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灭火救援难点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纯电动汽车灭火救援难点与对策

费文海 张喆

漳州芗城区芝山镇惠民路金峰消防站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生活质量直线提升,与此同时,拥有私家车的人群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大众对汽车火灾防护意识不足,所以经常会因为火灾防控工作效果不佳,导致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为此,需要从汽车结构进行分析,掌握汽车出现火灾的原因,并从结构角度出发,提出火灾防控方法,加强汽车火灾知识的宣传力度,提升民众防火意识,防止汽车火灾事故频繁出现。

关键词:电动汽车;灭火救援;对策

引言

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开始增多,起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涵盖特斯拉、蔚来、威马、比亚迪等多个车型,不断成为社会舆论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火灾特点,对新能源汽车火灾的灭火战略战术进行研究。

1新能源汽车火灾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火灾是指纯电动汽车、油(气)电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由于发生交通事故、自身设备故障或引燃等原因,导致车辆起火,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电池的火灾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性的重点,电池组的火灾特点构成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不同的火灾特点。

1.1新能源汽车火灾突发性强,

火势蔓延迅速新能源汽车在正常行驶或充电、涉水、机械滥用、高温热冲击等各种情况下都会对电池造成不能程度的损伤,都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如2019年8月14日,四川宜宾市一江淮新能源汽车发生起火自燃事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冒烟,瞬间爆燃,整车冒烟至起火仅3秒时间。

1.2新能源汽车火灾潜在危险性大

锂离子电池本身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氟化物、烯烃、烷烃、醚等化合物,燃烧前和熄灭后尤为明显,这些物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为有机易挥发性液体,而且有明显的腐蚀性。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以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途径侵入人体,表现为中等强度毒性。锂离子电池燃烧伴有大量的热量和气体产生,再加上锂离子电池狭小密闭空间的结构特点,在安全阀失效的情况下,能量的挤压足以引发爆炸。

1.3新能源汽车火灾扑救技术

要求高,存在复燃风险,易引发次生灾害。由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后,持续放热及放出可燃气体,难以实现完全灭火,即使明火被扑灭后,其内部的放热反应仍在继续,所以锂离子电池火灾反复复燃的现象很容易发生。由于新能源汽车带有高压的大容量电池,基本电压通常是远超人体安全电压的380V以上,火灾时容易发生漏电产生电击危险。

1.4热失控发生机制

当SEI膜分解释放出的热量,让电芯的温度迅速上升,当达到180—200℃的时候,正极便会出现分解的情况,正极分解的时候释放出大量的原子态氧,其拥有着较高的活性,会直接让电解液剧烈的分解,短时间内电芯便会积聚大量的热气,在温度较高或者是充电电压较高的时候,便会出现潜在的放热副反应,热量聚集的过程中,电芯温度和压力明显提高,最终导致热失控的问题产生,正极热分解量最大。不同的正极材料拥有着不同的电芯热稳定性,三元材料的电芯热配置呈现出较低的状态,磷酸铁锂在200—400℃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出现分解的情况,伴随着镍含量的逐步增加,高镍三元正极热分解的温度也会逐步地降低,放热量也就越来越明显,当温度达到了120℃的时候,便会出现热分解的情况。在动力锂电池散热性能未达标的情况下,化学反应实际释放出的热量会让温度逐步的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呈指数级增大,系统能够进入到自加温的状态之下,从而出现了热时控的问题。电芯配置了专门的泄压阀,动力锂电池也会配置相应的防爆阀,在电池压力达到了6—8Pa时会泄压。

2新能源汽车火灾的灭火战术

2.1汽车火灾的探测方式

在进行汽车火灾探测工作时,需要掌握导致汽车发生火灾的原因,明确引发汽车火灾的原因后,布置合适的探测方式和探测器,例如发动机舱火灾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燃烧,配置的火灾探测一般为温度探测和烟雾探测为主;锂电池箱火灾,一般有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电。

2.2联动自动启动灭火系统

汽车自动灭火系统一般是由探测器、控制器、手动启动报警开关、灭火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的,在火灾发生的初期,探测器探测到初期火灾,将信息传递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执行分析判断后,向报警开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这时司机可以通过手动启动开关手动启动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如没有人为启动灭火,当火灾发展到中期,火灾已经完全形成,探测器探测级别提升,控制器接收到探测器的火警信息,自动输出启动灭火装置实施自动灭火,见汽车火灾及消防灭火自动控制工艺流程图。

2.3做好个人防护

新能源车工作状态输出电压至少为36V以上,有时甚至高达400V以上,而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仅为36V,且动力电池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氟化氢、氰化氢等,所以消防救援人员在扑救新能源汽车火灾时,一定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穿着绝缘服、绝缘靴,戴好绝缘手套,佩戴好空气呼吸器,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破拆过程中严禁接触损坏的电池系统,切勿使用工具切割高压供电线路或穿透高压供电系统组件,防止可能存在的电击危险,同时防止电池板流出的电解液触碰到救援人员身上造成毒害。

2.4确保供水充足

电路起火不能用水,但动力电池是个例外,灭火不是不用水,而是要用更多的水。如果火势较小,没有蔓延到电池仓,可以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一是向高电压输出的电池射水容易引发触电,二是电池内部的活泼金属遇水接触燃烧,会加大火势甚至引发爆炸。火势一大,就需要用更多的水,因为动力电池在火灾中会发生弯曲、变形、损坏,如果水量太少,有毒气体就会大量渗出,此时也得注意现场可能引发的漏电情况,所以要尽量远离车身。

结束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近年来的国家战略发展项目,已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新能源汽车火灾数量必然会持续增加。消防救援人员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火灾灭火救援的战略战术研究,确保快速有效处置新能源汽车火灾,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樊明明,郑伟.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11):77-78.

[2]田龙祯,谢春丽,王昊洁.电动汽车电池火灾预警报警及自动灭火装置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20(1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