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3
/ 2

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刘春钰

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接诊气管插管病患5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重症监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4.18±0.63)d、(2.14±0.39)d、(8.12±1.65)d,比对照组(7.31±0.92)d、(5.01±0.48)d、(12.69±2.47)d短,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4.29%低,P<0.05。结论:于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中用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好,且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并发症的预防。

【关键气管插管;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针对性呼吸道护理


目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在我国临床上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能够对重症监护病患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以改善其呼吸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病情控制效果[1]。但护理作为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本文选取56名气管插管病患(2020年1月-2021年8月),旨在分析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接诊气管插管病患5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纪在29-70岁之间,平均(42.15±4.67)岁;体重在40-82kg之间,平均(56.31±5.27)kg。对照组女性12例,男性16例,年纪在30-70岁之间,平均(42.67±4.53)岁;体重在40-81kg之间,平均(56.68±5.49)kg。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病房巡视、用药干预和饮食调整等。研究组配合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需确保固定带的松紧度可插入一指,每日按时检查固定带,并将固定带打成死结。呼吸机使用超过24小时予含加热导丝的加热湿化器,调节湿化器温度在32-35℃的范围之内,气体相对湿度为95%。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室温为20-22℃,相对湿度为60-70%。及时对管道中的冷凝水进行倾倒,及时在湿化器中添加灭菌注射用水,注:切勿使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与药物。予以患者雾化吸入如0.9%氯化钠注射液、沙丁胺醇溶液、吸入用乙酰半氨酸溶液,2次/d,每次10-15min。也可遵医嘱针对患者痰液粘稠度增加雾化时间和根据药理增加频率。(2)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予以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扣背和吸痰等护理,及时对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清除,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吸痰时,应确保吸痰管直径小于1/2气管内套管,并控制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s。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3)严密监测患者脉搏、心率和血压等指标,以免出现心律失常与心动过度等问题。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工作,防止细菌定植。(4)每班评估患者咳嗽能力和痰液粘稠度,预测患者再插管风险。

1.3 评价指标

记录2组重症监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6215a117d49ed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干预效果分析

针对重症监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如表1。

表1 统计干预效果表 (d,6215a117d49ed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例数

重症监护时间

气管插管时间

住院时间

研究组

28

4.18±0.63

2.14±0.39

8.12±1.65

对照组

28

7.31±0.92

5.01±0.48

12.69±2.47

t


4.2567

4.6824

5.1179

P


0.0000

0.0000

0.0000

2.2 并发症分析

针对并发症发生者,研究组0例,对照组4例,占14.29%,包括感染者2例、误吸者1例与压疮者1例。研究组比对照组低,X2=6.8352,P<0.05。

3 讨论

通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维持患者良好的通气状态,并能避免呼吸衰竭等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2]。但在气管插管的过程当中,患者容易出现感染与误吸等并发症,进而对其疗效造成了影响[3]。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乃新兴的专科护理模式之一,涵盖以人文笔理念,可从导管固定、气道分泌物清除、并发症预防与气道湿化等方面入手,对患者施以专业化的护理,以促进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生存质量[4]。此研究,在重症监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后,患者极少出现误吸等并发症,且其康复进程也明显加快,住院时间显著缩短。

综上,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用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好,且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汪芳,赵敏,马玲. 急诊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21(6):123.

[2] 童珊珊. 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1(14):213.

[3] 洪阿时. 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2020(16):147.

[4] 张伶. 重症监护室内气管插管患者接受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2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