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郑泓

广西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 广西 来宾 546128

摘要:在信息化、网络连接技术的助推作用下,经济逐步迈入智能化、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辅助与融合机械设备,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电气自动化大幅推广的形势下,有必要提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水平与可靠性。基于此,本文结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相关因素,最后针对如何提高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引言

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厂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特别是自动化控制设备,其可靠性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各界都十分关注这类设备的安全性。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有序运行,能够为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也给工厂生产创造更多的效益。不过,从当下的情形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整体上的可靠性相对偏低,有待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做出调整与创新。

1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意义

产品的质量,反映在多个不同的方面,如:性能、安全性、可靠性还有性价比。在这几个提到的指标中,可靠性成为产品质量中真正的主导。特别是电气产品,当它有较高的可靠性时,在投入生产运行中也就不易出现故障。后期的修缮、保养成本也可以有较多的节省。由此可见,可靠性不仅是产品质量的关键点,同时还是产品质量的衡量指标。除上述外,增加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自身的可靠性,某种意义上也会赢取顾客的信任。那些可靠性较高的产品,方可在激烈白热化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正因为此,提升设备可靠性对培育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裨益。

2 影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2.1 设备元器件不合格

经济在持续进步中,自动化技术陆续被推广开来。相应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行业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不少厂家着手开始生产自动化控制设备相关的元器件。然而,鉴于生产制度和流程标准并不十分严格,有些技术水平偏低,小型的厂家生产出来的设备元器件也推向整个市场。凭借低价的优势,吸引不少商家前来选购。如此,给市场带来诸多不利,设备元器件也失去了质量保障。一旦元器件存在质量隐患或不满足生产标准,则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也很难进入正常运行。严重时,还将带来人员方面的伤亡,损失惨重。

2.2 人员操作不规范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潜在的某些故障,除元器件质量不达标还有自然因素引起外,有时可能会因为操作人员未掌握娴熟的技术规范。在设备控制中,尽管我们已经用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但还是需要技术人员的现场操作。为此,对这类人员的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相关人员在操作时并不清楚设备的构造和基本性能,则可能由于技术不当甚至失误,损坏整个设备。另外,设备在后期也要加强维护和保养。倘若该项操作不到位或是不规范,同样也会降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本身的可靠性。

2.3 工作环境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而言,由于行业不同,其工作环境也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应当考虑电气自动化设备是否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机械作用、电磁干扰包括环境污染等,均可能会影响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1)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温度,该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给设备留下不利的影响,降低自动化控制设备本身的性能,侵蚀它的结构,削弱设备在操作中的灵活性能。严重时,电气自动化设备还会彻底地陷入异常。 2)设备运行中,电磁干扰因素也是人的肉眼没有办法看见的。使用中,存在不少电磁波,极易扩大噪音,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3)机械作用。由于自动化设备在实践运行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机械作用力,如机器振动、冲击。该类机械承受的冲击力,也会影响设备元器件自身的性能。机器之间的摩擦,有时会令设备元器件被挤压甚至变形,降低自动化控制设备整体的工作能力。这就说明,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最终的可靠性。所以,需要想办法降低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升策略

3.1 保证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合理化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同样也会影响自动化控制设备自身的质量。为了提升可靠性,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选购时,应当考虑电路的使用途径、环境,确保选择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对技术、质量方面的需求。同时,需要对电子元器件做出科学的防护与维修,延长设备元器件原本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除前述提及的策略外,我们还应当对设备进行信号分析与比较,按标准确定适当的参数、性能,选择质量最优、性价最高的电子元器件。在设计阶段,研发人员最好是根据控制设备原本的特点进行设计,调节参数,推出科学的设计方案,为控制设备提供安全的应用环境。

3.2 提升操作设备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整体的可靠性,我们还需对设备潜在的某些内部故障进行逐一排除,为设备运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环境。另外,要组织操作人员参加专业的技能训练,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正式运行中,最大的参与者在于现场的每位操作人员。因此,对这类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素质要求都比较严格,同时还会影响设备可靠性。企业应当督促操作人员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态度,做好技术培训,减少运行期间的人员操作失误。

3.3 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气候防护措施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操作时,要注意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两个因素能够影响设备的运行状态,造成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破坏。当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较低时,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设备上很容易附着空气中水分凝结而成的水露,这给控制设备内部的仪器以及零部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状态下的设备受到腐蚀和侵蚀。严重时,还可能损坏控制设备外表上粘附的绝缘保护膜,降低控制设备自身的安全、绝缘性能,给设备今后的运行埋下不小的安全隐患。正因为此,为了尽量减小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阶段中遭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企业需要采取科学得当的措施,对控制设备做好气候防护,运用灌封、密封或是浸渍等多种途径,将自动化控制设备成功地和外界因素进行隔离,减少接触,提高运行水平和可靠性。

3.4做好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排除工作

第一,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看、听、闻、摸的方式仔细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温度过热、声响过大、气味烧焦等问题,找出直观和简单的设备故障。如果设备故障很难通过简单的方法找出,检查人员需要综合地了解与查验控制设备的基本结构,排除其中的隐患和故障。第二,检查人员应当仔细检查电动设置和主电路,检查控制设备的熔断路器以及触头的运行情况。检查人员应当对线路的连锁节点、自锁触点和电磁线图进行逐一仔细的检查,结合主电路与控制电流之间的联系进行排查。第三,在已经明确的确定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之后,设备分析人员应当积极分析设备故障原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有效果的检修措施,及时排除控制设备故障。第四,最不可忽视的是要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检测,真正的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积极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能够确保设备质量和效率。作为企业,需要高度关注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采取科学的策略来提升各类器械的质量和性能,使电气自动化设备达到更为理想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磊,薛双苓.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科技快播,2011.

[2]张群英.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研究[J].煤炭技术,2012.

[3]刘跃峰,陈旭生.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J].中华名居,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