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环境社会学的文献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日本环境社会学的文献综述

蔡鑫垒

浙江师范大学 金华 321000

摘要:日本经济增长的光环背后,留下了工业公害的负面遗产,受害赔偿过程漫长曲折;进入高度消费社会以后,城市生活环境问题凸显。日本本环境社会学者立足于对本国公害型与生活学型坏境问题的研究,构建了“受害结构论”“生活环境主义论”“受益圈与受害圈断裂论”“社会两难论”四种本土化研究模式,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 日本



  1. 受害结构论


从受害论的视角研究公害环境问题时,其关注的问题是,环境破坏和环境恶化到底对居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痛苦和损害。不过,社会学研究受害者时,并不把受害者作为医学上认定的单纯的受害人体来看待,而是把它作为归属于家庭、工作单位等社会群体和社区的、被人际关系的网络所包围的、作为劳动和消费的主体来把握。日本环境社会学创始人饭岛伸子便是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饭岛伸子把受害分为生命受害、健康受害、生活水平受害、人际关系受害、生活设计受害、文化娱乐受害、自然资源受害、空间和时间上的受害以及精神受害等九种类型。

从饭岛伸子对健康受害的受害结构进行分析的经典图示可以看出,由于身体发生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导致家庭关系恶化和家庭经济受影响,由此健康受害转变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下降的生活受害。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身体障碍,被社会疏远和不理解,导致精神受害和人际关系疏淡。从受害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来看,受害者在家庭内扮演的角色越重要越容易使健康受害向生活受害发展;受害者所属的阶层越低其工作场所越容易出现健康受害。从致害要素来看,发生源企业不负责任的推脱、行政司法机构的管制不力、媒体的负面报道、学者的不利发言、受害者之外的居民及其群体的疏远或歧视等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个体的健康受害向家庭的生活受害发展。


  1. 生活环境主义论


对政府或企业制定的地域开发计划谁最有发言权?1984年鸟越皓之、嘉田由纪子在《水与人的环境史——琵琶报告书》(御茶水书房)提出了生活环境主义论,指出只有生活在当地的居民最有发言权,地域开发必须顺应当地的生活结构。“生活环境主义”是通过尊重、挖掘并激活“当地的生活”中的智慧,把环境交还给当地居民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方法。生活环境主义的基本立场是生活而不是生存,主张从生活的角度“安抚”自然,自然只有为生活所用,丰富人们的生活,才能得到可持续的改善和维系。其研究模式由所有论、组织论、意识论3个层次构成,从中分别提炼出“共同占有权”、“说法”、“生活常识”3个分析概念。

第一层次是所有论。日本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土地使用规则,较之土地的所有权,人们更加重视土地的使用权。生活环境主义模式融合了日本社区内传承的对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理解,从中提炼出“共同占有权”这一概念,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制定适合该地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政策。第二层次是组织论。主要关注居民依据意见分歧而分化的组织结构。在解决环境问题时,需要通过考察各派别的理论和各派别构成人员的社会属性,明确居民的意见和组织的特性。第三层次是意识论。它主要是对生活意识的分析。社会中的个人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生活意识,作为个人行为判断基准的生活意识又可以细分为个人的经验知识、生活组织内部的生活常识、生活组织外的通俗道德即国家创立的社会道德3个层面。


  1. 受益圈与受害圈断裂论


“受益圈与受苦圈断裂论”主要是分析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公共性”概念对受益者与受害者的不同意义,以及应如何建立平等型而非剥夺型的共同性。1985年,法政大学教授船桥晴俊、东北大学教授长谷川公一出版了《新干线公害——高速文明的社会问题》(有斐阁)一书,以受益群体与受害群体的博弈为轴线,对新干线问题最严重的名古屋市沿线环境公害问题展开社会学分析。研究发现,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造成“受益圈”与“受苦圈”相互分离,受益者与受苦者分属于不同的利害空间。试想,如果在“公共性”的名义下,一部分人所享受的便利性竟建立在对他人正当权利剥夺的基础上,公共基础设施也就失去了“公共性”的原本意义,反而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当公害环境问题发生时会出现两种相关人群。一种是从中受益的人群或组织,另一种是由此受害的人群。前者被称为受益圈,后者被称为受害圈。受益圈受害圈理论不仅要分析哪些是受益圈的人群或组织,哪些是受害圈的人群,以及这些人群或组织的社会背景和阶层结构,而且还要分析受益圈与受害圈的关系形态,即分析它们究竟是“分离型”的,还是“重叠型”的。该理论不仅广泛用于当前各种环境问题的研究,而且其核心概念———受益圈与受害圈也成为后来形成的理论如环境控制系统论、社会两难论的主要概念工具。

  1. 社会两难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率迅速上升,流动人口向东京—横滨城市圈、大阪—神户城市圈和名古屋城市圈高度集中;生活垃圾、旧家电和报废汽车造成的生活环境成为主要环境问题。海野道郎构建了“社会两难论”,对于分析居民的环境观念以及如何建立理性行为导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社会两难论”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日常生活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与结构,特别适用于对城市日常生活环境问题分析。“两难”指个体合理性与集体合理性之间的不一致现象,个人越是按照对自己合理的方式行动,其结果对整个社会就越不合理。

以生活垃圾为例,社区居民既是垃圾污染的生产者,又是生活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在寻求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特殊机制时,必须考虑这一特性。垃圾生产者同时又是垃圾受害者的特性恰恰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当把生活垃圾分类活动限定在例如“社区”那样边界特定的空间时,受益者和受害者的范围非常明确,主体之间具有共同利益,易于生成改变现状的动力机制。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使之内化于居民的行为之中,将对社区居民的社会行为发挥约束作用。其中,培育危机意识、成本意识、规范意识,培养理性的行为者,是解决此类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国庆.日本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2015(5):12-132.

[2]李国庆.透视日本环境社会学[J].环境保护,2011(14):69-71.

[3]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J].学海,2010(2):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