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浅谈互联网个人 信息 安全

靳凯宁 季东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 唐山 063210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数据化信息社会,信息的录入与传播在互联网中不断扩散。互联网作为当前社会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其互联网的安全性就是互联网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而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年11月1号起就已经开始施行,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所以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势在必行。

关键词:互联网 数据化 体系完善


正文:

近年来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依托于科技的发展,5G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给不法分子窃取个人信息提供了渠道。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说,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既是机遇,但是与此同时又充满了挑战。一方面,它们加快了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建设,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其中最为严重的则是影响了我们的个人安全,尤其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所以现在解决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

1.网民的安全意识较弱

现如今是大数据的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不用“面对面聊天“,以微信、QQ、抖音、快手这样类似的应用程序来说,很多的网民都用朋友圈、空间以及微博、抖音这些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过在分享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暴露我们的个人隐私,例如在分享照片时,暴露了自己的所在位置或者其他的和自己有关的身份信息。而且还有很多网民在浏览网站时,不重视自己的隐私,直接扫描网站上面的二维码来注册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些行为都会影响我们的个人安全,特别是隐私安全。

2.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在现在这个阶段,许多的企业和厂商在用户注册账号时,都会要求用户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等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几乎都保存在互联网服务器中,其管理者则可以利用职务便利,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取得非法收入。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意用户个人信息的保密,从而随意兜售用户的个人信息,这种违法行为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小的危害。

3.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尚未完善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预见了信息化数据可能会造成的各种安全隐患。同时多位专家也曾表示“虽然我国有了几部法律用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列如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但是总体上来说,这几部法律法规过于分散,呈现出了分散立法的局面。

4.网络“黑客”的存在

黑客,是指热衷于计算机技术的电脑高手,特别是程序员。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上又出现了骇客,同时他们还分划为不同等级。目前黑客攻击都有目的性,他们对应用程序十分了解,善于通过相关手段寻找使用者的密码,利用系统的漏洞来窃取我们的个人信息。

二、解决方法

网络个人信息安全泄露逐渐成为常态,在这样情况下,如何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加强全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我们在使用相关软件时,使用要求是需要事先填写一些个人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此外软件可能存在漏洞,有很大的可能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所以要有效的去保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从网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开始。帮助全民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个人要尽可能的防止无意识的个人信息泄露,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开展各种宣讲工作,通过各种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例分析让人们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性,加强人们的警惕性。另一方面要线上线下开展教育工作,增加网民的网络安全知识,进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建议网民安装相关病毒防护软件,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建设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网络网站和软件的发展,由于各个网站和软件的开发技术和水平不同,导致网站和软件可能会存在科学技术上的漏洞,可能会遭到黑客等不法分子的攻击,通过入侵后台的数据库来获得一些用户个人信息,侵犯了用户的信息隐私权。所以要利用技术手段去保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来构筑网络安全屏障。不断完善技术,加强网络安全信息保护体系建设,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阻止不法分子的系统攻击。

3.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体系

保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要依靠法律的力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目前我国有关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正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中,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正式施行。其在第四章以专章的形式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了系统规定。对于个人信息安全而言,《网络安全法》中在网络信息安全专章中对于网络运营商的规制,对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十分重要。

三、结论

在信息数据化的时代,维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对我们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随着个人信息数据价值的提升,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会越来越重要。而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多种不良因素影响着个人信息的保护,例如各种网站和软件的安全漏洞可能会一直客观存在,网络信息交流途径的多样性等。保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国家、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李冲.数字时代下,谁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J].华东科技,2021(08):14-15.

[2]苏楠,李娜.论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0):54-56.DOI:10.14004/j.cnki.ckt.2021.1967.

[3]罗力. 新兴信息技术背景下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智库论策, 2020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