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

袁芳

武警四川省总队 医院 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抽选本院所接收的乳腺肿瘤患者共63例,先予以患者常规超声诊断,完成后则再次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方式实施诊断,以患者的病理检查作为对照标准,对二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实施客观对比。结果:常规超声诊出患者恶性肿瘤16例(64.0%),良性肿瘤32例(84.2%),准确诊出48例,其准确率为76.2%。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则诊出恶性肿瘤23例(92.0%),良性肿瘤37例(97.4%),准确诊出60例,准确率为95.2%,P<0.05。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症诊断应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行诊断,能够帮助减少病症诊断中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情况的几率,强化患者病症诊断的真实性,为肿瘤性质的判定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乳腺癌;诊断价值


作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直接致病原因目前医学界并无明确论述。早期的主要病症表现为患者乳头出现异常的液体溢出、存在肿块以及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呈肿大趋势等[1]。出现症状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的肿瘤内科或者是乳腺外科等科室接受正确科学的检查以及病症诊断以及对症的手术治疗,避免病症情况持续恶化。为提升患者病症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或者是漏诊等危险情况,帮助患者缩短治疗时间,我院特选取乳腺肿瘤患者共63例,进行差异性诊断实验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近两年所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共63例,患者年龄跨度为20-66岁,均龄为(39.38±8.2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差异性诊断实验研究。将63例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按照规定流程对所有被选取为研究对象的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就诊指导后,对所有患者应用常规超声进行检查,具体内容为:①本次检查使用E9 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要求患者仰卧或者是侧卧与检查台上,双臂上举,方便医师对患者的腋窝、乳房以及周边部位进行严密检查[2]。将探头调设为正常检查频率后,以患者乳头为检查中心,对患者的乳房、腋窝及周边等区域实施全面扫查,对患者的病灶实施仔细的探测,须对患者病灶的具体位置、肿瘤性状、血流信号、边缘状况以及患者的淋巴结情况等进行标志与记录。②常规超声检查完成后,将检查设备调整为弹性成像模式,使探头与患者病灶位置的皮肤呈垂直状态,轻压患者病灶位置的乳腺肿块区域,对患者的乳腺肿块图像进行精确测量。所有患者的检查完成后,须由2名职业素养较高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其成像进行系统性分析[3]

1.3诊断指标

常规超声: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疑似、恶性三类,将疑似结果类属为恶性。其中良性标准为患者病灶为边缘清晰平滑的规则形状,不存在钙化情况。恶性标准为患者病灶呈边缘毛状的不规则形状,病灶周围回声高、后方则减弱,纵横比大于1,存在钙化情况。疑似标准则为存在少量符合恶性标准的特征或者是良性特征不明显,病灶性质的判定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将其类属于恶性。

超声弹性成像:五分法,即1-3分者类属于良性,4、5分者则类属于恶性。患者病灶彻底变性且病灶及周围其他组织为绿色者,1分;患者病灶出现大幅度变形且图像中蓝绿两色相接或相交者,2分;患者病灶变形幅度较小,蓝色区域面积较大但仍存在绿色区域者,3分;患者病灶不存在变形情况且病灶为蓝色,周边组织仍存在绿色区域者,4分;患者病灶及周边组织不存在任何变形情况,且图像中不存在绿色区域者,5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处理,X²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差异性诊断实验的所有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38例(60.3%)良性,25例(39.7%)恶性,根据实验研究数据可知,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方式准确诊出60例,准确率为95.2%,优于常规超声方式准确诊出48例,准确率为76.2%,P<0.05,具体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两组患者病症类型具体诊断状况对比

组别

N

良性(n=38,%)

恶性(n=25,%)

准确率(n=63,%)

常规超声

63

32(84.2)

16(64.0)

48(76.2)

联合检查

63

37(97.4)

23(92.0)

60(95.2)

注:与常规超声相比较,P<0.05。

3.结论

乳腺癌病症情况凶险,且越早发现其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初期的病症表现并不典型,多为乳头异常溢液以及患者的乳房以及相近部位出现肿块等,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病症早期不易察觉[4]。乳腺癌后期能够对人体内部各个器官以及组织正常功能的运作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在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患者应当及早到就近正规医院的肿瘤外科、乳腺内科或者是乳腺外科进行相应的病症检查与诊断。由于该病症的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因此男性群体常常容易忽视这一病症,使得部分男性患者即使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却未及时就医,最终导致病症情况持续不断的恶化发展,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5]。由于各诊断设备的检查原理不同,因此其具有不同方面的检查局限性,导致使用单一的检查方式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等危险情况,使用多方式联合检查能够最大限速的规避其单一局限性,提升准确度。根据本次差异性诊断实验的研究数据可知,对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症诊断应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行诊断,能够帮助减少病症诊断中出现误诊或者是漏诊情况的几率,强化患者病症诊断的真实性,为肿瘤性质的判定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琦,蔡班胜.超声弹性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7):60-61.
[2]李悦.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6):155-156.
[3]相泓冰,曹丽,门永忠.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增强造影的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07):1182-1185.
[4]林拓,苏龙彪,董军健.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4):47-48.
[5]杜鑫荣.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2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