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24
/ 2

3D 打印辅助 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探讨

张爱兰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437000

【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结果: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3D打印;3D胸腔镜;胸部肿瘤手术


在早期的胸部肿瘤治疗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治疗。但是,部分胸部肿瘤的解剖位置较深、周围包绕了重要的器官,导致手术的操作难度较大、用时较长。因此,在手术前,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1]。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3D打印技术就已经出现,并在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逐渐运用[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癌症手术治疗中[3]。目前,在3D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对病灶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清晰的展现出病灶和周边组织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完整的切除病灶,减少或者避免对周边重要组织的损伤。本文通过探讨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在41-74岁之间,平均年龄(52.23±11.8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40-73岁之间,平均年龄(52.14±11.4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数据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强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具体内容如下:1、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用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进行3D打印和3D建模,将患者在入院时的胸部薄层CT数据,以DICOM的格式,输入到医学影像处理软件中,并由3D打印公司制作1:1胸部肿瘤塑胶模型,并在模型上,通过不同的颜色来对病灶、肿瘤病灶、肋骨所在的静脉、动脉、肺叶支气管进行表示。医护人员同归对肿瘤大小、深度、位置以及肿瘤附近的动静脉、支气管走形进行分析,以此来决定手术的入路以及术中肺组织切除范围。2、术中配合: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呃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同时舒缓患者的心理,粘贴心电监护电极片,电刀负极板,开放静脉通路,调整补液滴速,准备好3D胸腔镜、电刀等仪器。3、调整患者体位,完成麻醉后,对患者进行消毒,铺巾,调整胸腔镜光源及显示系统的位置,确保手术医生获得最佳的3D影像。4、术后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需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生。在患者返回病房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胸外科护理、吸氧、心电监护等,并几率胸腔引流、出入液量及尿量,予以抗感染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2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两组对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有统计学意义(X2=5.5411,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部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0

3

3

5

11(27.50)

实验组

40

1

1

1

3(7.50)

X2

-

-

-

-

5.5411

P值

-

-

-

-

0.019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非常满意30例,满意9例,总满意度97.5%(39/40),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满意9例,总满意度70%(28/40),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将3D技术融入到手术治疗中,不仅极大的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同时也避免了对重要组织器官的损伤,有效的提升了预后效果[4]

本文结果显示,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仅出现了1例心律失常、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7.5%;而对照组出现了3例心律失常、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27.5%,这充分说明,在胸部肿瘤手术中,采用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护理效果。此外,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总满意度97.5%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70%,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5]

【参考文献】

[1] 吴蓓蓓, 马逸琳. 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10).113-114.

[2] 吴蓓蓓, 马逸琳. 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 36(10):3.

[3] 刘晓军, 蓝新颜, 蓝孝全,等. 3D打印在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制定术前计划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 23(003):196-200.

[4] 李重武, 黄佳, 李剑涛,等. 连续1000例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部手术回顾性分析[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9, 026(001):42-47.

[5] 郭海涛, 高水滔, 李京俊.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价值比较[J]. 家庭保健, 2019, 000(0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