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1
/ 2

探讨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

高宇翔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20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也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实现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的统一管理。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就是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运行以及维护工作,在充分结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来实现电力的输入输出和转移。相关人员通常都是依赖于这些数据来对电力系统的运作状况进行科学判断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

引 言

运维工作在电力信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关企业应该积极面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智能化、科学化的手段提升运维质量,保证运维效果,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数据服务。

  1. 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特性

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就是对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运行以及维护工作,在充分结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来实现电力的输入输出和转移。针对电力通信系统来说,其属于特种形式之一;就大型变电设备而言,其在我国属于特种设备。通常情况下,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部分数不胜数,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变电设备;二是信息处理设备;三是输电设备等,其在具体运作期间总是有繁琐的电流电压变化,因此做好相应的数据收集工作就显得格外主要。相关人员通常都是依赖于这些数据来对电力系统的运作状况进行科学判断的。繁琐的电流电压变化会在无形当中致使电力信息处理技术体现多元化特征。(1)针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来说,其需要做好维修与维修工作,同时有的部件需要细致维修,以此来强化部件的稳定性。(2)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在具体空载期间对相关工作者而言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在充分结合具体指令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在没有指令的状态下往往要对相关运作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久而久之下去很容易致使工作人员产生疲惫感。紧接着电力信息系统中的设备很容易发生故障,这是由于系统中存在着较多的部件,因此对这些部件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排查与检修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3)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维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一定要持证上岗,同时在具体维修期间还要充分彰显出优秀的专业知识功底。

  1. 电力通信运维风险

(一)资源利用率不高

在传统的电力通信网设备运维管理过程中,通信网络系统中的通信设备是维护的主要对象,在不同的通信设备维护工作中,如果需要针对不同的设备引进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会在维护时间的跨度不断加大,维护人员的需求上不断增加,从而可能导致了时间成本和人员成本的浪费。

(二)不科学的设计方案

当前在实际进行设计时,设计方案存在着不足。一是不规范的设计。为了节约成本,忽略了设计深度,而是对方案盲目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细节设计,降低了设计的合理性。二是不翔实的查勘。工程前期查勘不仔细,没有对现场进行全面查勘,没有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三是不完善的数据。在设计过程中,数据是基础,由于数据的不准确性,造成设计方案缺乏准确性。

(三)调度和管理难度较大

电力通信网的规模很大,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因此,在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专业,这无形中就给电力通信网的运维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如果运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没有全方位地了解和熟悉电力通信系统,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之外,对于其他的相关专业技术缺乏系统的掌握,可能造成在电力通信系统资源管理和运维中的难度的提升,进而也使得运维工作的复杂性增加。

  1. 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及方法

(一)应急通信

智能数据的应急通信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人员勘察现场中心的一些具体情况,在过去的应急通信中,需要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通过仔细的检查可以向指挥中心发送相关的信息,在这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资源,同时也不能够清楚地掌握设备损失的具体情况,会浪费一定的设备资源。因为在应急通信的过程中应急通信所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是不确定的,在这样的不确定情况下就不能很好的获取发生事故的具体位置,所以在抢修和检查的过程中也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但是随着智能数据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应急通信发生事故的过程中智能数据就可以对现场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能够清楚地了解现场中设备的损坏情况,在有一定的了解情况下,可以指派相关的人员有针对性地到场进行抢修,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良好的定位,所以不会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这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事故抢修的处理能力。

(二)智能运维数据管理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精准定位功能,进行移动通信资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对移动通信资源运维数据进行智能管理。根据移动通信资源的唯一性标识,以IP码地址为数字世界中移动通信资源的身份标识,通过GIMIS的专用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直接以图形化组件的方式实现对移动通信资源动态监控和管理。在补充智能运维数据管理容量方面,可以通过GIMIS,以EvolvedeNB接入5GC,可通过gNB汇聚EvolvedeNB和gNB,通过N3接口接入5GC,也可以由EvolvedeNB和gNB通过N3接口分别接入5GC,实现GIMIS与移动通信资源智能运维方法的协同组网。利用智能运维数据管理,可基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查询服务管理能力对移动通信资源运维进行远程操作,真正意义上实现移动通信资源运维的智能化。

(三)加强分层化处理

就可靠性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来讲,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应当抛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应当在可靠性管理工作当中,进行分层化处理模式的应用。对于当前的可靠性管理工作来讲,进行分层次的管理,可以让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简化自身的工作内容,而且还能够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就是在分层化处理的模式下,可以构建一套非常完整而且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时,依靠此评价机制能够就设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弥补,在整体层面上使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整体进展得到推动。

(四)数据智能运维日志分类

日志是一种非结构化数据,包含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对数据运维至关重要。以上述获取的日志记录数据结构为基础,分类处理数据智能运维日志,具体分类步骤如下所示:步骤一:针对日志条目进行分词处理;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分词与日志条目建立关联关系,以此为基础,利用分类算法对处理数据智能运维日志进行类别划分;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日志类别划分结果进行存储与输出。数据智能运维日志分类是数据运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为后续数据运维环节提供便利。对于数据智能运维日志来说,每个日志属于一个类,也能够属于不同级别的多个类。经过对现有文献研究发现,FCM算法满足正态分布,可以得到较为精准的类别划分结果。故选取FCM算法作为此研究的日志分类算法。FCM算法程序如下所示:输入:设置聚类数目C与聚类参数b;输出:日志分类结果。step1:聚类中心m初始化;step2:REPEAT:step3:基于当前的聚类中心计算隶属度函数;step4:采用隶属度函数描述聚类中心;step5:UNTIL各样本隶属度值获取,其结果即为日志分类结果,对其进行保存并输出。

(五)完善数据资源

制定符合集约化工作要求的各专业资源数据模型,所有数据均按对应规定的模型进行录入;梳理现有系统中数据,将现有系统中数据导出,按统一格式对数据进行核实并规范数据格式;新增数据安装规范格式要求填写,定期同步新增;以网络故障、割接等工单对资源数据应用情况,评估资源数据准确率,针对应用中资源数据缺失、错误情况,派发资源稽核工单,发起数据补充和修正要求,并闭环管理。

(六)配网通信

在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运用中,配网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是因为它的电压等级比较多,支线分布的较广,而且支线也比较多,在这样复杂的结构中,单独的依靠配网也不能够实现通电,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光纤技术来帮助配电网进行更好的通电,但是在城市内部的光纤工作也会面临着比较大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配电网的发展不够灵活,但是随着智能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数据技术可以解决配电网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能够促使智能数据与配电网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和衔接,在促使交流的过程中保障了配电主站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够更加有效,并且可以顺利地完成配电的基本工作,这对于电力通信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还能解决配电网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

结束语

我国当前的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电力行业的工作进展,基本上能够按照预期设想来完成。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的创新、调整,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各方面的工作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应坚持在日后的工作进行中,不断的做出内外调整。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的电力信息通信预警技术研究[J].李倡印.中国新通信.2020(13)

  2. 论电力通信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黄敏妮.科技视界.2015(14)

  3. 浅谈电力通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J].吴晓云.科技风.2015(11)

  4.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J].赵志.信息记录材料.2019(10)

  5. 浅谈电力通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J].易丽君.信息系统工程.2017(01)

  6. 电力信息通信中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J].许崇志,许振飞,姜晓涛,张梅,夏欢.低碳世界.2017(24)

  7. 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分析[J].陈冰,岳刚毅,魏倩倩.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7)

  8. 电力信息通信中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J].李志婷.住宅与房地产.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