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安萌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北京 100020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方法:将130例行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恐惧、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包皮环切术患儿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为患儿提供一个亲切舒适的就医环境,可减轻患儿术中恐惧、疼痛程度,使手术顺利完成。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围术期;包皮环切术

医院是每个患儿都不喜欢的地方,尤其是手术室,因为在医院里,许多侵入性操作会给患儿带来疼痛和不适,进入手术室,患儿要面对与亲人分离,手术室的陌生环境使他们无归属感。因此,患儿显得对外界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由于过度恐惧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可以导致儿童的心理发育障碍[1]。手术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影响其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手术室护士应及时对患儿进行评估、制定计划、采取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儿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降低或缓解对手术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对手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使手术顺利完成。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科对行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科行小儿包皮环切术130例,年龄4~13岁;包皮过长215例,包茎45例;均为清醒状态下首次接受手术且行为能力正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效果。

1.2.1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后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给患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2]。首先,护士要着装整洁,说话要和蔼、可亲、耐心、细心,关心、爱护患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带上手术室环境的照片如手术灯、手术床、麻醉机,耐心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手术室环境,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操作时应有过硬的基本功,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或减轻患儿疼痛,否则容易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1.2.2认知干预针对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较简单,但模仿力、求知欲极强的心理特点[3],耐心地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包皮、包茎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准备的内容,交代手术的过程及需要配合的要点,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并耐心解答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思想顾虑,使患儿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1.3评价指标①患儿术中的恐惧程度。无恐惧及不适感为0级;有轻度恐惧,有或无轻度不适感为Ⅰ级;有恐惧感为Ⅱ级;有强烈恐惧感并需要约束者为Ⅲ级。②患儿手术中的疼痛程度。采用词语评定量表法,根据患儿对疼痛的语言描述,将疼痛分度。无疼痛为0度;轻度疼痛为Ⅰ度;中度疼痛能够忍受为Ⅱ度;重度疼痛不能忍受为Ⅲ度[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儿术中恐惧程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术中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儿术中恐惧程度比较

组别

例数

0 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0 级

65

48

12

5

0

Ⅰ级

65

20

32

12

1


2. 2 两组患儿术中疼痛程度比较,P ﹤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术中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表 2 两组患儿术中疼痛程度比较

组别

例数

0 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0 级

65

35

25

5

0

Ⅰ级

65

22

30

9

4


3讨论

我院是儿童专科医院,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个性差异极大,他们的心理状态只能从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中仔细体会理解[5],这就要求儿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儿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儿术中恐惧和疼痛程度,提高患儿遵医行为。目前,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父母过分依赖,手术要求与家长暂时分离,这对患儿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刺激。通过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及对康复过程中患儿取得的点滴进步反复鼓励,能保持患儿良好的情绪,充分调动患儿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对病情的缓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使患儿在良好的情绪下接受手术。本研究观察组采用术前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取得其信任,针对患儿的认知、心理状况、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护士施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及心理疏导。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术中恐惧、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给患儿充分的心理支持,减轻对手术的心理压力及恐惧感,行为上能积极配合手术,也提高了对手术的依从性和疼痛的耐受力。患儿通过护理干预,也学到了预防保健知识,增进护患关系及家庭关系。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心与身、精神与躯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统一体,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心、身疾病的恶性循环。尤其对于儿童患儿术前害怕、术中不合作、术后焦虑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围手术期贯穿良好的心理护理,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使患儿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可以有效的减轻患儿的心理问题,使手术可以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术后恢复减轻患儿及其家长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安刚.婴幼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5-358.

[2]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3]胡佩诚.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85-91.[4]赵宝昌,崔秀云.疼痛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84.

[5]陈紫瀛.护理心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9-165.[6]吴风银,李利平.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8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