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军事体能训练中疲劳的成因探索恢复疲劳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分析军事体能训练中疲劳的成因探索恢复疲劳的方法

彭灵博 周思思 李丽芳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武汉特勤疗 养中心 ( 430072)


[摘要]: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从事专项军事体能训练的人员在训练中疲劳的产生机制,并根据运动训练实践,探研消除疲劳的训练方法,从而达到缓解训练疲劳,减少训练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提高训练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体能;军事体能;疲劳;训练方法

[中国图书分类号] R835.1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各种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基础体能,它包括维护生命的基本活动、预防疾病、疲劳恢复以及日常生活工作所需的体能;另一个是竞技体能,主要是在竞技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需要的体能[1]。体能训练就是使人具备和达到这种能力,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增强人的运动能力,以满足完成特定活动的需要[2]。军事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中的共同科目。是指军事化体能增强训练,是增强军人体质和意志,提高团队意识的新型综合强化训练手段,是提高战斗力的主要途径[3]。如特殊兵种、部队特殊部门还有特殊的专项体能、相关的技术、技能训练。

军事体能训练的主体是人,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的承受一定运动强度、时间、频率的刺激,不可避免的造成主体在生理上、精神上造成负荷。良性的负荷刺激能提高机能力的水平,不合理的负荷就会导致机体能力的下降。过度的负荷会引起疲劳,损害健康,造成训练伤,发生各种疾病,导致非战斗力减员。疲劳是日常活动中由个体脑活动或体力劳动过度,精神刺激过多,单调重复某种活动过多等原因导致的,是一种复杂症状,是指持续的衰竭感觉、正常工作能力的缺失以及心理和生理功能下降[4]。疲劳的主要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方面发生改变。普通人群中有5%~20%的人存在持续的疲劳现象[5]。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的持续训练,神经系统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能源物质(如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耗竭、肌肉与血液中某些代谢物(如乳酸)增加;体液的PH值下降,导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产生疲劳。这种疲劳的积累得不到恢复,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和训练成效,而且对训练安全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因此,研究军事体能训练人员在训练中疲劳的恢复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高个体的体能、训练能力,更好的完成训练任务,确保非战斗性减员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从事专项体能训练近31年,通过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成因和恢复疲劳的手段经验积累总结,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疲劳的恢复是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指导意义。

  1. 训练过程中恢复

训练与恢复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训练与恢复同等重要。只有在疲劳恢复后再训练,才能使机体训练的效果得到提高。否则将导致过度疲劳。不但成绩得不到提高,还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而得不偿失。因此当训练中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进行恢复疲劳的调节训练,使神经的兴奋与抑制交替进行,始终让机体处于最佳体能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常用的有间歇训练法、核心训练与辅助训练结合法。合理的安排负荷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心理放松法恢复

人体在训练中疲劳的产生从生理学上,首先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产生,而且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活动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所以要解除训练后的疲劳,首先要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机能的改善,使肌肉筋脉和内脏达到放松,从而恢复疲劳。训练中常用的手段有: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以及音乐辅助等。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爱好、丰富的文化生活、娱乐游戏训练法来解除精神紧张,注意力转移达到消除疲劳。

  1. 按摩恢复疲劳。

按摩对神经系统可以起到兴奋或抑制作用,最有利于消除疲劳。按摩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有效的手段,实际训练中被教练员广泛的应用。极度疲劳时可以采取小睡的方法恢复疲劳,睡眠质量是影响疲劳的重要因素,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是恢复疲劳的最简单实用方式。研究表明,毎晚低于6h睡眠即出现工效和觉醒度的损害,而7~9h的高质量睡眠可帮助身心放松并消除轻度疲劳[6]

  1. 合理补充营养。

疲劳从能量上讲实际上是体内多种物质原有的平衡被打乱,能量代谢失去平衡,能量物质不断下降,能量耗竭时就产生疲劳,因而合理的补充营养,改善体内物质的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机体能量的供给,从而达到恢复疲劳的目的。

疲劳不是疾病,而是随着运动负荷增加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状态,因此像防治疾病一样完全防止疲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恢复疲劳的方法和手段还有很多,应合理的选择性选用。如:加强目的性教育宣传,保证良好的睡眠,综合性物理疗法,激励与鼓励机制等。同时要注意因人而异,训练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疲劳的恢复,否则会造成损伤,严重者造成重度疾病,从而造成非战斗减员而得不偿失;同时还要注意训练的计划、方案、方法手段以及组织的严密性,以达到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训练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铂,李帅星.实用体能训练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4.2

[2]郑保军,邓金伟.坐姿职业体能训练探析[J].内江科技,2011(1),170

[3]叶超群,张波.实用军事训练伤康复学.辽宁科技出版社,2019,8.1

[4]郑亚彬.慢性肝病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医学,2018,40(7):788-791

[5]林月斌,黃献钟,黃亦奇,等.207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疲劳状况分析[J].中外医疗,2018(31):153-162

[6]MOLLCONE D J,VAN DONGEN H P,ROQERS N L,et al. Time of day effects on neurobehavioral performance during chronic sleep restriction [J].Aviation Spance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10,81(8):7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