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乐葆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病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4

西乐葆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病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作用分析

崔蓉蓉,杜瑾,陈淑媛

东部战区总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骨折手术之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对于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期下肢骨折手术的40例患者,依据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在术前24h、12h以及术后12h口服西乐葆,而对照组术前未用药,两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以及第1次PCA时间、PCA总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第1次PCA时间、PCA总次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及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手术患者术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可明显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明显减轻患者治疗压力,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下肢手术;超前镇痛;西乐葆;舒芬太尼

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而言,术前尽早接受康复训练是恢复健康的重要方式,其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更加利于患者康复。但是在术后患者容易因为手术切口疼痛不能及时开展锻炼,影响术后康复效果。骨科手术的创伤性比较大,疼痛比较剧烈,因其常会损伤血管、神经以及骨膜等位置,而这些部位的血运和神经都比较丰富,并且痛觉敏感,术后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可达到3~5d,因此及时对患者开展相应的镇痛处理特别重要,其不仅与患者术后康复相关,还会影响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骨科手术镇痛模式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超前镇痛是指在伤害袭击作用于肢体之前,就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防止中枢神经敏感化,减少或者消除由于疼痛因此的损伤,并且可避免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效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并且超前镇痛还能够抑制神经可塑性的形成,在疼痛出现之前就产生了镇痛作用。根据以上的情况,按照超前镇痛的观点来看,如果能够术前就对伤害性感受进行阻滞,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1]。根据以上情况,本次重点分析下肢骨折手术之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对于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来源

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期下肢骨折手术的40例患者。样本纳入标准: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合格;无手术禁忌症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患者。排除标准:术前一个月内服用过阿片类以及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有麻醉药物成瘾史患者。

依据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0例中男女比为12/8,年龄19~63(40.2±2.0)岁,骨折位置:股骨干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5例;观察组20例中男女比为13/7,年龄18~64(41.0±1.7)岁,骨折位置:股骨干骨折7例,股骨颈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分析后P>0.05,提示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方案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未给药,观察组患者术前24h以及12h分别口服200mg的西乐葆,然后两组术后12h以及术后24h口服200mg的西乐葆。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快速诱导,0.06mg/kg咪唑安定+1.7mg/kg异丙酚+3g/kg芬太尼+0.15mg/kg维库溴铵,然后进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控制PCO2为36~41mmHg,麻醉维持为吸入异氟烷以及静脉输入异丙酚,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追加肌松药。手术结束患者苏醒后将气管导管拔除,经外周静脉接入镇痛泵,芬太尼的浓度为1mg/L,自控镇痛泵的剂量为1mL,锁定时间10min,持续维持剂量为2ml/h。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后6、12、18、24h的疼痛情况,疼痛评价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分析,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2]

记录首次PCA时间以及24hPCA的次数、芬太尼用量。

使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分析患者对于镇痛的满意,分为满意以及不满意两个等级;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分析

相应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分析;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X2检验分析,数据资料对比分析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对比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使用VA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对比[(X±S)分]

组别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18h

术后24h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

4±1

4±1

0.015

0.061

3±1

3±1

0.008

1.116

0.017

1.004

2±1

1±1

0.038

0.097

2.2两组PCA首次时间以及PCA次数、芬太尼用量

观察组的1次PCA时间、PCA次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PCA首次时间以及PCA次数(X±S)

组别

例数

PCA首次时间(min)

PCA次数(次)

芬太尼用量(ug)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

20

20

27.5±6.3

40.0±9.1

12.226

<0.001

32±5

20±7

10.558

<0.001

65.2±4.1

53.0±3.0

16.664

<0.001

2.3镇痛满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镇痛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及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2 两组镇痛满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 意

不良反应发生率

满意 不满意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20

20

15(75.0) 5(25.0)

18(90.0) 2(10.0)

15.559

<0.001

4(20.0)

1(5.0)

15.559

<0.001

3.讨论

下肢骨折在临床骨科疾病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骨折手术需要切开皮肤并且剥离骨膜神经和周围肌肉组织,以上操作后使得机体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从而引起炎性反应以及痛觉过敏反应,而剧烈疼痛会严重打击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积极性,从而影响其康复效果。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应激和生理反应,临床将疼痛称为“第五生命体征”[3],严重的疼痛可影响患者开展正常生活,不利于后续的康复。因此骨折手术中,镇痛操作十分重要。传统的治疗中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对于疼痛的认识不足,要求患者对于疼痛主要采取忍受的模式,不能使用有效的方法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生命价值认识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于疼痛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开展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疼痛治疗的重要性。因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我们要改变过去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病人应该忍受疼痛不应该抱怨”的想法,需要重新认识到疼痛是无益的,减轻或者免除疼痛是病人的权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该采取对应的措施缓解疼痛,提升患者治疗的舒适性。经过长期的研究,医学家们在疼痛的治疗和干预中获得较多的方法,其中手术超前镇痛就是一种经典的镇痛模式。超前镇痛是一种新型的镇痛措施,其实在创伤信号传入大脑之前就采取合理的措施将信号阻断,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4,5]。超前镇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3年,其主要是在手术的创伤性刺激发生之前就开始给予镇痛干预,从而预防中枢和外周神经的敏感化,减少疼痛程度。超前镇痛应覆盖高强度伤害性刺激激发中枢高兴奋状,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均出现,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伤口疼痛以及炎性反应阶段,减轻术后疼痛,使得镇痛时间延长,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从而获得持续、完全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

[6]

超前理论认为手术疼痛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由于手术切口直接引起的疼痛,继发阶段是切口释放的瘢痕组织化学酶引起的疼痛,体内的环氧化酶(COX)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COX-1以及COX-2,两种同工酶,其中COX-1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保护胃黏膜、血小板功能以及调节肾血流,COX-2是体内前列腺素(PG)合成的限速酶,其具有促进介导疼痛以及炎症过程的前列腺素合成作用[7,8]

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介质-前列腺素,从而发挥止痛和抗炎的效果。西乐葆是一种高选择的COX-2抑制剂,其具有独特药理学性质,可以克服传统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大等缺点。相关的研究显示,手术创伤可使得患者的脊髓背角、大脑皮层COX-2出现过量的表达,出现痛觉超敏情况,降低了患者的痛阈,使得术后疼痛明显。而西乐葆能够阻断或者减少COX-2的产生,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效果。此外,该药物在术前应用可以减少伤害性刺激传入导致外周以及中枢敏感化情况,具有超前镇痛的效果[9]

在本次的研究分析中,对照组的患者术前未接受药物干预,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前口服西乐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差异不显著,但是观察组的1次PCA时间、PCA次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该种情况充分说明了下肢骨折手术中在术前使用西乐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并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对于缓解患者负担以及减少医疗资源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观察组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合对照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及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西乐葆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病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减轻患者的术后负担。

围手术期镇痛可以降低应激反应,但是过多的使用镇痛药也会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对于COX-1以及COX-2无选择抑制性,因此在镇痛的同时可以损伤消化系统粘膜,引起肾功能不全,影响血小板从而具有增加出血的风险。本次所应用的西乐葆是对于C0X-2具有比较高的选择性,因此镇痛效果比较理想,此外,由于该种药物对于COX-1的选择性不强,因此对于胃肠道、肾功能以及血小板影响比较小。相关的研究显示[10],西乐葆在较多手术超前镇痛使用中均获得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西乐葆进行镇痛,术后患者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明显减少,且术后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明显,术后未见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该药物使用之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获得明显的改善。需要注意的是,在超前镇痛过程中患者应该遵医嘱,给予医务人员更多的信任,而医务人员应该做好本职工作,比如保持病房的环境,减轻由于环境因素引起心理负担;术后对于存在轻微疼痛的患者可使用音乐治疗等模式转移其注意力。总之,骨科手术进行超前镇痛干预,需要进行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舒适度以及满意度[11]

综上所述,下肢手术患者术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可明显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明显减轻患者治疗压力,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继超. 西乐葆超前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5):4790.

  2. 辜晓岚,徐建国.塞来昔布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的应用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14(1):19—21.

  3.  徐洁,刘美英,蔡红.舒适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疼痛的 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5):922-924.

  4. 徐沈莲, 石玉, 王茜.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超前镇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 2020, 018 (004):91 -92.

  5. 占霖森, 兰允平, 夏昌兴,等.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应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J].中华全科医 学, 2018, 016(007):1091 -1093.

  6. 孔令俊,李金鹏,邓强,等.赛来昔布超前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13,21(9):28—29.

  7. 陈鹏,许卫红,林建华,等.塞来昔布用于骨科腰部及下肢手术超 前镇痛的研究Ⅲ.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26(5):315—316.

  8. 杨文彬,廖海浪.西乐葆超前镇痛在肩关节周围骨折手术的应 用们.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28(5):745—747.

  9. Ong C K,Iirk P,Seyrmur R A,et a1.The efficacy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for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man- agement:a meta-analysis[J].Anesth Analg,2015,100 (3):757-773.

  10. 肖思顺,雷青,陈立.西乐葆超前镇痛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2016,37(5):427-428.

  11. 赵以松;孟祥奇;喻翔卿;徐雪芬;熊远洪;;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8,(02):109-110.

作者简介:崔蓉蓉(1995),性别:女,籍贯:江苏省盐城市人,民 族:汉,职称:护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