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3

探讨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王欢欢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黑龙江省北安市 164000

【摘要】目的 分析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均分,分别为常规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给予实验组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言语功能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7.78%;后者言语功能评分优于前者,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应用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存在推广价值。

【关键词】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tepped speec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speech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Methods 9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9 to March 2020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color ball extraction method, all patients were equally pided into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and practical treatment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speech functio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group was 80%, and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78%;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tepped speec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effec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can improve the speech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 stepped speec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speech function

目前,帕金森病在大部分中老年群体中都会发生,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1】。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其运动比较迟缓,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静止性震颤等情况,言语障碍是这种疾病的关键症状,具有发声困难和发音含糊等特点。如果不对此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就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2】。然而,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语言障碍,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所有患者进行均分为常规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常规组男性和女性人数比为22:23;年龄在5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5±0.28)岁。实验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9±0.17)岁。排除标准:存在胃癌等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具有比较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应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

1.2.2实验组

给予此组患者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为:

  1. 面部训练。在早餐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耐受度,对他们的面部肌肉进行训练。刚开始的时候,主要以咀嚼、鼓起脸和伸舌等为主,然后慢慢增加神经和肌肉的敏感度。

  2. 舌运动训练。强化患者舌头的灵活性可以说语言康复训练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帕金森病患者需要坚持每天练习舌头反复等动作,适当伸出以及缩回,尽量利用自己的舌头准确和清晰地说出“拉-拉-拉”等简单语言。

(3)音量和语速训练。在具体的训练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站在镜子前,完成独立和有规律性地发音,其重点主要放在嘴巴,倾听患者的音量,调节声调 , 进而不断强化康复的效果,控制单次训练 15 min。此外,还要加强对控制节奏和速度的有效控制【3】。在护理过程中,要叮嘱患者在说话前,将句子划分为几部分 ,深呼吸后才可以发音,更加有意识地让一个单词发音。如果训练的时间不受限制,就说明患者自身的耐受力比较好。

1.3观察指标

分析护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言语表达情况,得分越高就说明恢复情况越好。使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

常规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7.78%。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45

30

14

1

97.78

常规组

45

20

16

9

80.00

621f16385f0e8_html_f29eeb0c31e4c65a.gif





7.200

P





0.007

2.2比较两组患者的言语功能评分

表2 两组言语功能评分对比[n(621f16385f0e8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组别

功能部分(分)



生理部分(分)



常规组

22.56±9.76

20.12±5.46

实验组

18.12±5.13


16.02±9.88

t

2.701

2.436

P

0.008

0.017


3 讨论

最近几年,我国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已经成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具有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等多种特点。当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走路姿势异常和运动缓慢等多种症状,并且其发病机制也非常复杂【4】。同时,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素系统功能,这会诱导机体出现言语障碍等情况【5】。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稳定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缓解他们基本的情况,但是患者在治疗中由于缺乏专业性的康复指导,这会对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6】。

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是临床上比较先进的护理方式之一,其可以对训练的速度、韵律和声强等内容进行有效控制,改善他们的预后。这种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声音的响度,强化声带内收运动效果,不断训练患者的呼吸肌和喉肌功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发声系统【7】。

在增强训练中,主要是为了改善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主动配合度。同时,阶梯式言语康复这种新护理模式,还能够确保患者说话时候嗓音的稳定性, 帮助他们更加清晰的发音,在满足机体心理和情感等多方面要求的同时,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从而帮助患者尽早的回归到社和日常生活中去【8】。

综上所述,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整体疗效更加确切,可以在促进患者言语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孝清,田自菊,黄巧莉.渐进式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31(2):267-270.
  [2]赵鸿雁,徐超,司慧丽,等.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J].农垦医学,2020,42(2):121-124.
  [3]張月琪,王刚.国际运动障碍疾病协会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2015)介绍[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6,15(2):122-123.
  [4]孙静,熊航,姚玉玺.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6):1157-1160,1165.
  [5]程玉峰,王运良.帕金森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17):1561-1564,封3.


  [6]张嘉丽,陶红梅,陈笑容.渐进式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不良情绪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43-45.
  [7]顾永红.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运动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33-34.
  [8]柴华.持续个性化护理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13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