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绿色生产集成配套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设施农业绿色生产集成配套技术探究

曹军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农业产业化服务办公室 842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对于反季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极大的促进着设施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保障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应用绿色生产集成配套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着重对设施农业绿色生产集成配套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疆地区;设施农业;绿色生产;集成配套技术;研究

设施农业,指的是通过人工营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促使农作物高效、优质生产的一项新型现代农业技术。近年来,新疆地区大力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当前该技术在蔬菜、水果种植等领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设施农业生产,对于配套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农户要重视对绿色生产配套技术的应用,助推设施农业绿色化生产与发展。

1温室及大棚光照改善技术要点

设施农业生产,主要是在温室内进行的,因此要做好选址建棚工作,农户应选址于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位置,远离污染源,避免造成污染。建棚时,应合理选择棚膜,保证其功能性好,保证棚室内有良好的光照,提高棚室保温效果,降低空气湿度,为农作物生产营造适宜的棚室环境。如:无滴膜,透光率高,能够更好的满足农作物生长对于光照时间和强度的需求,提升设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设施农业生产时,应充分结合设施农作物的耐低温性能、棚室保温效果等方面的因素,控制好不透明覆盖物的揭盖时间。晴朗天气尽可能的早揭晚盖覆盖物,为棚室补充充足的光照。阴天由于光照不足,棚室温度低,因此需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揭开覆盖物,利用散射光提升棚室内温度,避免对设施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在温室内悬挂反光幕,或者将银灰色地膜铺设于地面,亦可起到不错的增温补光的效果。设施农作物种植时,应控制好种植密度,按照南北方向、大小行栽培,并做好整枝打杈工作,及时摘除病害叶,使得棚室具备更加理想的通风和透光条件,满足设施农作物生长对于光照的需求[1]。此外,夏季气温高,如温室内温度过高,则可以通过设置遮阳网等方式起到遮光降温的效果。

2土壤有益菌群提升技术要点

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墒情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土壤墒情,提升土壤有益菌群至关重要。首先,可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升土壤有益菌群,在低温季节,借助微生物分解农作物秸秆的方式,释放相应的热量,二氧化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温室内温、肥、气、水状况。其次,利用秸秆粉碎技术,亦可实现对土壤墒情的有效改善,将玉米、小麦、水稻等秸秆粉碎后均匀撒施在地面上,然后再撒施适量的农家肥及复合肥,然后旋耕壤土2遍,并做25cm高的垄,采用滴灌法,最后铺地膜、定植即可。再次,可应用微生物菌肥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将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搭配使用,加快有机肥腐熟速度,快速形成菌群。使用微生物菌肥时,优选撒施、沟施、穴施法,液体生物菌肥可采用灌根法,但禁止和化肥及农药混合使用,避免影响有益菌活性。最后,要重视对绿肥作物的合理化种植。针对老棚,可以种植一些菠菜、玉米、油茶、生菜等具备较强吸肥能力和解磷解钾作用的绿肥植物,针对新棚,则可以种植一些苜蓿、大豆以及三叶草等具备较高养分含量和固氮作用的绿肥植物,有效改善温室土壤墒情,为设施农作物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2]

3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设施农业生产所必不可缺的一项技术。应用该技术时,首先要合理选择设施设备,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地势地形、设施农作物布局、水源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化建造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确保能够同时满足设施农业生产、灌水、施肥等方面需求。目前,设施农业常用施肥设备主要包括: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施肥池扥等,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线予以合理化的布设,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灌溉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进行管道水压试验,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漏点,最终完成验收工程,保证灌水、施肥均匀系数达到0.8以上即可。其次,设施农业生产,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要认真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设施农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等方面因素制定完善的灌水制度,合理化确定灌水次数、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并且要结合设施农作物根系状况对湿润深度予以合理化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蔬菜宜为0.2-0.3m,果树宜为0.3-0.8m。设施农作物灌溉上限控制田间持水量在85%-95%为宜,下限控制在55%-65%为宜。再次,要做好养分管理工作,设施农业施肥时,优选高溶解度、低腐蚀性的肥料,要搭配使用肥料,保证肥料相容,避免出现拮抗现象。针对混合后出现沉淀的肥料,应单独使用。要优先选用水溶性复合肥,并结合设施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肥力状况等方面因素制定施肥制度,控制好氮磷钾等肥料施加量,并结合土壤养分、有机肥养分供应和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肥料利用率计算总施肥量,并对施肥次数、时间等予以确定。最后,设施农业生产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应遵循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出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数量,实现少量多次,提高养分利用率。生产时要结合天气状况,土壤墒情及农作物长势,及时调整设施农业灌溉施肥制度,满足设施农作物生长对于水分、养分的需求,保障产量和质量。此外,要重视对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避免出现漏水现象,定期清洗过滤器,定期排沙,冬季来临前应进行系统排水,防止结冰爆管,做好易损部件保护,确保冬季正常使用

[3]

4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设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因此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按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要求,综合应用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确保设施农作物安全生产。新疆地区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目标,积极推广应用覆盖防虫网、遮阳网,进行避雨、遮阴、降温、防虫;在棚室内悬挂黄蓝粘虫板诱杀蚜虫、斑潜蝇、粉虱、蓟马;在棚室内安装硫磺熏蒸器、臭氧发生器,实现对棚室环境的消毒;在棚室内释放捕食螨、丽蚜小蜂,防治蓟马、粉虱;推广应用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化学药剂,合理控制用药时间、方法、剂量,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减轻设施农业污染及农药残留,保障设施农产品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保障新疆地区设施农业有序发展,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要重视对绿色生产集成配套技术的应用,包括:温室及大棚光照改善技术、土壤有益菌群提升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小剂量防控技术等,掌握配套技术要点,充分发挥各项技术优势,提高设施农产品质量,为农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推动新疆地区设施农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炜民,顾洪卫.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8(07):157-158.

[2]田翠杰.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及防控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130-134.

[3]李淮.北方设施农业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