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质量检验问题及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常用中药材质量检验问题及对策探究

赵俊雄

怒江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 673199

摘要:中药材是发扬中医价值的基础,同时中药材的质量水平与其治疗效果息息相关。相对于西药的原材料来说,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或者说药性更不容易定量分析,也不容易控制,所以进行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本次就对常用中药材质量检验过程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常用中药材;质量检验;影响因素;问题;对策


1引言

在当前的中药材检验过程中,因为各方因素影响,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新时期要加强对此的分析,强化检验规范操作,规范制度和标准程序,提高检验人员和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检验水平,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2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是生长环境。同一种中药材生长在不同区域就会产生不同的药性,而同一种药材在同一个区域生长,如果遇到不同的气候条件,产生的药性也有一定区别。二是采集和炮制方法。因为中药材品质在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时间、不同品种、不同株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样品采集需要保证代表性;不同种类的药材有不同的炮制方法,而且对于时间有细致的要求,不注意的话会影响质量。比如薄荷,采集时间需要在花蕾即将开放或已开放的夏季,这样药效更强。三是储存环境。中药材经过炮制之后,储存的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影响,特别是温湿度条件,如果选择不当,会导致受潮失效。

3常用中药材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检验标准不规范

中药治病的效果除与医生辨证是否准确、用药是否恰当外,还取决于中药的质量,如中药的采集、贮藏、加工、炮制等因素。相对于西药的原材料来说,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或者说药性更不容易定量分析,也不容易控制。同时检验过程中,中药材的储存时间、检验方法、样本采集部位等,都对其检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检验标准的不规范,是中药材检验过程出现问题的基础因素。

3.2检验人员能力不足

因检验人员能力不足,对中药方面的检验标准与要点不够熟悉,在检验中缺乏责任心,不易发现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验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对于仪器设备的依赖性较强,过于注意工作强度和速度;检验人员对质量问题的意识不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严格实施质量控制,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有一点,进行中药材检验主要是依靠显微镜进行鉴别,但检验人员的鉴别经验不足,操作能力有限,会降低鉴别的准确性。

3.3检验技术方法不够先进

检验技术和方法的先进性也对检验结果有所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检验效益的提升。但就当前阶段中药材检验技术水平来看,相对于西药检验的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大部分技术都是中等水平的技术,对于高精尖技术的掌握和研发应用较少,这使得中药材检验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再加上高端的检验人才缺乏,当前的检验队伍综合水平较低,使得工作进展不良。检验技术的流程设计不合适,检验时经常出现问题;监控系统设计不灵敏,监控范围覆盖不全面,无法保证对整个检验过程的质量监控。

3.4检验标本不合格

中药材检验需要使用各种标本,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储存质量以及送检是否及时等,也影响到检验质量。而且标本的采集有一定的规范,要求采集人员遵守,否则会影响标本的使用质量。但实际上抽样时一般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样品分配不合理,获得的药材与抽检样品不符合,或者批次与受检样品不符合,都增加了检验难度。

3.5检验报告不合格

主要是报告中包含的检验项目不够全面,一些项目内容存在缺漏。比如浸出物、含量检验、成分检验等项目内容不全面。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这都属于必须检验的项目,比如某种中药饮片含量必须>0.2%,但检验结果仅占据数据的0.19%。如果检验提供的报告数据信息不全面,会影响对药物的判断。

4常用中药材质量检验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完善检验责任制度

检验机构要加强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对于中药材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检验技术,促进中药材检验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开展。重点是要学习《中药药典》以及地方法规对于中药材检验标准的各项规定。另外,还要建立责任制度,明确界定负责中药材检验的相关责任人,划分清楚具体的权责,借助管理制度的约束推动中药材检验的规范化开展。如果实行的是多位检验人员进行中药材检验的模式,需要对各个检验人员的权责给出明确的规定,划分清晰的界限。

4.2完善检验管理细则

检验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中药材检验细则,增加管理细则,规定好检验程序和标准要求,明确实际检验过程的注意事项、技术应用标准等内容,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于比较特殊的中药材类型,需要对其检验操作给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比如一些珍惜中药材或者新研发的中药饮片,必须要求细化检验标准,明确检验操作的注意要点。

4.3丰富检验方法的使用

中药材具有很强的药性等方面的特殊性,质量标准并不统一,个体差距极大,每种中药材都对应着特定的检验标准。为了避免检验时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的含量、成分等参数上出现较大差别,需要丰富检验方法的使用。检验人员在对不同品种和植株的中药进行检验时,要依据对应的检验标准,选择多种方法进行检验,配合多样化的检验设备开展工作,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药材的检验的精确度。特别是对于同一种药材的检验,要选择多种检验方法和设备,以保证可以有效鉴别真伪,防止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

4.4加强检验人员管理

检验机构要招聘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并关注在职期间的培训与学习,致力于提升检验技术水平、反应能力、责任意识等。还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针对中药材检验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促使检验人员掌握先进的检验技术,熟悉检验设备的使用,了解中药材检验的检验标准,妥善安排实际检验工作;同时安排质量监督人员负责对所有中药材检验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检验情况进行考核,与各自的绩效挂钩,确保责任归属到具体的检验人员。

4.5强化检验细节的控制

一是检验环境的控制,要注意打造生物安全级别的检验室,配备符合要求的实验室设施,保持环境清洁,做好消毒记录,定期对实验室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引进先进的显微镜设备以及最新出的中药检验设备,提高设备水平。二是检验技术的控制,要定期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针对样本类型使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保证合理选择。三是样本的控制,严格按标准进行采集,并妥善处理,规范好采集、转运、储存及处置检验样本的制度要求;特别是抽样时要注意代表性要求,遵守规定进行抽样,仔细鉴别,避免出现错误。四是检验报告的控制,要严格按照检验报告完成项目检验,保证检验项目的全面性,按照药典要求开展检验工作,同时仔细填写报告内容,避免出现缺漏问题。

5结语

中药材是中药体系的关键内容,其质量水平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发挥。而检验操作是明确其质量标准的关键步骤。对此需要检验人员明确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检验过程加以控制,从而提高检验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吕静,程璞,孔明.中药材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21,(12):63-64.

[2]夏裕发.中药材有效期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概况[J].亚太传统医药,2021,(09):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