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岗位设置优化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公立医院岗位设置优化浅谈

杨全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红河 661199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作为卫生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优化,是公立医院管理者以及人力部门所需要深思的问题。优化公立医院岗位设置,不但可以更好地建立起高效的医院人事制度体系,还可以一扫从前身份管理模式下沉疴已久的弊端,除此之外还能够为每个人才提供最为优质的平台,让公立医院的各类人才能够充分的施展。

  1. 公立医院岗位管理的概述

要对公立医院岗位设置优化进行探讨,我们首先需要对公立医院岗位管理进行一定的了解。

  1. 公立医院岗位设置定义

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是一项由医院人事部门以及医院行政领导所管理的人事工作,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了医院招聘、工资薪酬等与医院行政与技术职工息息相关的方面。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的作用,就是协调和优化其具体工作中的相关内容,从而来制定各岗位名称、职责、数量、结构、级别以及相关的条件,在矛盾中最终寻找到能够为医院带来最大效益,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潜力,并且能够充分保障各类职工的需求和权益的最优管理方案。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是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公立医院运营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1. 优化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的必要性

现行公立医院岗位设置,在不同的医院有着不同的设置形式,但殊途同归,大多是在医院岗位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适当的调整,但是这些调整已然不能够适应当下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医疗卫生人才加入医疗行业所带来的一系列具体的变化。因此,为了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营与发展,进一步的优化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深化推进卫生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从而使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能够有效地与当下的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以及医院自身的运营发展的实际相适应,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当下公立医院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部分的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公立医院的运营以及发展,以及公立医院的员工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和重要的便是下列的三个问题。

  1. 岗位设置混乱

部分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以下的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着岗位设置混乱的问题。部分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将医院的岗位设置管理与一般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混为一谈。行政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范围难以区分,各种岗位的职权不清晰、有重叠、有疏漏;各种岗位的责任不明晰。还有部分公立医院则相反,让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任行政管理工作,最终导致医院管理的相对混乱。

(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过于粗泛

公立医院拥有数量众多的临床科室以及行政、后勤部门,很多医院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及时完善和细化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从而制约了医院的进一步的发展。小型的公立医院,如二甲医院,在区分临床科室时,尚能够较为科学进行区分,从而提升医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医院的专业技术岗位不止包含了临床医师,还有如维护医院住院、门诊、电子病历等等系统的信息工作人员,还有审计人员、工程人员、档案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等等技术人员。虽然在医院总体的职工中占比相对较低,但不进行细化和关注,这些人员必定会在医院的工作中边缘化,最终制约医院发展。

(三)岗位聘任制度陈旧

论资排辈的岗位聘任制度在我国的公立医院中存在了多年,至今在很多的公立医院中仍然存在。陈旧的聘任制度已然不能适应当下这个发展日益迅速,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论资排辈正是陈旧聘任制的一种,虽然论资排辈的岗位聘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保障了长工龄的员工的权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工龄较长的员工提供了舒适圈,不利于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阻碍了新员工发展自身的需要,岗位和薪酬难以配套。而新员工包含了大量高学历的引进人才,正是医院科研方面的主力军,对于医院的发展极为关键。

(四)岗位设置面向编内员工与医院实际的人才队伍与之间存在矛盾。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已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医院每年需吸纳大量的编制外员工来补充医疗队伍力量,并逐渐成为医疗队伍的主力。分布在医疗、医技、护理、药剂等许多重要岗位,有的甚至已成为科室骨干和医疗后备人才。从医院自身人才队伍管理出发,岗位设置的对象应是全体员工。具体的实践中,岗位设置工作不能实现全员覆盖。现规定岗位设置必须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数来设岗,实施范围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的工作人员,核定的岗位职数仅限于编制内。由此造成岗位设置和实际从事工作的覆盖对象不同,这不利于医院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规范。

(五)岗位职数使用和分配缺乏弹性和预设性,不利于岗位聘任工作的开展。当前公立医院在实施岗位设置中,只对岗位总量、各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进行控制,相对缺乏弹性和预先计划安排的科学统筹使用。岗位职数分配简单满足现有医务人员需求,未根据长远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需要,预留控制职数,由此导致后续引进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由于职数不够而无法聘任的情况,给人才引进和后备人才培养造成困难。

近年来,医院各专业的高职通过人数和通过率都不断攀升,岗位设置工作的比例要求仍是十多年前的审核岗位数,造成现在医院高职积压没岗位聘任,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低,离职率高。


三、优化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的相关策略

针对上述当下我国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公立医院人事管理部门可以在科学思想以及先进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的现状,实事求是,制定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从而优化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提升医院运行的效率。

  1. 清晰职权责任,规范岗位设置

在进行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的工作时,要根据医院所拥有的具体的员工的包括职称、任职情况、学历、工资以及医院的各科室情况做出具体的应对,实事求是,贴合医院发展需求,进行岗位设置。为了尽可能避免医院各岗位产生职权不明甚至责任不清的情况,在进行设置时,要明确各岗位具体权责,规范化、科学化地完成公立医院岗位设置的优化工作。

(二)细化专业岗位设置

在公立医院,专业岗位设置应当向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倾斜,在具体的工作进行中,要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向着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重点科室以及关键岗位倾斜,相关的职务也要按照适当的比例做出相适应的倾斜调整。而对于管理岗位,则应该根据医院具体的行政事务做出安排,使管理的能力与医院的人事现状相适应。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则要根据医院的具体需求进行安排和调整,保证相关科室拥有一定比例的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更好保证医院的发展运营。

(三)优化岗位聘任制度

优化岗位聘任制度,使公立医院的岗位聘任制度更为多元化、综合化、科学化。除了对于相关员工资历的考量,还要根据员工在工作中所具体负责的内容进行参考,除此之外还要从科研能力、学位学历、技能水平等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来确认对员工的聘任。要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在聘任的过程中做到透明、公开以及各项指标的具体量化。通过科学的岗位聘任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可以给年轻员工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为合适的报酬,也能够让长工龄员工能够走出舒适圈,更用心的工作,从而提升医院的效率。

(四)合并管理编内、编外员工,统筹兼顾短期、长远需求。将编制内和编制外员工数都纳入岗位设置职数基数范畴,便于统一管理,实现岗位设置科学化,可以合理分配编制内和编制外的比例,取消各级别的比例限制,各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让编制内员工聘任职数有所增加,既解决职数不够的问题,又可以保证编制外员工成长晋升的空间。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组成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坚实基底,公立医院的发展健全就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健全。公立医院人事管理,作为公立医院运营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在新时代来临之际,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人事管理的效能,对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进行优化,清晰岗位的职权、责任,使医院的岗位设置更为科学、规范,从而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使各类人才充分的发挥才能。最终达到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加快我国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杨全(1984-05-),女,汉族,本科,云南安宁人,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