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留观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留观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王睿芝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摘要】目的:将护理安全管理施于急诊留观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病例选取2019-2020年我院200例急诊留观患者,均分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对比指标:纠纷投诉发生概率、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从纠纷投诉发生概率、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各方面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关于急诊留观患者,联合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和谐护患关系,让患者对自身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控制风险事件与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临床推广意义深远。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急诊留观病人;应用效果

急诊留观病区在医院是非常重要的窗口,在此留观的患者疾病类型差异大,且病情危重、进出时间较短,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地带。而其中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就在于确保留观患者的护理安全,严格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1]。为此,文章特选取200例相关病例,以此凸显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安全管理的优势,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2019-2020年我院200例急诊留观患者,均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可比(P>0.05)。选入对该项研究知情且同意患者。

对照组:100例,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均值(42.34±1.09)岁;

观察组: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均值(42.11±1.45)岁。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开窗通风,营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加强卧床休养,严格紧密监测患者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加大力度护理患者的口腔安全。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包括: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掌握能接触到患者的所有时机,从患肢摆放、体位、休息以及饮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宣导,让患者了解到检查前后的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知晓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以及关键的副作用。护士长负责定期检查上述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2)强化观察。严格紧密监测患者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具体包括意识、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加大力度巡视患者的病情,交接班工作必须谨慎。具备一定的能力及时发现患者反应迟钝以及各种潜在的症状。如果患者交叉存在多种疾病与多种症状,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发现首要症状、主要症状以及主要矛盾。想保留观患者安全的首要任务,是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3)提高业务能力。定期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的急诊科护士技能培训,评估与讲评日常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列举已经发生过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讨论、总结与分析,确保护理人员对常见风险事物的基本特征、高危因素以及处理程序有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建立一定的护理风险评估与防范能力。

(4)提高法律意识。护理文书是法律文件,一旦发生互换纠纷,护理文书是取证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落实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树立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护理文书的书写必须完整、及时、准确,同时保证真实性与客观性,以此全面详细的将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记记录下来。留观期间的患者,需要如实记录其病情变化,确保精确性,同时与患者建立积极友好的沟通,这样才可以真实的收集到患者的资料,保证精确的记录。

(5)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急诊留观区患者通常发病比较危急,患者及其家属及一般存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种无理行为表现显示出充分的理解,主动热情的询问患者的情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变化,并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也非常重要,严格管理探视人员与陪护人员,并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6)医疗环境建立。急诊留观病区的人员流动量非常大,进出频繁,秩序相对不稳定,所以必须营造安静的病区环境,以此才可以确保良好的护患沟通,予以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的尊重,让护理满意程度更高。

1.3评价标准

对比指标:纠纷投诉发生概率、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满意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621715028e0b2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在纠纷和投诉发生概率、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指标上,观察组有显著优势,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纠纷投诉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输液外渗

压疮

意外伤害

护理满意度(%)

投诉纠纷(%)

观察组(n=100)

2

1

2

96.5

3.5

对照组(n=100)

13

5

13

76.1

17.3

χ2

1.756

2.697

1.478

13.673

6.4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同时也是护理工作最常规的要求。细节的疏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让患者及其家属承受巨大的痛苦。护理工作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极具连续性与动态性[2]。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增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与风险。急诊留观病区在医院科室中比较特殊,其中的患者病情非常复杂,极易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或护患纠纷。因此,想要有效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前提在于对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精确的评估,确保护理人员积极的风险意识,以此才可以保证护理安全管理的落实,从而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措施包括,树立护理人员积极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理行为的规范性,树立护理人员的安全认知,在保证患者身心安全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谐护患关系,让医院整体护理队伍的抗风险能力更强[3]

    对于急诊患者,结合常规护理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协调护患关系,使患者对自己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控制风险事件和纠纷投诉的发生,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丽梅, 向翠玲.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S02):3.

    [2] 刘莹玲. PDCA循环在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 v.40(10):184-188.

    [3] 吴燕, 邢彩霞. 精细化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 西部中医药, 2019, 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