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张沛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党的组织生活不仅是党员自身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载体,更是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重要形式,直接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顺利开展。因此。新时期下,如何开展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组织生活;创新;基层党组织

1.党内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的基层党组织会将党内组织生活作为主要任务,坚持通过围绕中心去服务大局,将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对党内组织生活的规定同实际的行业或者工作相结合,把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到位,加强党员的常态化学习,保证党内组织生活科学规范的进行,取得显著的成绩。然而,从客观上讲,确实也有一些党内组织生活开展质量不高的基层党组织,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缺位,认识不清。有些单位的领导班子将注意力都放在经济发展或者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党内的组织生活落实不到位。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会认为党内组织生活浪费时间、开展成效不明显,所以在开展党内组织生活的时候往往像应付差事,态度很敷衍。最终导致这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几乎停滞。

(2)态度不端正,业务不熟练。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党员工作热情不高,业务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对待组织生活也敷衍了事;有的党务工作者没有丰富的党务经验,不熟悉党务日常工作,无法找到党内组织生活的切入点,使得组织生活受到客观影响。

(3)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随着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党内组织生活也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而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还是有一些党员仍然墨守成规,采用传统的读书看报的方式学习,使得学习没有兴奋点和乐趣,也找不准突破口,让学习变成了走形式、走过场。还有一些基层党组织,也在寻求探索新的党内组织生活方式,但却出现“娱乐化”倾向,而忽略了组织生活的教育功能,使得组织生活与党的正确方向发生偏离。

(4)缺乏监督,落实不够。与经济工作相比,党内组织生活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和指标来衡量。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得既不规范、也无成效,但是因为缺乏规范的监督和评价,使得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无法提高,极大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2.党内组织生活的目标

针对基层党组织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作为参考,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努力提升党内组织生活质量上,确保党内组织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三个目标。

(1)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通过提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不断帮助党员坚定政治信仰,提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增强党员对党章党规约束性的敬畏。通过提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让党员时刻牢记“纪在法前”,要求党员遵章守纪,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党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正确看待并及时整改。

(3)激励党员用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提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要求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勇创先锋模范,发挥能量,尽职尽责。

3.提升党内组织生活质量的实施建议

针对党内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和目标,应当在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三定、两创新、双培养”的组织生活体系。“三定”是指“定制度”、“定措施”、“定考核”。

“三定”是阶段性的,环环相扣的,其主要目的是全面规范党建工作,从而实现做事按照规定、规定认真落实、工作做好记录、记录进行评估、评估之后改进。“双培养”是指基于当前基层一线党员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比例,调动党员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全面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双创新”,一是指利用网络等新技术开展“E+党建”,推动组织生活正常化,提升组织生活效率。二是指丰富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推进组织生活水平提升。

3.1“三定”工作措施。

(1)“定制度”通过对党委、党支部和党小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制定《党建工作和党组织工作责任清单》,压实责任。

(2)“定措施”主要以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提升工作能力为重点,对党建领域的工作机制进行梳理和优化,固化工作流程,推动工作创新,最终实现党建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3)“定考核”,主要是建立专项督导、月度对标、季度抽查、年度检查的考核工作机制,以考核促整改,以考核促提升。

(4)“三定”工作的主要措施:①实行定级管理,规范相应级别的指标体系。将党内组织生活通过分成多个考核指标将工作细化和量化,最终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②定期评估工作。各基层党支部之间可以定期同级别对比工作成果,加强党内组织生活的管理交流。③定期发布工作评定结果。定期对各党支部的工作进行考核并通报结果。④专项考核。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考核,使得党支部不断对工作进行改进。⑤特色展示。定期对各基层党支部的特色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⑥监督指导。结合各基层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将定期检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对各支部的工作全面且有重点性的进行监督指导。⑦整改评估。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量化打分—对标比较—评价分析—整改提高”的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各基层支部的创新工作,对亮点工作进行推广,最终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3.2开展“双培养”活动措施。

(1)将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释放党的先进性,让党员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遵规守纪,作风优良,努力创造更好的业绩,最终影响并带动那些非党员的业务骨干。各基层党组织要注重人的培养,对那些非党员业务骨干要投入关注和关心,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思想进步,做好跟踪培养和推荐工作。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安排重点培养对象参与到重要紧急或者危险的工作中来,通过实际工作强化他们对党的认识。

(2)将党员培养成先锋模范。在实际生产经营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应该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按照他们的学历、能力、个人对工作的规划等方面对党员制定个人专属的职业发展计划,帮助他们规划好职业生涯,激励他们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学习,创造佳绩,全面提升党员的职业技术水平。对培养的党员,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重点工作或者技术攻关,让他们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成为工作骨干,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3.3“双创新”。

(1)“互联网+ 党建”工作创新。在新时期,党内组织生活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将互联网+党内组织生活广泛推广应用。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服务党内组织生活,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宣传教育形式内容的创新。 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其成员自身的素质、职业不同,对政治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各有差异,基层党组织应通过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较为专业的政策或理论问题传播讲解,真正做到群众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在轻松愉快的方式中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从而巩固好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结束语: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以提高党员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帮助党员自身成长,同时基层支部的党内组织生活也因为有据可循,变得更加规范,充满活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基层支部的党内组织生活覆盖面更广,内容更有深度,最终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云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DOI:10.27011/d.cnki.gdbsu.2021.000981.

[2]何克祥,钟晟.论推进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8,11(06):95-103.

[3].构建“1+6”制度规范体系 让严格基层党内组织生活常态化[J].党员干部之友,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