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599系列产品自动刮胶工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2

J599系列产品自动刮胶工艺研究

周洲 , 张强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9

摘 要:本文介绍了人工丝网刮胶工艺,从刮胶角度、刮胶压力和刮胶速度分析了手动丝网刮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丝网自动刮胶工艺。

关键词:丝网刮胶;J599产品;绝缘耐压

0引言

电连接器是一种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的功能元件,它使用方便、连接可靠,是电气设备不可或缺的元器件,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1],J599系列产品具有高可靠、耐环境、体积小等特点,是非常理想的航天电连接器[2],本文主要介绍J599系列产品丝网刮胶工艺,提出一种新的丝网自动刮胶工艺。

1 产品结构

1.1 J599基座合件结构

本文以孔基座合件为列进行说明,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基座、下基座、撑簧圈、封线体构成,各个零件通过丝网刮胶进行粘接固定,粘接时主要通过丝网刮胶的方式将胶液涂覆在基座粘接表面。

623ae6143a9fe_html_8e8fdbe97544844c.gif

图1 基座合件结构基座

2人工丝网刮胶工艺现状

2.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固定丝网→固定基座→调整间距→蘸取胶液→丝网刮胶→清洁处理。

2.2刮胶参数

丝网刮胶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丝网刮胶参数

丝网种类

丝网与涂胶面间距

刮胶板与丝网角度

刮胶压力

刮胶速度

300目丝网

2~3mm

45°~70°

人员控制,无法保证刮胶过程中受力均匀,不同人用力不同

人员控制,无法保证匀速刮胶

2.3刮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刮胶时刮胶板角度、压力和速度是影响刮胶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工刮胶无法实现刮胶板角度、压力和速度一致性,因此,人工丝网刮胶过程中,一直存在刮胶不均匀、刮胶量无法量化控制的问题,时常出现刮胶面多胶或缺胶缺胶时现象。

3 自动刮胶工艺研究

3.1自动刮胶可行性分析

根据2.3中分析,影响丝网刮胶的主要因素有刮胶板压力、刮涂速度、刮胶板角度,因此可以使用机械手模拟人工丝网刮胶过程,通过机械手对刮胶压力、刮胶速度、刮胶角度等参数进行定量控制,从而来解决因为刮胶压力过大、刮胶压力过小、刮胶角度不一致、刮胶速度不一致等问题带来的刮胶质量问题。

3.2丝网自动刮胶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3.1中分析并结合人工丝网刮胶参数对丝网自动刮胶试验方案进行设计,分别选用丝网300、丝网200、丝网100进行刮胶试验,同时使用机械手代替人工来保证刮胶压力和速度以及角度保持一致,具体试验方案如见表2。

表2 丝网自动刮胶参数设计

方案

丝网目数

丝网与涂胶面间距

刮胶板与丝网角度

刮胶压力

刮胶速度

样品数

1

300

2~3mm

45°~70°

刮板下压丝网与刮胶面齐平,压力保持

机械手控制,保持速度一致

10只

2

200

2~3mm

45°~70°

刮板下压丝网与刮胶面齐平,压力保持

机械手控制,保持速度一致

10只

3

100

2~3mm

45°~70°

刮板下压丝网与刮胶面齐平,压力保持

机械手控制,保持速度一致

10只

3.3半自动机械手刮胶设备制作

根据3.1的理论分析和3.2试验方案设计,制作了半自动的工装机械手来模拟人工刮胶的动作,如图3所示,半自动工装采用刚性结构,主要由机械手、丝网、丝网夹持定位夹具、基座定位夹具几部分构成,该工装可以模拟人工进行刮胶,通过控制机械手的高度来控制刮胶压力、通过电机控制刮胶速度,刮胶角度保持一定。

623ae6143a9fe_html_f4bcf89088f63843.png623ae6143a9fe_html_6ff22cbb1359d9a6.jpg

图3 半自动工装示意图

3.4试验验证

3.4.1第一次试验

按照表2中的试验方案进行3组试验,全部采用机械手夹持刮胶板来模拟人工刮胶过程,刮胶过程中,机械手稳定,刮胶板的压力、刮胶速度和刮胶角度保持一致,试验效果如表3所示。

表3 第一次丝网自动刮胶效果

方案

刮胶效果

刮胶图示

1

10只产品缺胶,刮胶不均匀,部分刮胶面上无胶液

623ae6143a9fe_html_b824211493ba43a7.jpg623ae6143a9fe_html_319395e6e0b929d1.jpg

2

基座表面胶液分别均匀,部分产品有缺胶现象,胶量适当

623ae6143a9fe_html_80020f93004b8c88.jpg623ae6143a9fe_html_5f29000876a4fcc7.jpg

3

基座上胶液过多,胶液流进基座孔内,将基座孔堵住

623ae6143a9fe_html_d47af8524bae8676.jpg

通过对3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方案1和方案3刮胶效果不好,出现缺胶和多胶的情况,方案2的刮胶效果较好但是还未达到理想状况。

经过分析,出现缺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基座平面度不好,而且机械手是刚性结构,导致刮胶不均匀;二是刮胶板是硬刮胶板,对平度度不好的基座不能完全刮到,导致基座部分地方出现缺胶情况。

3.4.2第二次试验

根据第一次试验结果,对机械手进行了改进,由原来的刚性结构改进成浮动机械手,更好的模拟人的手臂刮胶的动作,同时寻找了硬度更小的刮胶板;

选择第一次试验效果较好的2方案进行第二次试验,第二次试验采用改进后的机械手和刮胶板,经过验证,方案2的刮胶效果好,一次胶量适当,刮胶均匀。

3.4.3.1 实物刮胶效果

将机械手设置成表方案2参数进行实物验证,选取,3种基座合件共90只产品进行刮胶验证,刮胶情况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胶液均匀分布在基座表面,无堆积和缺胶的情况,同时在丝网上留下的刮胶面的印记很清晰,也从侧面反映刮胶效果较好。

623ae6143a9fe_html_d7a74436044d01d4.jpg623ae6143a9fe_html_acbeddd28822054f.png

图5 丝网自动刮胶效果图

3.4.3.2 模拟检查以及电性能测试

对试验的样品进行模拟检查和电性能验证,主要考核刮胶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胶液过多会将基座孔堵住,模拟困难,胶液过少产品粘接质量差,存在缝隙,容易发生耐压击穿现象。

经过验证各90只基座合件共5130只孔模拟舒畅,无堵孔现象,同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电性能测试,基座合件测试结果全部合格,无击穿现象,刮胶质量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3.5结论

根据对人工刮胶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因素,通过制作半自动机械手控制影响刮胶质量的因素来模拟人工刮胶,并经过实物验证,丝网自动刮胶对刮胶压力、刮胶速度等刮胶影响因素的控制具有可量化、一致性好的优点,同时刮胶质量满足产品要求,说明丝网自动刮胶工艺是可行的。

4 结束语

通过了解J599系列产品结构特点,分析了人工丝网刮胶工艺的特点,统计了人工丝网刮胶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品实物的情况,研究丝网自动刮胶工艺,对产品刮胶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5参考文献

[1]电连接器的简便可靠应用,吕少力,2009,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燎原分公司.

[2]航天电连接器的选用,杨奋为,2000,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