品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制度。找准企业“痛点”,完善落实“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将企业的违法违规信息与项目核准、银行信用及贷款挂钩,倒逼企业提高安全的自觉性,提高问题隐患自查自纠的主动性,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对危化品运输实施动态监管。

3.2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增强人员及车辆安全管理

据分析,超过80%的危化品运输事故与驾驶人员的行为相关,近20%的事故与车辆自身及附件缺陷、故障相关。因此,除继续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槽罐的制造监管,运输车辆定期检测,打击非法营运、非法改装等措施外,要进一步加大对驾驶人员、押运人员等从业人员管理。在加强安全培训的基础上,要提升车辆安全系统的安装使用,如安装驾驶人员监测系统、车辆防碰撞系统、车道偏离系统等,增加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视化、智能化技术管控。在采集到驾驶人员行为、道路状况、运输车辆的多维度信息之后,借助算法实时判断在途车辆的高、中、低风险等级,及时发现并预判异常情况,系统端发出报警,后台管理人员收到报警后,可即时下发语音警告或电话通知,还可一键分享给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多重干预。同时,建立全天候运行轨迹监测系统,进行远程实时监控。

3.3开展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

对危化品道路运输进行风险评估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特定对象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评估方法,对历年发生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研判,梳理事故类型、规律,结合危化品运输情况,确定影响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及其指标权重,形成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危化品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将评估模型应用到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为制定具体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使危化品运输车辆及其运行参数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确保危化品道路运输的安全。

3.4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减轻灾害损失,防止次生灾害

我国道路运输的危化品性质千差万别,给应急救援带来困难和挑战。同时,我国危化品应急救援队伍布点少、装备缺、专业人员匮乏,与艰巨复杂的救援任务不匹配。各地消防救援队伍是目前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亟待与交通管理、化工、吊装转运等各专业部门和人员加强协同配合,提高科学救援能力。各地应急救援部门应针对本地区石化企业分布特点及跨境运输危化品的种类,建立危化品应急救援处置信息平台,为应急救援提供信息支撑。可组建专业化工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救援车辆和高精尖装备器材,开展危化品处置等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专业处置能力。重点区域要配置专业的现场应急检测设备,对泄漏液体、气体类危化品进行快速检测。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救援,从专业化角度提供救援意见和应急处置对策。

结束语

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的频繁发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由公安部等六部委以联合部令形式制定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月1日实施,对各地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发生起到了指导作用。2021年以来,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状况总体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安全责任重于山,必须警钟长鸣,积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新形势,严格压实危化品道路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危化品运输监管体制、机制及应急处置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文瑛,王影,李启华.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预测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20(05):1683-1689.DOI:10.13637/j.issn.1009-6094.2020.0117.

[2]肖建华,杨小川.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分析研究——基于2013-2018年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统计数据[J].政法学刊,2020,37(03):122-128.

[3]夏添.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20(17):80-81.

[4]袁龙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风险分析与保险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DOI:10.27324/d.cnki.gshkc.2019.000487.

[5]王阳,施式亮,刘勇,周荣义,曹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突变机理研究[J].安全,2019,40(03):16-19.DOI:10.19737/j.cnki.issn1002-3631.2019.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