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缺乏对鸭群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维生素缺乏对鸭群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王灏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畜牧兽医站 223900


摘要:家禽养殖过程中鸭是首要选择的动物类型之一,随着市场对于鸭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鸭养殖规模也持续扩大。在鸭群生长发育过程中维生素属于极其重要的营养元素,如果出现维生素缺乏的现象则会影响其健康发育,降低鸭产品产量,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各类维生素的充足供应能够加快鸭群身体组织的进化速度,如果供应量不足还会增加鸭群出现疾病的几率,导致生理功能障碍的问题出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维生素缺乏给鸭群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可以为鸭群养殖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维生素缺乏;鸭群;危害;防治措施


维生素在人以及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营养元素,对于身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以及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正常生长代谢。维生素不属于身体组织的构成部分,也不是保证人以及动物稳定生长发育的能量源头,但是是负责对生长情况进行调节的重要物质,会参与到身体内部代谢活动中。人以及动物无法自主合成维生素,即使能够合成,所合成的维生素量也较少,不能满足身体对于维生素的需求。在鸭群养殖过程中需要通过对饲养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利用进食的方式补充维生素,然而个别养殖人员忽略了维生素的补充,给鸭群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养殖农户应当认识到不同维生素缺乏所带来的具体影响,结合鸭群症状表现进行维生素的适当补充。

一、维生素A缺乏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表现

维生素A是一种可以降低干眼病出现几率的维生素类型,同时也被称之为美容维生素。通过对维生素A进行成分分析,其并不属于单一类型化合物,属于系列视黄醇衍生物。维生素A可以保证鸭的稳定发育,使其神经黏膜保持完整状态,提升视力水平。如果该维生素摄入含量不够,或者没有吸收足够的维生素A,会给鸭的视觉功能造成影响,引发视觉障碍。对于雏鸭而言,缺失维生素A会使其发育速度下降,部分时候甚至会出现发育停滞的问题。骨骼组织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维生素A的影响,影响到鸭群的正常运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鸭出现瘫痪的问题。眼部位置的功能和发育也会因维生素A的缺少而出现异常动作,眼球会凹陷,视觉功能水平下降,严重时会出现失明或者死亡的现象。鸭体内维生素A不足会使其精神状态下降,羽毛处于蓬乱的状态,鼻部位置分泌物量增加,呼吸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呼吸障碍的问题,这也是导致病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产蛋母鸭体内维生素A不足,除去眼部位置和骨骼位置出现一场现象外,身体愈发消瘦,产蛋量减少,孵化率降低,死胎的几率也会有所提高。种公鸭身体内缺少维生素A会使身体各项机能出现衰退的问题,影响种公鸭的正常繁殖[1]

(二)防治措施

为了能够预防维生素A缺乏现象的出现,在进行鸭群饲喂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拥有充足维生素A的食物作为饲料,例如胡萝卜或者南瓜中均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根据季节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食物,冬季以及春季可以增加胡萝卜或者豆科绿叶的喂食量,春季以及夏季则增加南瓜或者蔬菜的喂食量。一般情况下,1kg饲料中含有4000IU维生素A即可以有效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问题出现。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在饲料内增加维生素A制剂或者鱼肝油,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则按照每1kg饲料1000IU-1500IU维生素A的比例对饲料进行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维生素A的补充。

二、维生素B缺乏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表现

维生素B缺乏主要表现在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2缺乏,缺少维生素B1鸭会出现精神状态萎靡的现象,进食的欲望逐渐减退,缺少过多会使神经功能出现一定的问题,走路时出现摇晃的现象,更加容易出现倒地或者歪头的现象。维生素B2缺乏会使鸭的饮食系统受到影响,鸭蹼出现内卷的问题,两肢存在瘫痪的症状,健康状态持续下降。

(二)防治措施

在预防维生素B1缺乏时需要在饲料内增加适当的维生素,按照每1kg饲料10mg-20mg的标准添加维生素,持续添加7天-10天即可,如果出现症状过于严重的现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属于幼畜阶段需要注射1mg-3mg维生素,如果属于成年阶段需要注射5mg维生素。维生素B2缺乏则需要在饲料中加入鱼粉或者青绿饲料,按照每1kg饲料10mg-20mg的标准添加维生素B2

三、维生素D缺乏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表现

维生素D是鸭群在每个生长阶段均需要吸收的重要维生素类型,如果身体内缺少维生素D会让鸭群的腿部肌肉出现无力的现象,肢脚会出现变形的现象,关节位置会出现肿大症状,胸廓结构异常,左边以及右边呈现出不对称的现象,生长发育速度下降,甚至会出现生长停滞的问题。鸭群的骨骼结构强度水平下降,部分会出现骨骼肿大现象,长骨骨质疏松,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喙部质地变软,出现弯曲畸形的症状,进食过程中出现困难。在行走时步态不稳定,无法保持稳定的站立状态。

(二)防治措施

当鸭体内钙元素以及磷元素出现含量不够或者元素比例失衡的现象时,都会给骨骼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如果鸭体内不缺少这两种元素,则代表其出现了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养殖人员可以让鸭群定期晒太阳,能够避免维生素D缺乏问题的出现,或者在鸭群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预混剂。如果鸭体内已经出现了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需要为其提供鱼肝油,每天用量为3滴-4滴之间,每天提供三次鱼肝油。针对产量较高的母鸭可以在其饲料中添加鱼粉或者骨粉,能起到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

四、维生素E缺乏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表现

维生素E缺乏会出现肌营养不良的现象,在胸肌部位存在条纹,颜色普遍为灰白色。鸭肌肉颜色苍白,在腿部肌肉位置也会出现和胸肌相同的条纹,全身运动能力下降,呈现为身体衰弱的现象,难以正常站立。公鸭缺少维生素E则繁殖性能水平会受到影响,睾丸出现退行性变化的问题,母鸭则会出现孵化率降低的现象,均会影响到鸭群的正常繁殖。

(二)防治措施

青绿饲料或者青干草之内带有大量的维生素E,因此要想预防维生素E缺乏现象的出现,可以增加青绿饲料的喂食量,同时在饲料内部增加复合维生素。如果已经出现缺乏症状则应当在饲料中增加植物油,植物油占饲料的0.5%。如果雏鸭出现了维生素E缺乏严重的现象,则需要注射亚硒酸钠液,注射量为1mL,浓度为0.005%。

五、维生素C缺乏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症状表现

维生素C会影响到鸭群的生长以及产蛋性能,会使其生产率下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与此同时,还会使鸭群抗氧化能力下降,不利于鸭产品产量的提高。

(二)防治措施

在防止维生素C缺乏时可以在饲料内增加适量的维生素C,添加时按照鸭群体重选择具体的添加量,每1kg体重需要增加300mg-400mg的维生素,能够明显提高生产性能水平。

结束语:

我国家禽养殖行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满足了市场上对于优质家禽产品的需求,近年来各地鸭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为了能够提升养殖效益,需要重视对饲养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于鸭群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缺少某种维生素则会给鸭群生长发育带来异常的现象,不利于提高鸭群养殖效益。鸭群会出现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E缺乏的现象,每种维生素缺乏的症状是有所差异的,当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对鸭群的表现进行分析,根据鸭群症状表现评估缺少哪一种维生素,在饲料中加入适当维生素,满足鸭群对于维生素的摄入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对鸭群的饲料结构进行改进,多喂食青绿饲料或者块根类食物,保证维生素的合理摄入。

参考文献:

[1]刘艳平. 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J]. 畜禽业, 2020,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