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刍议

罗怡平

四川省旅游学校 四川 成都 610200

 摘要:伴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酒店行业的前景越来越好,同时酒店行业对管理专业的标准化要求也大幅上升。全球的经济朝着一体化的方向逐步发展,酒店行业开始走向了国际化和品牌化,更加提高了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国家为了与国际经济接轨,对各个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就各高职院校为酒店行业输送的人才结果分析,高职院校在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效果并不理想,与酒店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酒店管理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策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步提高,酒店成为了人们休闲和工作需要的首要选择,这使得酒店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样也使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无论在哪行哪业高素质的人才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酒店行业也不能脱离这一观点。对于目前来说,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发展时间还不长,仍然属于起步阶段,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酒店管理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一、关于酒店管理对高职学生素养的需求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酒店行业在国际客户来源、住宿率的升高和特色服务的驱使下,酒店行业对高职院校输送管理人才的职业素养标准也在逐步提升,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酒店的标准也有了相对提高,不仅要求酒店的硬件设施完备,还需要酒店管理人员能够为客户们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还需要和颜悦色的与客户沟通,沟通的时候具有亲和力,服务周到,让旅客在酒店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就需要酒店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备大公无私的精神。
  (二)酒店行业的工作顺利进行是建立在提供的服务程序标准化的根基之上,标准的服务程序是为旅客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凭证。因而,高职酒店管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酒店的标准服务流程,将理论与实践强力结合,在将来的酒店管理职业生涯中为旅客带去舒心满意的服务,为酒店创造更大的收益。
  二、高职学生酒店管理职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已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教育模式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可以与其他的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发虚拟酒店项目,将酒店服务运营的流程虚拟数字网络化,构建虚拟实践课程,使学院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酒店运营的实际过程。同时对于酒店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的一些经典案例的处理方式、沟通方式进行教学,鼓励老师和同学到酒店进行实际的实习兼职,提高教师和学生实際处理问题的能力,使老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经验传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对其拥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升自己。

(二)学生服务理念的提升
  现在的高职学生服务理念上不去首先与家庭因素有关,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被宠着,唯我独尊;其次是绝大多数的家庭和学生对酒店行业不正确的认识,狭隘的认为酒店工作就是服侍人,没有地位,身份卑微;再者就是教育的初期服务理念教育和灌输的缺乏,这三个方面给服务理念的提升带来了阻碍。因此,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中要扭转学生的服务理念,帮助学生门建立正确的服务观,通过校内举办各种活动、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影响提高学生的服务理念,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全方位展开相关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高职学生酒店管理服务理念得到有效培养。
 (三)创新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模式
  职业教育实际上属于跨界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空间和实践的限制,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拓展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升。通过使用现代学徒制度,能够打破教育职业、学习工作以及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的界限,教育者从过去的学校和老师,转变成了社会企业的主管和师傅,能够更加适合现代化学生的发展需求,转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明确的时间课程管理和合作的分工。学校负责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且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社会企业则是采取了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提供重要的教学专业设备和专业人才,最终形成了有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四)规范学生管理与考核

对学生的考核不能盲目地照搬原有的考核方式与内容,而应该重新制定考核标准。考虑到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该颁布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能力认定有关标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则以上述文件以及管理标准为指导,结合地区酒店服务行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办学情况,在听取酒店服务行业组织、企业以及学校的建议后,出台学生管理与考核标准,而学校与企业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则应该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实施考核,而考核的具体内容与方式则可以根据学校与企业的需求灵活地进行选择,考核的评委不仅有学校、企业的,更应该有第三方参与考核,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可见,高职学生酒店管理的素质培养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迫在眉睫,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将学生的自身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融入到校园课程教育中,逐步渗入到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各个角落,创建新的教育模式,让高职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的重要程度,快速地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达到酒店行业的基本管理标准。
  参考文献
  [1] 刘兰明.任保奎.王芳等.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1):33-46.
  [2] 柳玉民.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基于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数据.思路视野,2016(27):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