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林志文

安溪县医院 , 药学 , 362400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列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前的26名医务人员作为常例组,给予常规管理办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后的26名医务人员作为管理组,给予药学管理办法。对两组医务人员过失行为率及就诊用药的病患认可度进行对比。结果管理组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率(3.84%)低于常例组(23.07%);管理组病患对药品服务的认可度(99.70%)高于常例组(99.05%),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适用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学管理,能够辅助降低过失行为的发生风险,保障合理用药,提高病患对药品服务的认可度,推荐使用。

【关键词】药学管理;合理用药;过失行为率;认可度


药房可以保障院内的日常药物供应、维持良好的医疗秩序。合理用药治疗处方开具方案关系着病患的用药安全与治疗效果,药品派发中经常发生少给、错给及多给的情况,不合理性也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近年来,社会对药品安全使用的关注越来越高,因此医院应充分重视药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诸如此类用药风险事件的发生,为病患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就医氛围。本研究列入52名加强药学管理前后的医务人员,对比其过失行为率及病患对药品服务的认可度,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列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前后的52名医务人员,根据接受药学管理与否分为常例组、管理组,组均26例。常例组医务人员男1名、女25名,年龄22-36周岁,平均(29.64±3.54)周岁,服务病患2000例,其中男1069例、女931例,年龄18-63周岁,平均(40.37±11.19)周岁;常例组医务人员男2名、女24名,年龄23-37周岁,平均(30.66±3.72)周岁,服务病患2000例,其中男1072例、女928例,年龄19-64周岁,平均(41.22±11.75)周岁。为保证可比特性符合要求,已对两组医务人员及病患的性别、年龄等相关的一般资料采取统计检验,其差异性提示有P>0.05,即组间可比特性很高,可以采取随机地研究对比。

1.2方法

常例组给予医务人员常规管理办法:药房根据医师对处方用药的开具进行给药病记录,做定期检查和评估等。管理组给予医务人员药学管理办法:(1)针对我院的合理用药情况加强管理改革,首先应确立规章制定组部门,根据现存风险用药问题及预期管理目标进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定制;(2)依据制定好的管理改革流程进行细化。①采用国际通用的药品管理办法和药品分类基本原则,根据药品的品类、给药的方式及所适应的症状等方面进行区分放置。对于比较容易产生混淆的药物,应当粘贴更为明显的标识。②对采购药品的管理,根据药品差异保质期制定更为细节化的采购方案,选取专职的采购工作人员负责采购和药物的出入库,严格准确记录药物的相关有效期及生产批号等内容,避免不合格药物流入西药房。与此同时应当选定核对发药的医务人员,从而降低处方配药时易出现的安全事件,发现差错配药情况首先应当立马对配药人员进行提醒,并在配药记录差错表中进行及时登记,同时计入绩效考核之中,从而帮助医务人员提升工作的警惕性。对储存药品的管理,创建一个西药房药品信息管理录入平台,将所有的药品相关品类、摆放位置、价格及数量等信息情况完整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时详细等级药物的具体发放数量及调配情况等,避免出现药品过期、药品失效或药品污染等情况发生。③医护人员的实操培训管理十分重要,加强对处方开具的监管。制定相关的内容规范考核评估及奖、惩制度,循序渐进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及安全管理意识。④为病患设置专属用药档案,以备后续药物使用跟踪研究。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率及就诊用药病患的认可度。采用自制认可度调查问卷对病患进行问询,认可度计入十分认可与比较认可之和占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

对医务人员及病患的相关数据代入SPSS 20.0软件作以统计解析,计量数据值行t计算检验,表示以(数据均值±差值)形式,计数数据值行卡方计算检验,表示以(n%)形式。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适用意义计P<0.05,反之则无。

2结果

2.1两组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率比较

管理组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率低于常例组,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适用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率比较(%)

组别

例数(n)

给药数目偏差

用药剂量偏差

用药名称偏差

用药思维偏差

总概率

常例组

26

1(3.84)

2(7.69)

2(7.69)

1(3.84)

6(23.07)

管理组

26

0(0.00)

1(3.84)

0(0.00)

0(0.00)

1(3.84)

X2






4.1270

P






0.0422

2.2两组就诊用药病患的认可度比较

管理组病患对药品服务的认可度高于常例组,数据的差异性具备统计适用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就诊用药病患的认可度比较(%

组别

例数(n)

十分认可

比较认可

不认可

总认可度

常例组

2000

1019(50.95)

962(48.10)

19(0.95)

1981(99.05)

管理组

2000

1026(51.30)

968(48.40)

6(0.30)

1994(99.70)

X2





6.8025

P





0.0091

3讨论

药学管理首先应加强药品合理分类使用的相关监管,制定完善的药学管理制度,确立管理制度制定部门,并根据医院药品使用实际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提升对策,根据制定好的对策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分为:对药品进行合理的归类管理、对药品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医护人员的实操培训管理及医疗档案的建立管理等。将药物的采购、收录、监管、使用及分类等进行严格化管理规范制定,分别设立监管人员,制定奖惩考核制度,并加强药房内所有医护人员的药学技能培训。对过失用药行为等进行真实记录,倾听病患的用药感受及反馈,提升总体的合理用药服务质量。

文内结果分析显示,接受药学管理后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率显著降低,病患对药品服务的认可度显著提升。这说明药学管理更符合临床药品合理使用的相关管理开展,可以明显提升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也可以为病患提供更多合理用药保障,从而提升病患对就诊用药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加强药学管理充分保障了用药的合理性,降低医患纠纷,更利于院内管理使用,值得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