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

贺东杰

韶山市人民医院 湖南 韶山 411300

【摘要】 目的 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术后康复治疗中实施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LD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TED术进行治疗,35 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作为对照组,35 例患者接受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和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4.29 %,对照组为77.14 %,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恢复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LDH患者PTED术后实施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和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系统化康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after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percutaneous foraminal endoscopic nuclear pulpotomy (PTED). Methods 70 LDH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were col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TED surgery, 35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s the control group, 35 patients received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exercis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ain degree, lumbar function, and patient outcom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rehabilitation was 94.2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7.14%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VAS score and ODI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elf-care recovery time and recover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fter PTED surgery for LDH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alleviate the pain degre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lumbar spine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 Key words 】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oraminal lens; Nuclear pulpotomy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病变,其临床症状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大小便障碍等症状[1],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症状明显时,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严重时可造成患者出现瘫痪。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是临床治疗LDH的常用微创治疗手段,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的优势,术后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虽然目前临床对LDH术后会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但是康复效果不佳,基于此,我院在LDH患者PTED术后实施系统性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LD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TED术进行治疗,35 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作为对照组,35 例患者接受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7 例,年龄39~75 岁,平均年龄57.29±12.54 岁,病程1~10 个月,平均病程4.85±2.08 个月,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6 例,年龄40~77 岁,平均年龄59.62±11.13 岁,病程1~9 个月,平均病程4.72±1.94 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即常规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和一般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接受系统性康复功能锻炼,① 术前锻炼 术前2 d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医生指导患者将双手放于头部,与患者的腹部垫一个软枕,保持俯卧体位,每次训练30 min,bid,患者进行体位训练时,指导患者采用胸式呼吸,呼吸过程中将会带动病变的椎体,利于手术时穿刺定位,术前1 d指导患者进行侧位为和仰卧位保持脊椎同一水平[2],训练过程中告知患者勿扭动或弯曲,术前进行下蹲训练,训练时佩戴腰围进行腰部保护,避免训练过程中加重脊椎损伤,指导患者保持双脚前后分离,重心向下蹲,同时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和起床训练,并指导患者的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熟练程度;② 术后锻炼 术后第1 d 帮助患者完成翻身和简单的肌肉训练,患者苏醒后,安排2 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翻身,翻身角度小于60 °,并保持髋部、腰部和肩部保持在水平线上,完成踝泵训练和四头肌收缩训练,术后第1 d训练15 次~20 次,每次间隔15 min,术后2~3 d协助患者完成高抬腿训练,抬腿高度自30~35°逐渐增加高度,bid,每次训练30 min,术后2~3 d安排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演示患者后续的康复训练的动作和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做准备,要求患者在术后4~7 d完成屈膝和屈髋练习,安排2 名患者家属协助完成训练,依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安排训练量,建议每次练习30~50 下,bid,术后7 d进行腰背肌训练,保持仰卧体位,协助患者进行五点支撑训练,保持腰部、背部与平面间隔不少于15 cm,而后可进行雁飞训练,患者的头部尽量后仰,四肢后伸,腹部着床,依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安排训练量,建议每日训练3~4 次,每次训练30~100 下,需要进行90 d以上的练习,术后14 d可进行蹲站和侧弯联系,患者练习过程中需佩戴腰围,术后60 d患者可进行慢跑和快走训练,术后6 个月内不可进行体力劳动,对患者进行连续半年随访。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和患者的预后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康复效果评价,优:治疗后患者LDH症状完全消失,可恢复正常生活;良: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仍存在轻微的腰腿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差: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较慢,疼痛明显,需要再次进行手术。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可视量表(VAS)进行评价,腰椎功能使用Osweartry指数(ODI)进行评价,预后效果考察患者生活自理恢复时间和工作能力恢复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VAS 评分、ODI 评分和生活自理恢复时间、工作能力恢复时间进行t检验,康复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康复结果比较

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4.29 %,对照组为77.14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例)

优(例)

良(例)

差(例)

优良率(%)

观察组

35

23

10

2

94.29

对照组

35

10

17

8

77.14

Z=-3.220,P=0.001,P<0.05。

2.2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比较(分,X±s)

组别

N

VAS评分


ODI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5

7.15±1.17

1.84±0.41


38.26±4.53

9.88±2.19

对照组

35

7.03±1.21

3.49±0.72


38.01±4.62

13.94±1.87

t


0.422

-11.781


0.229

-8.341

P


0.675

0.000


0.820

0.000


2.3 预后效果比较

观察组生活自理恢复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预后效果比较(d,X±s)

组别

N

生活自理恢复时间

工作恢复时间

观察组

35

9.63±2.05

31.71±4.24

对照组

35

16.07±2.09

40.77±5.72

t


-13.014

-7.528

P


0.00

0.00


3.讨论

PTED是临床治疗LDH的有效微创治疗方式,但是其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且由于腰椎功能的特殊性,患者术后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康复治疗[3],康复治疗的疗效直接影响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效果。系统性训练是一种全过程康复训练方式,其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和床上排便、起床训练,提前做好术前体位准备工作,有利于穿刺的顺利完成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术后针对患者的不同时间,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合理的安排患者的训练量,有利于提高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疗效。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 评分、ODI指数和自理恢复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LDH患者PTED术后实施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和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晖,汪珍,潘娜,等. 康复路径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80 -83.

[2] 翟东旺,王书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20,40(8):30-33.

[3] 邓朝,唐小华,唐天生. 联合式康复护理用于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07 - 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