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超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经直肠超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杨淑贤

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1

摘要:目的:探究经直肠超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疑似前列腺癌患者70例为例,分别使用经直肠超声检测以及经直肠超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联合检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①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77.14%(54/7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65.48±20.48)ng/ ml,非前列腺癌22.86%(16/7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16.39±5.40)ng/ ml(t=15.825,P<0.05);②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数据高于单一经直肠超声诊断数据(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疾病诊断过程中使用经直肠超声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其检验效能显著提升,值得临床疾病诊断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价值

前列腺癌是现阶段临床医学中最为常见发生在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男性特有疾病,该疾病发生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存在血尿,排尿困难,以及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由于疾病症状无特异性因此患者疾病出现后很难重视,影响了疾病治疗结果,因此临床中应该加强对前列腺癌疾病诊断技术研究[1]。经直肠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疾病常见技术,在其基础上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可有效提升前列腺癌疾病诊断水平,实现患者疾病早发现早治疗[2]。文章纳入医院2021年1-10月接收疑似前列腺癌70例患者,实施经直肠超声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诊断效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10月收治疑似前列腺癌患者70例为例,70例患者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8.48±2.26)岁,患病最短时间1年,最长患者患病2年,平均患病时间(1.23±0.25)年。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知情研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开展。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年龄>40岁;存在血尿,排尿困难,以及疼痛症状;同意临床观察;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合并其他肿瘤以及癌症;参与其他医学项目研究;严重脏器损伤;传染性疾病;依从性不高。

1.2方法

经直肠超声检查:在检查过程前需要叮嘱患者多饮水,并且进行憋尿,这样做可以保证患者在进行检查过程中膀胱充盈。检查过程中叮嘱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在超声检查设备(G E Voluson 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套上安全套, 进行肛门消毒,将探头置入患者直肠内部,缓慢置入直至检查设备显示已经到膀胱底部为止,在扫描过程中先进行纵向扫描,而后在为患者进行横向扫描,检查患者前列腺大小,形状,结构,结节,包膜情况,同时利用数据显示对患者前列腺长度,宽度,厚度情况计算进而进行疾病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为患者检查前需要为患者进行空腹静脉血采集,采集时间为清晨最佳,血液采集量5ml,对血液样本进行抗凝处理,而后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1500r/s,离心时间5min,获得患者血清标本后,使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对其特异性抗原含量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正常值<4.0ng/ ml,如果检查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超过该数据,说明患者存在前列腺病症。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效能。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2.0。计量资料(622aaa4070dfa_html_b52adab07d1d359c.gif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体现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诊断

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77.14%(54/7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65.48±20.48)ng/ ml,非前列腺癌22.86%(16/7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16.39±5.40)ng/ ml(t=15.825,P<0.05)。

2.2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效能

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数据77.14%,98.15%,93.75%,98.15%,97.14%高于单一经直肠超声诊断数据71.43%,81.48%,62.50%,88.00%,77.14%,除阳性检出率外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诊断数据

经直肠超声检查

金标准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44

6

50

阴性

10

10

20

合计

54

16

70

表2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诊断数据

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金标准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53

1

54

阴性

1

15

16

合计

54

16

70

表3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比较

组别

阳性检出率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诊断符合率

经直肠超声检查

71.43%

81.48%

62.50%

88.00%

77.14%

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77.14%

98.15%

93.75%

98.15%

97.14%

χ2

0.598

8.199

4.571

4.259

12.495

P值

0.439

0.004

0.033

0.039

0.000

3结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前列腺癌我国近10年内发病趋势逐渐增长,且疾病发生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年龄增长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之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正确增加了疾病发生风险。加强疾病诊断研究,实现患者疾病早点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3]。临床中用于最终疾病诊断为病理诊断诊,尽管这种诊断方式诊断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成本高,操作复杂存在入侵需求因此不宜被广泛使用临床疾病诊断中[4]

经直肠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创等特点被广泛使用疾病诊断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组织分泌物质,具有较高组织器官特异性,近年来同样被逐渐应用前列腺癌诊断中。将两种诊断方式进行联合,可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5]。分析此次诊断研究结果,发现实施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一使用经直肠超声检查,且比较前列腺癌以及非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数据同样差异显著。

文章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分别对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查进行研究,发现联合诊断效能更理想。且诊断数据更加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前列腺癌疾病诊断过程中实施经直肠超声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可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利于患者疾病预后,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金,罗乐,郑红.经直肠超声联合血清PSA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03):277-280.

  2. 王晓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9):156-157.

  3. 陈大卫,陈清标,胡建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癌症进展,2020,18(02):192-194.

  4. 邵巧英,卢斌,徐琛.经直肠实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性科学,2020,29(11):1-4.

  5. 梁晓秋,曹凌玲,陈溢旭.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0,17(02):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