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瑞士博特熔盐法制碱工艺的生产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4
/ 4

浅析瑞士博特熔盐法制碱工艺的生产安全

刘 军

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新疆 昌吉准东开发区 831700

摘要:通过对瑞士博特熔盐法制碱工艺中各类作业行为的分析,找出潜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措,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瑞士博特熔盐法制碱;生产安全


我公司引进了三套瑞士Bertrams公司的制碱工艺,即:熔盐法制片碱工艺。这套装置于2012年正式开车运行。因为该工艺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生产过程中会出现高温烫伤、灼伤、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事故、中毒和窒息、爆炸等事故。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预防、控制和减少潜在的安全问题。

一、生产工艺简介

来自电解槽的32%碱进入Ⅰ效降膜蒸发器浓缩到38.6% 后送至Ⅱ效降膜蒸发器浓缩到50%,此浓缩过程由蒸汽提供加热。50%碱进入Ⅲ效降膜蒸发器被浓缩到62.2%,此过程所用加热源为最终浓缩器产生的二次蒸汽。Ⅲ效降膜蒸发器通过最终浓缩器的过程中,碱液由62.2%蒸发浓缩到98.3%,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用来加热Ⅲ效降膜蒸发器。该过程中的加热源为熔盐炉提供的高温熔盐,通过节流孔的限制,最终浓缩器下游熔融碱管压力骤减,产生闪蒸效应,以达到浓度99.0%,99%的高浓度熔融碱通过再分配器在片碱机内被加工成低温片碱。片碱进入包装秤成为成品。

熔盐加热由天然气燃烧系统供给,熔盐由熔盐泵送至各加热点。见图-1

图-1

Shape1Shape3Shape4

来自电解32%的液碱

NaOH

Shape2

三效蒸发器


一效蒸发器

二效蒸发器


Shape5Shape7Shape6Shape8

Shape14Shape10Shape12Shape13Shape11Shape9

降膜浓缩器


Shape15Shape16

闪蒸器


Shape22Shape21Shape20Shape18Shape19Shape17

熔盐槽

熔盐炉


Shape26Shape25Shape24Shape23

分配器


Shape31Shape29Shape28Shape32Shape30Shape27

Shape37Shape35Shape36Shape34Shape33

成品片碱

包装线

片 碱 机


Shape39Shape38


二、操作活动叙述(见表-1

表-1

序号

作业项目

危害因素潜在事件及造成的主要危害后果

1

岗位人员巡检

人员摔伤/烫伤/接触机泵造成机械伤害

2

拆、装保温铁皮

保温铁皮边缘将手划伤、周围管线泄漏造成灼烫

3

备机盘车

盘车时泵被误启动造成机械伤害

4

开、关蒸汽阀门

法兰泄漏/阀门泄漏/违章操作造成烫伤

5

启、停真空泵

违章操作造成泵叶轮损坏

6

导淋排碱,排气

操作不当/碱液/气体喷溅造成灼烫

7

擦拭设备

抹布被卷入运行中动设备造成机械伤害/高温设备造成人员灼烫

8

装填熔盐

掺入杂质造成爆炸/扛熔盐袋时用力不匀造成扭伤

9

检查熔盐槽液位

熔盐溅出造成灼烫

10

盘熔盐泵、加油

高处坠落/烫伤/油被高温引燃造成火灾

11

熔盐操作

熔盐泵启停及小循环切大循环是熔盐泄漏造成人员灼伤

12

熔岩泵检修

扳手打滑人摔伤/搬运东西身体挤伤/跌倒摔伤/蹭伤,扭伤,烫伤

13

配糖

扛糖袋时用力不匀造成人员扭伤/倒糖时糖袋缠入搅拌机造成机械伤害/人员跌落摔伤

14

更换碱阀门

管道内碱液未置换彻底,余碱喷溅造成人员碱灼伤

15

片碱机调刮刀

碱溅入眼中造成碱灼伤/手被刮刀夹住造成机械伤害

16

效体及最终浓缩器检修

检修时手砸伤;扳手打滑人摔伤;身体挤伤;跌倒摔伤,蹭伤,扭伤;蒸汽烫伤;碱灼伤

17

离心泵检修

检修时手砸伤;扳手打滑人摔伤;搬运设备身体挤伤;跌倒摔伤

18

片碱机及减速机检修

检修时手砸伤;扳手打滑人摔伤;搬运设备身体挤伤;跌倒摔伤

19

包装线检修

检修时手砸伤;扳手打滑人摔伤;搬运设备身体挤伤;跌倒摔伤

20

板换检修

检修时手砸伤;扳手打滑人摔伤;身体挤伤;跌倒摔伤,蹭伤,扭伤;蒸汽烫伤;碱灼伤

21

清理地沟

有碱液残留在盖板或地沟/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碱灼伤

22

清理碱罐

置换不合格造成窒息;碱液清理不干净/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碱灼伤

23

应急操作

启停泵不当造成机械伤害/排放残液造成灼烫/其他伤害



四、操作活动的主要风险评价

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D)对以上作业进行风险评价,见表-2

表-2

序号

作业项目

可能发生的事件

L

S

R

等级

1

岗位人员巡检

灼烫/机械伤害

1

2

2

低风险

2

拆、装保温铁皮

其他伤害/灼烫

1

2

2

低风险

3

备机盘车

机械伤害

1

2

2

低风险

4

开、关蒸汽阀门

灼烫

1

2

2

低风险

5

启、停真空泵

机械伤害

1

1

1

低风险

6

导淋排碱,排气

灼烫

1

2

2

低风险

7

擦拭设备

机械伤害/灼烫

1

3

3

低风险

8

装填熔盐

爆炸/其他伤害

1

1

1

低风险

9

检查降膜熔盐槽液位

灼烫

1

3

3

低风险

10

盘熔盐泵、加油

高处坠落/灼烫/火灾

1

3

3

低风险

11

熔盐泵操作

灼烫

1

3

3

低风险

12

熔岩泵维修

其他伤害灼烫/ /机械伤害/起重事故

1

3

3

低风险

13

配糖

其他伤害/机械伤害

1

1

1

低风险

14

更换碱阀门

灼烫/其他伤害

2

2

4

低风险

15

片碱机调刮刀

灼烫/机械伤害

1

2

2

低风险

16

效体及最终浓缩器维修

灼伤/其他伤害

3

3

9

一般风险

17

碱泵维修

机械伤害/灼烫/其他伤害

2

2

4

低风险

18

片碱机及减速机维修

机械伤害/灼烫/其他伤害/起重事故

1

3

3

低风险

19

包装线维修

机械伤害/灼烫/其他伤害

1

3

3

低风险

20

板换维修

其他伤害 /灼烫

3

3

9

一般风险

21

清理地沟

灼烫

3

1

3

低风险

22

清理碱罐

中毒和窒息/灼烫

2

3

6

低风险

23

应急操作

机械伤害/灼烫/其他伤害

3

3

9

一般风险



五、鱼刺图法风险评价

根据以上危险评价的结果,针对危险性分值高的几项检修和应急操作活动采用因果分析法(鱼刺图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

(一)岗位人员在设备维修作业中出现的机械伤害、灼烫、起重事故和其他伤害;

1、风险成因分析图,见图-2

图-2


Shape40

系统因素


Shape41

检修作业无标准 现场没有应急设施或应急设施损坏

Shape44Shape42Shape45Shape43

机械伤害

灼烫

起重事故

其他伤害

备内残液未置换彻底 地 面 湿 滑

Shape48Shape46Shape47 设备保 温、隔热 缺 损 设 备 管 道 腐 蚀、损 坏

作 业 现 场 凌 乱、杂 物 多 设 备 未 冷 却

Shape51Shape50Shape49

Shape52

Shape53Shape54 人员误操作导致设备误启动 开关导淋不当,引起碱液、蒸汽反击

维修作业中野蛮作业 防护用具使用不当

Shape55Shape56 维修中使用工具不当 碱 液 或 积 水 排 放 在 地 面 上

Shape57Shape58 修人员不清楚相关应急知识

Shape59Shape60

人的因素





2、制定的预防措施

(1)装置内每一层楼都必须配置洗眼器、消防栓、灭火器,集中配置3%硼酸、绷带、纱布、酒精等应急物品,并定期检查维护,以保证完好可用;

(2)检修前排尽设备内物料,必要时用水进行清洗置换,如:片碱机,且由专人确认;

(3)对作业现场地面的杂物(如拆卸的管线、阀门、仪器、保温)进行清理,如不能清理的,要归类摆放,不影响检修作业和人员通行;

(4)日常作业加强对设备保温、隔热装置的维护,出现破损的及时修复;

(5)加强对原料和系统中氯酸盐的监控以及设备和管道的维护保养,以减小对设备和管线的腐蚀。如出现腐蚀,及时测厚、更换或维修;

(6)排放碱液或系统内的残液时必须通知排放口处人员撤离,对所排放液体进行收集或排至地沟,对于排至地面上的残液必须进行清理和擦拭处理;

(7)维修作业前必须办理相关的票证,(如:断电单、检修票、JSA等)以保证工艺、设施和人员满足检修的条件,作业和交底双方必须在票证上签字,以示负责;

(8)制定各类检修作业的标准,指导员工“怎么修、谁来修、修到什么标准”;日常工作中持续培训,(培训内容还包括:碱液物化性质和应急处理、防护用品使用、系统置换情况)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其应急技能;

(9)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护目镜,必要时穿戴乳胶手套,相关管理人员对作业现场加强监控,对作业结果进行验收,防止违章和野蛮作业的发生。

(二)应急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机械伤害、灼烫和其他伤害。

1、风险成因分析图,详见图-3

图-3


Shape61

系统因素

Shape62

Shape63 面 湿 滑 设 备 管 道 腐 蚀、损 坏

Shape66Shape64Shape65

机械伤害

灼烫

其他伤害

设备保 温、隔 热 缺 损 密 封 点 泄 露、喷 溅 ,防 护 圈 脱 落、损坏

Shape68Shape67 作 业 现 场 凌 乱、杂 物 多 现场没有应急设施或应急设施损坏

Shape70Shape69

Shape71

Shape73Shape72 应急操作中野蛮作业 防护用具使用不当

Shape74 未及时通知现场人员 应急操作不熟悉导致误操作

Shape76Shape75 液 或 积 水 排 放 在 地 面 上 开关导淋不当,引起碱液、蒸汽反击

Shape78Shape77

人的因素




2、制定的预防措施

(1)装置区域内每一层楼都必须配置洗眼器、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集中配置3%硼酸、绷带、纱布、酒精等应急物品,并定期检查维护,以保证完好可用;

(2)日常巡检中对巡检通道上的杂物及时进行清理,保证巡检通道畅通;

(3)在日常作业中,加强对设备保温、隔热、防护圈等安全装置的维护,出现破损的及时修复;

(4)加强对原料和系统中氯酸盐的监控以及设备和管道的维护保养,以减小对设备和管线的腐蚀。如出现腐蚀,请确认后更换或维修;

(5)排放碱液或系统内的残液时必须通知排放口处人员撤离,对所排放液体进行收集或排至地沟,对于排至地面上的残液必须进行清理和擦拭处理;

(6)制定装置停电应急处置预案,指导员工停电后的应急操作;日常工作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其应急技能;

(7)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护目镜,必要时穿戴乳胶手套,相关管理人员对作业现场加强监控,防止违章和野蛮作业的发生。

六、结束语

通过这次的对瑞士博特熔盐法制碱工艺的风险评价,使我们对这套新装置的性能和隐患基本实现了量变的过程。因此,对于这套装置将要出现的风险,在这很清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并用很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指出了这套装置安全工作的重心,为这套工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保障。


作者简介:刘军(1981-) 男 宜化集团烧碱高级工程师 现任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氯碱分厂副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