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常规检查?主要检查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什么是尿常规检查? 主要检查什么?

王涛

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1130

尿常规检查,想必大家都做过,这是临床不可缺少的一项辅助检查项目,也是体检中的必查项目之一。虽然它是必查项,但是真正能够看懂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拿到一份小小的报告单,看到上边又是数字、又是+号常常让人一头雾水,今天,笔者就带着大家了解尿常规检查,读一读尿常规检查报告单的常见项目。

  1. 什么是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为医学检验的三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检查肾脏疾病,很多肾脏病变早期可出现蛋白尿或是在尿沉渣中发现有形成分。除了肾脏疾病以外,尿常规还能够为全身性病变以及影响尿液做出改变的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比如血液病、糖尿病、肝胆疾病等。

尿常规检查主要通过尿液分析仪以及显微镜人工镜检对尿液进行分析和检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为物理检查,即检查尿液的颜色、比重、透明度、酸碱度等;二为化学检查,即检查尿糖、酮体、蛋白质、尿胆原、尿胆红素等;三为显微镜检查,即检查结晶、管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

61b940d48f3fb_html_89fd554dd0f1cc46.png

  1. 尿常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如何解读?

尿常规检查主要检测尿比重、尿胆原、尿蛋白、尿糖、酮体、尿红细胞、尿液颜色、尿白细胞等各种指标,以此为基准判断机体尿液是否正常,进而判断机体是否存在健康隐患。下面将对尿常规检测指标进行一一说明,并讲解一下指标异常代表哪些疾病。

  1. 尿比重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尿液中溶解的溶质分子量、摩尔体积以及浓度,可用于测量肾脏的浓缩功能,但是尿比重受影响因素比较多,精确度较差,测定值仅可作为参考。一般来讲,尿比重的参考值在1.015--1.025之间,增高可能与高热、糖尿病、急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等疾患有关,降低与肾功能衰竭、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患有关,但也可能是大量饮水所致。

  1. 尿胆原

尿胆原主要是由胆红素转化而来,当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尿胆原也会随之升高,则会引发黄疸症状,且尿胆原水平会随着尿液排出阻碍而升高。正常情况下,尿胆原呈弱阳性,水平低于15,超过这一数值为阳性,主要与肝病、溶血性黄疸等疾患有关,低于正常水平则多见于梗阻性黄疸。

  1. 尿蛋白

机体血液中存在定量的对人体生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正常情况下,一部分蛋白随着肾脏的丝球体过滤进入尿液中,且会被肾小管吸收,归于尿液中。只要肾脏功能正常,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就不会升高,一旦肾脏和导管出现障碍,蛋白就会随之增高,引起蛋白尿。

正常人体内的尿蛋白检测结果为阴性,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说明人体排出了大量的蛋白尿,属于异常情况,若尿蛋白持续阳性,则代表肾脏出现了病变,临床常以此为依据判断病人肾脏损伤程度以及肾病治疗效果。

  1. 尿糖

顾名思义,即尿液中含有的糖分,主要为葡萄糖,正常人体内的尿糖比较少,常规方法无法准确测量,也就是说正常人的尿糖呈阴性或无糖。反之,阳性则代表假性糖尿、暂时性糖尿、血糖正常性糖尿以及血尿增高性糖尿。

61b940d48f3fb_html_527610aaa1afbe15.png

  1. 酮体

尿液中的酮体是由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三种不同的成分组成,三者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不会大量产生,所以正常人的酮体检测结果多为阴性。而检测结果为阳性则与子痫、糖尿病酮症、中毒、麻疹、肺炎、败血症、惊厥等疾患有关。

  1. 尿红细胞

尿红细胞是尿常规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的尿液中仅偶尔会看到少量红细胞,经过技术离心沉淀后使用每高倍镜观察可见红细胞不超过3个,如果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则意味着肾脏或尿路有出血情况,需要提高警惕,谨慎待之。

  1. 尿液颜色

人体尿液颜色取决于尿色素,正常来讲,尿色素的每日排泄量处于恒定状态,所以机体排出的尿液颜色深浅会随着尿量的增多或减少而发生变化。机体在健康状态下排出的尿液呈草黄色,异常颜色主要是由于食物、药物、血液、色素等因素所致。

红色是所有异常尿液颜色中最常见的颜色变化,如果是暗红、酱油红或棕红则提示蚕豆病,或与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因素有关;如果是暗红或粉红色,则可能与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等因素有关;如果是红葡萄酒色,则与先天性卟啉代谢异常有关。除红色以外,尿液还可能表现为深黄色、白色、黑褐色或淡绿色,分别与胆红素尿、服用维生素B2药物、脓尿、乳糜尿、重症血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及服用吲哚美辛等药物有关。

  1. 尿白细胞

正常尿液中存有少量白细胞,一般经过离心处理的尿液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量为1个或2个,属于正常情况,若高于5个则被临床称之为镜下脓尿,属于异常情况,表示机体泌尿道出现了化脓性病变,比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 尿酸碱度

尿酸碱度代表的是尿液中酸碱度的值,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酸碱度为弱酸性,也可表现为中性或是弱碱性。尿酸碱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疾病类型以及服用药物。

尿酸碱度的参考值为6.0,波动范围在4.6--8.0之间,若检测结果表示尿酸碱度降低,则与痛风、高热、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有关,也与口服氯化钠维生素C有关。增高则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膀胱炎、尿潴留等疾患。

作为三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尿常规检测结果能够为多种疾患提供参考价值,尤其是肾脏疾病,故建议大家重视尿常规检查,关注自身尿液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