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轴类机械零件车削技术改进措施分析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小型轴类机械零件车削技术改进措施分析探讨

龙云

广东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发展迅速,国内的轴内机械零件车削技术也有所发展。对比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数控技术运用广泛且能够提升生产,加工效率,对我国的现代化工业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小型轴类机械零件车削技术进行研究,简述了车削加工的特点并提出了生产改进的相关措施建议,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小型轴类机械零件;车削技术;改进措施;探讨


如今,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的工业化建设也有了较大的改革发展。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制造业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微电子科学技术,机械加工技术,钢铁冶炼技术的同步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数控技术也得到了助力发展。作为如今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关键设施设备,数控机床属于综合的计算机系统,在机械制造产业的运用最为广泛。在实际的生产中,数控机床拥有综合性的计算机系统,伺服体系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现有的机械制造中运用较为广泛。但是从实际的生产环境来看,一些小批量的,小型的轴内零件的车削技术精密度要求较高,在生产中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若不处理可能对整个生产机组的运行造成影响。通过及时分析数控机床的相关零件,做好多批量的零件生产加工管理,对提升生产质量,确保数控机床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1.简述小型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方案

目前,小型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较多,其中包括分析加工要求,确定加工步骤,选用合适的道具,编写相关的程序和加工技术,做好生产处理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现有的数控加工管理中药做好编程分析,同时了解零件的加工工艺程序,同时选择合理的道具,确定车削的走刀方法和切削用量,最终明确数控机床的性能特点,切削的相关规范,做好轴内零件的综合加工管理工作。

1.1 明确加工要求

在实际的车削技术管理中,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加工轴类零件的处理方式和管控措施,了解加工工序,加工内容和相关的加工技术要求。因为轴类的相关技术要求不高,而且配合轴径和支撑轴径的精度,强度要求较高,技术人员需要了解配合轴径和支撑轴径的轴度情况,车削处理时候要注意环境,及时控制风险。

1.2 做好加工方案分析

相关单位需要针对零件的加工现状制定出科学的数控机床加工策略,生产工艺要求在粗车前做好加工、铸、锻件处理,要控制正火、退火的问题,并积极消除应力,保证车削效果。整体来看,粗加工和精加工前都需要做好调质处理来保证零件的机械性能。同时也建议采用调质处理的方式来处理硬度和耐磨性不高的零件。

1.3 做好加工步骤研究分析

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应当选择夹具、装夹的工具。零件的基准要求较高,尽量要控制重合度,减少定位误差,如可以采用中心孔作为轴内定位线,同时要求轴类零件和外圆表面等能够保持同一轴度完成装夹加工。

2.分析小型轴类机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的工艺难点

车削技术是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工业化进程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了确保小型轴类机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效果,技术人员要了解当前生产管理需求,同时做好工艺分析,确保工作质量。

2.1 做好零件的定位分析和研究

零件加工的工艺研究中,相关工件的装夹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处理效果。相关单位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确保定位基准的有效性。整体来看,定位基准的选择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生产效率。此外,工件的定位和基准都需要针对设计的结果进行分析,预防出现定位风险问题,与此同时采用科学精准的定位方式可以保证定位的精准效果,全面降低操作风险。

2.2 选择合适的刀具,确保切削用量

从机械生产的特点来看,数控刀具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对生产效率,机械加工的成品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常用车削刀采用的刀具有尖形车刀、圆弧形车刀、成型车刀几大类型,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确定每一道工序的切削用量,针对生产产品的特点组合选用车削刀具,科学合理地安排道路的处理效果。

2.3 确定走刀顺序和路线

数控加工处理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合理的刀具,同时确定走刀的路线。如在刀片的加工零件选择上确定基准位和已经加工的部位。走刀的路线也包括粗加工、空行程的路线;为了保证精准处理的效果,加工处理时候需要对特殊的零件进行定位加工,确定好平面和孔的端面后再进行加工。

2.4 数控编程的难度

如今,我国的数控机床通用右手笛卡儿直角坐标系,该方式特点在于容易找正。为了保证车削的精准度,工作人员需要在回转轴线和端面交界处变成。一般不建议采用手工编程的方式,其缺点在于工作量大且需要重复输入和检验数据,而自动化编程技术可以直接分析车削技术的要点进行自动化分析,计算后输出结果直接。

3.相关车削技术改进案例分析

针对以上的论述现针对小型轴类机械零件的撤销技术进行了改进分析,以15mm的车削技术为例,分析了车削装置的改进要点和处理要点,相关内容如下。

一般小型的轴类零件的直径不超过15mm,因此车削操作时候可以选择10mm的钢条同时采用一次走位的方式,次同时建议选择半精车来确保零件控制的精度。为了减少操作风险,车削可选择“一夹一顶”的操作方式,与此同时是也要控制好车削的轴线位移,如可以在坯料位置上安装限位调节进行一次车削,这种方式要求端面的外圆直径小于4mm,车削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调转车头就可能撞到端面上,降低 零件的生产处理效果。

对此,建议采用“一夹一顶”的台阶限位原理,生产时候需要先用一副三爪抓起限位台阶进而实现“一夹一顶”,为后续的车削工作进行固定。经过改进后,生产不需要经过“车限位台阶”步骤,仅仅用卡爪固定好限位台阶,就可实现操作目标。而且死铁挡的位置经过调整固定可以及时控制中托板的刻度,此时技术人员需要控制好15mm外圆尺寸,按照标准设置自动走刀完成车削任务。车削距离卡爪端面3mm位置时候经常会出现铁板卡住大拖板的问题,此时操作人员需要及时退回托板,让其回归到原始位置切割外圆,完成加工,这种处理方式下车削的安全性提升,操作风险也随之降低。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轴类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对我国的现代化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社会的巨大改革下,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国内的制造业也因此改革,迫切需要创新、高性价比的生产技术来促进我国现代工业化经济发展。基于现有的工程生产环境来看,确保轴类零件是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针对性技术,合理分析并解决工作技术难点,相关单位要明确车削生产技术的运行特点,同时积极解决和控制好问题,以此来全面有效地保证工件质量,最终为我国的数控技术的稳定发展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周翀. 小型轴类机械零件车削技术改进措施分析探讨[J]. 四川建材,2009,35(04):41-42+44.

[2]曹国英,解金榜,席闯. 位移传感器中细长轴车削加工工艺[J]. 新技术新工艺,2009(12):85-86.

[3]杨明. 车削技术改进方法在小型轴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166.

[4]张栋. 数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J]. 电子测试,2015(14):14-16.

[5]顾佳超,徐恒斌,孟凡荣. 微小型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