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多发伤的急诊科抢救对策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交通事故多发伤的急诊科抢救对策及效果分析

张立军

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对应措施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共计60名,为本院急诊科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30名,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按照常规模式开展对应的救治工作,余下患者则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则需要进行综合性抢救干预,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比可见,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急救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将综合性救治措施进行运用,可以有效保障该方面抢救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交通事故多发伤;急诊科抢救

交通事故多发伤属于临床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且随着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的增加,该部分患者的数量持续上升。结合实际可知,该部分患者损伤多较为严重,存在有多处损伤的情况,部分严重患者更存在有脏器损伤的症状,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1-2]。在进行急诊抢救的过程中,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促使患者病症可以迅速得到稳定。本次研究就主要对综合性急诊抢救干预在该部分患者救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结合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入患者共计60名,为本院急诊科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所接诊,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30名,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按照常规模式开展对应的救治工作,余下患者则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则需要进行综合性抢救干预,即观察组。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3—74岁间,均值为(58.12±1.94)。而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42—73岁间,均值为(59.88±1.74)。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应的救治操作都按照常规模式进行展开,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迅速进行出诊,并在出诊途中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达到现场后立即展开对应的紧急救治操作,并迅速送患者至医院进行治疗。而在对观察组进行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则需要将综合性抢救操作进行运用,方式如下:(1)现场救治操作。到达现场后,护理人员需立即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清理,确保患者呼吸处在通畅的状态,对于损伤较为严重患者可及时进行高流量氧吸入治疗,并对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等进行清理。立即完成对静脉通道的建立操作,展开补液等治疗,促使患者血容量得到有效的补充。对于存在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则需要立即进行止血等治疗,避免患者因出血过多出现休克等症状。若患者存在有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的情况,则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并对压力进行合理的控制。若患者存在有胸部损伤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及时使用厚纱布,在患者呼吸末对患者伤口进行遮盖,并展开对应的固定操作,对开放性伤口进行封闭。(2)院内抢救操作。在患者到达医院厚,对应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对患者的各方面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是否存在有异常情况。并结合患者实际留置导尿管,及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有泌尿系统损伤的情况。若患者存在有脏器损伤的情况,则需要及时留置胃管,并对胃液的颜色、性状等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胸部手术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减少对患者的搬动,结合B超、CT等迅速确定患者的损伤部位,并展开针对性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急救用时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和两组有关的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对应计量数据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抢救成功率上,观察组为100.00%(30/30),对照组则为86.67%(26/30),对比X2=8.837,P=0.001<0.05。在急救用时上,观察组为(24.85±2.37)min,对照组则为(36.04±1.93)min,对比t=14.283,P=0.001<0.05。

3 讨论

交通事故多发伤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该部分患者损伤较为突然且多数较为严重,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更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操作,对患者的各方面损伤情况及时进行处理,达到稳定患者病情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将综合性急救操作运用到该部分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结合院前急救处理以及院内对应的急救治疗等,促使患者在损伤后极短时间内得到针对性治疗,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救治效果[3]。结合观察可见,在综合性急救治疗的作用下,可以提升对该部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缩短急救用时,对于保障急救效果存在有重要作用。

总之,在对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可以及时展开综合性急救治疗,保障救治的效果效果。

参考文献:

[1]邵金星. 分析车祸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途中转运方案及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69):1.

[2]于泓, 姚树生, 杨兆平,等. 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对照研究[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 7(1):3.

[3]周燕萍.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多发伤患者抢救的影响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