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张静波

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黑龙江 海伦 152300


摘要玉米种植质量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开展玉米种植期间,为了提升玉米种植整体产量和质量,种植者需要明确意识到应用玉米保护性技术的意义,有利于对玉米耕作内容进行优化,确保种子发芽,加强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玉米抗寒能力,避免出现风蚀水蚀问题,能够实现增产种植目标。然而,在开展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时,常常受到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推广效果不如预期。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推广措施,希望不断提高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效果。

关键词玉米;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1分析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意义

在开展传统玉米耕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了:第一,不利于做好蓄水保墒工作。传统玉米耕作模式中通常应用旋耕作用,长时间生产造成耕层变浅、导致土壤出现板结问题。同时受到了雨水渗透影响,导致玉米耐寒、抗旱能力不断降低。针对这个情况,种植者通过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有利于打破犁地层,加强对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进行有效保护,实现蓄水保墒作用。第二,焚烧秸秆导致环境污染。采用传统玉米耕作过程中,玉米收获以后,通常会对秸秆进行大量的焚烧,最终造成大气污染。农村没有被焚烧的秸秆,会存在乱堆乱放的问题,严重浪费资源,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种植者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通过机械粉碎秸秆之后,将其覆盖在耕田上,做好浅土层土壤和秸秆残茬的结合,有利于起到减少农田扬尘问题,防止焚烧秸秆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充分发挥此乎保护土壤有机质和培肥地力的作用。第三,传统玉米耕作模式会降低土壤肥力。采用传统的土壤裸露、翻地耕作模式,导致土壤中有机碳出现被氧化问题,最终造成土壤出现水分流失和形成二氧化碳等情况,对于土壤肥力带来很大的影响。种植者通过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有利于实际解决上述问题,并防止出现土壤水土流失现象。在地面上采用秸秆覆盖的方式,可以降低草害带来的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第四,传统玉米耕作模式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农业领域在快速发展期间,农业用水在我国总资源用水方面占据很大的比例,如果对传统玉米耕作模式进行应用,会导致土壤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同时不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资源以及土地。通过科学运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更好的保留土壤理性结构,可以确保水分能够快速渗入,同时避免地面产生水蚀、风蚀以及地面径流等问题,有利于提升水资源整体利用率,并加强对土壤进行保护[1]

2分析常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2.1采用宽窄行留高茬玉米种植技术

通过对宽窄行高茬种植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一般指传统均匀行玉米种植模式合理转换成窄行、宽行种植模式。对于宽行主要是指休耕带,窄行指生长带,窄行当中确保种植密度,能够对窄行当中的养分进行充分应用。窄行在田地中保留秸秆,通过风吹、日晒、雨淋后,可以做好自然腐烂还田。将休耕带以及生长带做好隔年交替工作,有利于降低土壤压力,确保种植产量,采用宽窄行留高茬玉米种植技术过程中,通常适用于紧凑、耐密玉米品种,能够取得很好的种植效果。

2.2合理运用机械精少量玉米播种技术

种植者应用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期间,通常为播种机、中型拖拉机、施肥机等进行合理运用,有序开展玉米耕作模式。通过将施肥机和播种机挂在拖拉机上,采用播种机的方式做好开沟和播种环节。种植者对施肥机进行科学的运用,可以与施肥作业进行同步展开。应用机械精少量玉米播种技术前,种植者应对播种机和施肥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调整,同时优化施肥量、施肥深度以及播种的深度。在对技术进行调整过程中,种植人员应科学的控制施肥料与玉米种子之间的距离,避免产生断种或者是断肥的问题。玉米正式播种前,应加强处理种子,将种子当中杂质做好清除工作,能够确保种子整体发芽率,并有效发挥出机械精量播种技术自身运用价值。

3探究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案

对于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来说,作为持续、长期过程。为了提高推广效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推广方案,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了:

3.1加大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力度

在实际开展玉米种植过程中,大部分玉米种植者会受到传统玉米种植模式和传统观念上的影响,没有明确意识到新技术的重要性,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程度比较低。为了有效提高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效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种植者充分意识到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上具备的价值和作用。在宣传技术过程中,需要注重开展系统性专业技术培训工作,构建完善的玉米种植基地。引导种植者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充分了解,统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提高种植者对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支持力度以及认可度,有利于扩大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影响力。

3.2制定完善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机制

为了加强开展玉米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玉米保护性耕地机制,加强和当地农业服务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有利于不断扩大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队伍,同时逐渐提高推广队伍自身专业素养,积极更新种植者传统玉米种植观念和模式。当地政府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机制,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给予一定的农业生产设备的补助、积极建设示范机械化基地、注重开展土壤测肥力度工作,加强跨区域合作工作以及不断优化和完善租赁服务、承包服务等相关工作,确保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朝着市场化方向不断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注重优化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为了不断提高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效果,应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逐渐优化和完善,注重提高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平,有助于获取更多的种植者认可,提高对技术的认可程度有助于顺利开展推广技术工作。在优化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过程中,推广人员应注重创新以往工作模式,加强对当地玉米实际种植情况进行综合性考察,结合玉米种植情况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做好优化工作,能够确保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际满足当地玉米种植相关要求和标准。此外,需要工作人员注重推广机具工作,逐渐优化售后服务,特别是在春耕以及秋收时期,也作为应用农业机具高峰时期,需要注重保养和维修农业机具,充分展现出机具自身性能,防止在使用农业机具时产生故障的问题,否则会对玉米耕种效率以及使用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农业机具生产厂家,应针对春耕以及秋收阶段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帮助种植者分析和解决在应用农业机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确保种植者对机具进行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使用农业机具整体效率,防止在使用期间产生故障问题,可以确保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业领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广和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加强土壤保护以及确保玉米整体产量和质量。推广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推广方案,注重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优化创新,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从而有效保障玉米种植整体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张军民,赵福根. 推广应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问题及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32):93+96.

[2]李社潮,知谷APP. 农机合作社成为引领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先锋队[J]. 农业机械,2019,(0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