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陶小华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400054


【摘要】目的:观察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超声医学科实习学生22例(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随机分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观察组(11例)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11例),观察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考核成绩高,学生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广泛认可,值得借鉴。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超声医学科;教学;效果


在医学影像专业中,超声医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其综合性较强,包含解剖学、电子学、医学工程学等,也成为了疾病诊断中的一种常规检查方式[1]。近年来,医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且医疗形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进而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如单一、被动等,进而影响教学效果[2]。近年来,多元化教学模式引起了人们关注,其具有现代意识,主要目的为提高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本研究选取超声医学科实习学生22例,观察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选取超声医学科实习学生2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例。对照组男7例,女4例,年龄22至24(23.17±0.76)岁,观察组男6例,女5例,年龄22至24(23.10±0.73)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超声医学科知识进行讲解,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观察组:①多媒体教学:教学期间,可通过直观的文字、图形、画面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所授内容。超声医学基本原理难以理解,其具体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存在枯燥的情况,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②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期间先设计问题,如房间隔缺损中临床听诊为舒张期杂音还是收缩期杂音?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其得出结论并进行回答,然后教师最后进行分析总结,在此期间,需引导学生对心脏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回顾,然后再深究原因,学生理解相关问题后再进行二维及多普勒声像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及接受。③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为选择代表性案例进行讲解及分析,具体教学期间,需要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病例,要求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如一例由于右上腹疼痛、皮肤发黄就诊的患者,超声检查时存在明显异常,因此,需要学生前期进行学习与讨论,然后课后给出结论。

1.3观察指标

考核成绩:理论、实践各100分,评分越高越好;学生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622aeb6d6bb80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622aeb6d6bb80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考核成绩对比(分)

组别

理论

实践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11)

84.28±2.84

90.63±3.74

81.74±2.37

89.18±2.38

观察组(n=11)

84.84±2.84

96.73±3.15

81.39±2.59

94.27±2.40

t

0.4624

4.1374

0.3306

4.9945

P

0.6488

0.0005

0.7443

0.0001

2.2学生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学生满意度对比(分)

组别

满意度评分

对照组(n=11)

92.28±2.38

观察组(n=11)

95.11±2.84

t

2.5330

P

0.0198

3讨论

超声医学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查,主要对人体组织的形态结构、物理特征、病理状态等进行诊断,主要根据超声波特性及人体组织对超声反射不同的原理形成图像,进而了解祥光情况[3]。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超声基本知识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为各器官和病理状态下超声表现,并且对于学生而言,教学过程中鉴别诊断也是必须要了解的部分[4]。因此,必须对超声医学科教学引起重视,根据超声医学科特点将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应用于教学中。

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以往常进行传统教学,其主体为教师、教材及课堂,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常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学的少等问题,而且学习期间学生大多为被动接受知识,无法独立自主的学习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应变及实践能力[5]。针对以上不足,在学生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经多媒体教学,能使枯燥、难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更加直观的了解超声医学科知识。经案例教学法,能进一步明确疾病超声检查影像学特点,使学生掌握常见病的特点。采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开展教学,能使患者在面对具体临床问题时做到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既能灵活的学习知识,还能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多元化教学期间,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以及对知识的探索,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取及整合知识的能力得以提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有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拓展。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进行系统的预习及复习,而且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可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所以,多元化教学模式用于超声医学科教学中,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得到了学生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刘丽云,穆玉明.探讨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8):1102-1104.

[2]陈昭蓓,李业钊,张霞,等.多元化教学在超声科规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4):102-105.

[3]常莹,杨敬春,王萍,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中的教学应用[J].中国病案,2020,21(4):86-88.

[4]何颖,陈明亮.超声医学数字化教学平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7):63-66.

[5]陈兆聪,曹君妍,黄冬梅,等.自制模拟教具结合翻转课堂在超声引导注射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6):4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