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的栽培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农田防护林的栽培与管理

刘龙聚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九三分公司 16144 1 黑龙江黑河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开展农田保护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核心措施之一,作为农田防护的保障,农田防护林是农田保护的关键。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发展,离不开造林技术和管理,这些都能够影响到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对农田的保护。

关键词:防护林;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农田建设的不断发展,防护林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它是保护农田的主要重要角色,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防护林在栽培技术与管理上也要有所提升,因此 本文将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栽培技术与管理上进行分析,以供参考相互学习。

  1. 农田防护林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由于防护林种类单一,很多林木出现了病虫害,还有一些林木枯死,损失严重。黑龙江省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树种主要是杨树,单一树种非常容易传染病虫害,再加之,后期管理不到位,使得很多林木出现枯死、病死现象,形势非常危急。         

2、由于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村民对农田建设的认识不足,人们只注重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农田防护林的保护。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注重单一的农田经济,看不到农田建设带来的长远利益。 对于防护林建设存在抵触心理。对于已经建设好的防护林也不注重保护,造成农田防护林被大量破坏 。  

3、村民对于植树造林的方式比较单一,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发展之下,农田防护林建设,还是以传统形式为主,并没有引入外来的技术和方法,缺乏创新技术,栽植树种比较单一,村民对于植树造林也没有过大的积极性。同时也缺乏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导致了树木的成活率低,质量不高。

4、随着退耕还林的工程开展,现如今的农村林业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农村种植了一些 植物。其对于经济发展和农田防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人员管理力度不够,加之技术不足,也会导致树木的质量比较低,存活率低。因此,必须加强林业人才人员的培养。

二、防护林的栽培技术要点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栽培树木之前,要先勘察栽种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水分含量,然后根据树木种类划分栽种区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树木生长都有自身的规律,对光照、土壤和水分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依照树木的习性合理分配位置,不能随意栽种,否则会影响到树木的健康生长。并制定出与当地环境及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种植方案,做好栽种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后续树木的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选苗和育种        

选取适合当地的种子,种子选好后要先进行处理,在树木栽种之前,主要有浸种、层积催芽法、去蜡去油法等三种方法。其中,浸种法主要针对杨树和柳树等,用温水进行浸泡后进行阴干处理;层积催芽法主要针对休眠期较长的树种;去油去蜡法主要针对蜡质或油脂等树种,将草木灰添加到水中或是直接用碱水,温度要控制在70℃左右,待水温自然回凉后用手搓的方式将种子表面的腊或油去掉。 需要做好选苗和育种工作,针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植被及病虫害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对当地整体植被结构和产业模式进行综合考虑,以此来选择适宜当地栽种的树木。

3、科学选择栽培地

在林业树木栽培中,要综合考虑具体状况与技术需求,由于区域间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地质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种植前首先要考察好地形 ,树木成林后确实起到防风作用为主要目的。

4、科学挖掘栽种坑穴,处理种植土壤        

一般情况下,栽种树木坑的深度要高于土球30cm,直径宽于土球50cm,根据种植地条件和要求的不同来确定,由于是防风林一定要保证覆土深度。 对于树木的栽培应该对整体进行合理的布局。坚持长远规划,及时补充以及间种间收,可以更好地确保树木生长、共生的优势。

5、浇水培土        

一般种植树木都在春季进行,这个季节土壤干燥,栽培过程中要时常保持树木的水分。树苗种植后还要注意树苗的透气性,保证树根的发育。树苗种植后其土壤要夯实,应在其种植时每20cm夯实1次,起到固本培源的作用。

三、防护林的管理

1、林业树木栽培之后 要定期给树苗做缠干处理,预防事件发生。树苗栽种后,为预防其在成长中途夭折,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以及树苗的生长状况等进行处理。如在寒潮来临时,提前给树苗做好御寒措施,帮助树木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在树木的主干和连接的分枝部分用绳索或者其它透气性好的条型物品包裹树干。        

2、 树木栽培过程中,严格根据树木的习性、特点以及规律修剪枝丫等,将一些病根、坏根以及多余的枝条剪掉,保证营养需求,使其可以更好、更快的生长。特别要将新萌发的树梢和叶片去掉,一般情况下只需修剪树下的坏、病根,树上修剪不能超过树冠的1/4,时刻保持树木的形状以及树木的长度和主根系长度相差无几,确保根部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

 3、调整树木的种植密度。根据当地的条件推算林木的种植密度,对农田及河堤沿岸的土质进行数据收集和回归分析之后,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防护林的建设密度。根据情况合理密植,加强对防护林的有效管理。        

      4、定期为树木施肥 。树木的长势和土壤关系密切,土壤肥沃,树木就会更加茂盛,而且能够阻挡病菌的侵害,能够促进树木的快速成长。栽种了树木以后还要注意定期施肥,为树木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市面上有很多种肥料,最好选择绿色有机肥料,而且要与其他肥料一起混合,确保树木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施肥时间应做到春夏秋每季施至少1次。        

四、做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做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很重要。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无疑会对树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树木病虫害预防工作 。树木病虫害具有发展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一旦发生,首先会为害一些抵抗能力弱的树木。基于此,在树木栽种初期,需要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周密观察,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前兆,就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当下林区树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林区进行实时监控,并收集栽种树木的生长信息,这样可以在早期对病虫害进行预测,及早做好预防与应急措施,从而可大大减少病虫害对栽种树木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可以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除此之外,在选择苗种时,应尽可能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株,并对其进行预防处理。同时,相关种植人员与科研人员应对病虫害防治药物进行创新研究,探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尽量采用更加有效的新型药物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树木健康生长。

结束语

总之,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是一项时间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需要正确的育苗理念和育苗技术进行指导。农村农田开展林业建设,如果发展不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给林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当中必须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方法,对农田林业建设进行合理管理, 按照山水林田路店整体规划,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让农民了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让农民参与到林业建设当中来,全面提高农村林业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谢艳英.浅谈农村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239

【2】白建华,胥谦,周艳丽.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24):19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