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抚育措施对桉树成熟林生长的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3

不同抚育措施对桉树成熟林生长的影

颜斌

身份证: 45011119660715****

摘要:不同抚育措施会对桉树人工林生长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证实正常抚育管理的桉树变动系数小、林木分化小,2019年底平均树高为265cm,2020年底平均树高为630cm,并且平均胸径也由于推迟抚育管理和未抚育管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抚育管理措施满足桉树强阳性特征,并且在生长旺盛期开展抚育作业,保证光照、养分补充等,可以有效提升桉树生长能力。

关键词:抚育措施桉树成熟林生长影响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共有945种,不同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当前一百多个国家引进桉树并栽培。该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整体来讲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周期短等特点。桉树喜阳,木材可用于造纸、纤维板、胶合板、家具、食用菌,并且桉树种植成为了南方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在广西国有林场中桉树种植面积较广,其中需要做好抚育管理措施,尤其是加强幼树的抚育管理,这将直接影响林木效益。

1、试验地概况

在广西某林场进行桉树幼林种植,选择立地条件相同地块,并且苗木品系相同,进行追肥管理,造林时间选取2019年4月,满足以上条件后作为标准地。

2、试验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采取了3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取常规的技术进行抚育(A);第二种是在常规的种植技术下推迟一个月抚育管理(B),第三种是不采取抚育管理为对照(CK),设定每处的处理面积为400平方米[1]

2.1抚育措施设计

其一,除草。根据常规速生丰产桉树林的营林技术要求,在造林之后一个月内(4-5月)彻底清除杂草,在当年7-8月第二次进行产草处理,主要的除草措施包括物理清除与化学清除,其中物理清除就是利用人工或者机械除草,化学除草就是利用喷洒药剂的方法,操作更加便捷,还需要结合杂草生长情况除草挖灌;其二,施肥。如果春季3-5月造林需要在造林之后一个月,也就是桉树长到1米时在下雨之后追肥,首次施肥每珠追肥250g,造林第二年的4-5月在幼树中间位置开挖沟渠,每株施肥500克,把氯化钾、尿素等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和平整处理;其三,病虫害防治。在试验过程中还开展了病虫害防治工作,其中针对青枯病、落叶病以及金龟子、白蚁、蟋蟀进行了防治,其中针对金龟子使用2-2.5公斤敌百虫,防治白蚁使用敌百虫600倍液与乐果1000倍液,然后喷洒坚持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对苗圃苗木加强检疫,由此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此外,在造林过程中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发现病株之后连根清除之后对土壤撒施石灰,由此切断病源[2]

2.2调查及分析方法

利用每木检尺法测定桉树的高度、胸径等生长因子,之后比较平均树高以及胸径,第一次测定和第二次测定时间分别为2019年12月和2020年12月。

3、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抚育模式下的桉树生长情况,详情见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2019不同抚育模式下的桉树树高情况

处理指标

测定值(厘米)

标准差

变动系数(%)

成活率(%)

A

265

37.1

14.0

96

B

220

55.6

25.3

93

CK

128

61.2

47.8

89


表二:2020年不同抚育模式下的桉树树高情况

处理指标

测定值(厘米)

标准差

变动系数(%)

A

630

41.1

6.5

B

525

64.5

12.3

CK

315

75.4

23.9


表三:2020年不同抚育模式下的桉树胸径情况

处理指标

测定值(厘米)

标准差

变动系数(%)

保存率

A

5.5

0.37

6.7

95

B

4.3

0.57

13.3

92

CK

2.5

0.62

24.8

85


3.1不同抚育措施对桉树胸径生长的影响

在2020年12月进行测定后发现,采取第一种处理方法(A)平均高度达到630厘米,胸径为5.5厘米;采取第二种处理方法(B);采取第三种处理方法(CK)平均高度为315厘米,胸径为2.5厘米,表明主干弱小。对第二种处理方法(B)、第三种处理方法(CK)的树高与胸径的变动系数研究后发现,2019年和2020年树高从12.3%变为13.3%、胸径从23.9%变为24.8%,相比第一种处理方法(A)植株之间的分化更小。这也说明了需要及时对强阳性的桉树抚育,如果抚育时间延后错过桉树的生长高峰期,不利于养分的吸收,并且对幼树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此外,未经抚育的桉树受到灌木丛遮挡,会影响光照与养分吸收,导致主干弱小,生长能力差,并且林分差异较大[3]

3.2不同抚育措施对桉树树高生长的影响

在2019年12月末进行数据的测定发现,第一种处理方法(A)下的幼树高度为265厘米,第二种处理方法(B)下高度为220厘米,第三种处理方法(CK)高度只有128厘米。通过分析标准差与变动系数,三种处理方法分别为14.0%、25.3%、47.8%,所以说第三种方法(CK)变动系数最小。通过对成活率的对比也可以发现第一种处理方法(A)96%要高于第三种处理方法(CK)89%,结果代表了推迟抚育时间以及没有采取抚育措施的幼树存在树高与胸径的明显分化,并且技及时抚育的幼树植株之间分化较小。

3.3不同抚育措施对林分蓄积量变化的影响

采取抚育措施后,桉树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显著影响了林分蓄积量。有研究表明,对于利用优势木高和林木密度构建的林分蓄积量估计模型可以更加精确的分析林分蓄积量变化,并且优势木高测量的工作量更小[4]

3.4不同抚育措施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每立方米成本115元计,当前的市场价格为每立方米成本430元,在3年生的条件下,采取抚育措施可以带来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在造林当年5-6月抚育追肥并且到年底比正常的抚育管理效果更好,其中平均树高达到265厘米,成活率达到96%。此外,通过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对比发现,林木变动系数为14.0%,推迟抚育管理的变动系数25.3%,而未进行抚育管理的变动系数为47.8%。

结果证实了正常抚育管理的桉树植株之间分化小,并且林分较为整齐。而推迟抚育以及未进行抚育管理的桉树不论是高度还是胸径都比正常抚育的桉树差,主要影响因素是树冠的遮挡而导致采光不足。同时,幼树的高度与胸径和正常抚育下的桉树之间也存在变动系数大、植株之间分化大、林相与长势差异大等表现。在追肥处理后,也会由于抚育时间不同、不采取抚育措施导致树高和胸径存在差异。相比之下,及时采取抚育措施的桉树植株之间分化小,并且林木的成活率高、植株个体高、胸径大[5]

4.2讨论

桉树是一种喜阳的树种,在满足光照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生长,同时需要对桉树的幼林与成林加强抚育,其中主要的工作包括除草、施肥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本文对不同抚育措施下的桉树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证实采取抚育措施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张沛健,徐建民,卢万鸿.基于生长过程的海南桉树纸浆林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1,41(5):82-92.

[2]韦仲文.桉树幼林抚育管理的意义及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20,22(13):176-177.

[3]李奕坤.桉树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解决对策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12(6):52-53.

[4]廖仁财,余国富.国有林场桉树追肥抚育的重要性及管理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4):72-73.

[5]许晓东,莫晓勇,邓海燕.桉树人工林抚育间伐优化模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3):34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