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王森

广西桂林全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41500


【摘要】目的:分析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高依据。方法:将我疾控中心于2017年-2020年检测的121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其检测资料共 484 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对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及合格率进行检测。结果:2017年-2020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25.83%,合格水样共有125份,合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年度合格率存在差异,P<0.05;2017年-2020年农村饮用项目共检出不合格水样为359份,表明农村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存在经介水传染肠道传染病潜在危害性。结论:农村饮用水的总体合格率逐年提高,但合格率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建设以及净化消毒工作,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从而为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

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资源,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相关调查显示,人类有80%的疾病是与水有关,不良水质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同时还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寿命长短[1]。所以,为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并掌握环境污染对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共121个,检测时间为2017年-2020年,以此来分析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疾控中心于2017年-2020年检测的121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其检测资料共 484 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由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水样采集与保存。

1.2检验项目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GB/T5749-2006)对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及合格率(测定结果全部符合标准为合格,有1项或以上不符标准的为不合格)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X2检验,当P<0.05时,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7年-2020年水质监测合格率比较

2017年-2020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25.83%,合格水样共有125份,合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年度合格率存在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2017年-2020年水质监测合格率比较(%)

年份

检测总份数

合格份数

合格率

2017

92

10

10.87

2018

84

18

21.43

2019

160

46

28.75

2020

148

51

34.46

合计

484

125

25.83

2.2 2017年-2020年农村饮用水项目不合格情况比较

2017年-2020年农村饮用水项目共检出不合格水样为359份,表明农村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存在经介水传染肠道传染病潜在危害性,如表2所示。

表2 2017年-2020年农村饮用水项目不合格情况比较(%)

年份

检测总份数

合格份数

合格率

余氯

484

47

9.70

菌落总数

484

53

10.95

总大肠菌群

484

308

63.64

耐热大肠菌群

484

72

14.88

3.讨论

农村饮用水的水质质量会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需要重视农村饮用水质量,并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意识,而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是能够为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4]。在本次研究中,2017年-2020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25.83%,合格水样共有125份,合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年度合格率存在差异,P<0.05,该结果能够说明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在逐年改善,由2017年的10.87%上升至2020年的34.46%,但平均合格率依旧偏低,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7年-2020年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饮用水项目共检出不合格水样为359份,该结果能够说明农村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存在经介水传染肠道传染病潜在危害性。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除去地质因素外,生活、农业以及工业等因素均是导致农村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而且农村集中供水站缺少相应的净水消毒设施,再加上人们缺乏饮水卫生知识,以及不完善的饮水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农村生活饮水微生物指标超标[5]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饮用水状况正在逐渐改善,但依旧存在污染情况。针对饮水问题,提出三点建议,其一,政府需要提高农村饮用水的认识程度,做好相应的垃圾处理与污水处理,从而降低生活饮用水污染;其二,政府需要加大投入来对供水状况进行改善;其三,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构建起水质消毒净化系统,同时加强农村生活饮水卫生知识宣传以及监管力度,通过提高生活饮水安全意识来确保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孙莉,朱鸿斌,印悦,金立坚,秦岭,李张.2015—2019年四川省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1,37(11):1472-1479.

[2]王肖红,李龙建,王丽,陆一夫,褚添,曹殿起.2017年——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山区农村自备井饮用水理化指标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8):2288-2291.

[3]王肖红,王丽,李龙建,刘丹丹,毕容.2017年-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山区农村自备井生活饮用水氯化物、硫酸盐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1):1389-1391.

[4]王肖红,王丽,李龙建,陆一夫,李玮.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山区农村自备井生活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3):1635-1637.

[5]雷佩玉,孟昭伟,郑晶利,常锋.2014-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24):4506-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