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建筑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如何通过建筑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陈利利

宿迁市隆城置业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质量是评价建筑工程建设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各方利益的关键因素,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会损伤到业主、建筑企业以及使用者的利益,因此如何提升工程质量监管效果应当是建筑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的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在建筑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能够提升质量监管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会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从多个方面消除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建筑质量隐患因素。当前建筑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加强了对建筑施工的质量监督力度,然而却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导致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无法落到实处,进而影响到了质量管理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探求符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对质量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改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一)建筑发展趋势对工程质量要求高

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建筑企业会逐渐强化对工程建设的细节控制,这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集成化发展趋势是指在未来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国会打破单一的施工模式,以多元化的施工模式展开施工,综合不同施工方法的优点,达到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集成化可以将各种施工技术、安装技术进行整合,发挥不同技术的综合效果。基于建筑发展趋势,可以发现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的审美方式会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在未来社会中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二)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所导致的各种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舆论讨论,“烂尾楼”、“豆腐渣”工程无疑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最终利益受损的终将是人民群众[2]。如果建筑行业质量管理工作仍然没有进步,会影响到大众对个别建筑企业的认知,进而对建筑行业整体产生错误认知,降低了人们对建筑行业的信任度,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不论为了建筑企业的发展还是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必须要重视应用质量监管措施。

二、建筑工程中质量监管现状

(一)施工材料质量管理问题严重

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得以稳定开展的重要基础,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经常存在工程材料管理不合理的现象,使得材料出现浪费、变质等问题。当材料在进行选购之前没有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材料使用量估计错误,进而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了材料过剩和堆积的现象。部分管理人员为了压缩工程施工成本,选择各种劣质的材料,导致材料的刚度或者性能标准不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在材料存储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将大量的材料堆积在一个位置,没有考虑到外界环境会对材料的质量造成影响,如存储环境过于潮湿,会导致材料发霉、生锈,加之疏于管理,无法对材料的性能变化进行分析,进而使得不符合质量的材料进入到施工过程中。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会给建筑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3]

(二)施工设备管理问题严重后果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零件磨损或者零件老化的问题,如果没有对这些零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设备应用的效果,使得施工设备的参数无法达到精准的状态。目前建筑行业中很多企业都已经针对个别特种机械设备实施了一人一机的管理制度,派专门的人员负责对一台设备实施管理。但是在制定管理内容时忽视了维修和保养计划的添加,没有对管理人员明确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包用不包修的现象。施工设备管理不合理也会给施工质量带来影响,会延长施工时间,需要再次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进行二次施工[4]

(三)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当前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对其进行质量管理,单独重视建筑结构的设计以及建筑工程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一味压缩施工成本,影响到工程质量,如果只是针对单一的方面实施质量管理也无法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只有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才能够真正提升建筑的使用效果。很多企业都没有针对质量隐患制定一定的计划,影响了后续的施工效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工处理。建筑企业负责质量监管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改变现有的工作理念,重视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的质量意识[5]

三、在建筑管理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管理能够提升材料使用的有序性和存储的合理性,有效避免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在材料运送到现场之后,按照材料的类型进行有序分类,在使用材料时可以按照类型和规格进行寻找。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行分析,挑选不合格的材料进行返厂处理,对剩余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进行分类,放置合理的存储区域内。在核对材料质量时需要核对出厂质量检测报告,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材料评估质量合格性,尽最大努力保证施工材料可以全部合格。材料的存储环境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出现潮湿的问题,如果受到大雨等天气的影响,需要对材料进行及时的整理,并覆盖薄膜防止受潮问题的出现。

(二)加强施工设备管理

施工设备的管理是极其必要的,首先在施工之前设备使用人员需要对设备的性能进行简单的评估和了解,分析设备是否存在参数不准确、精度不够、使用不灵活等问题,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换,否则会严重影响到质量。其次,在设备使用完毕后,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其他会影响到施工质量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6]

(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工作意识

依靠管理人员自主形成管理意识的难度较大,因此质量管理意识的形成需要建筑企业的介入,加强有关培训活动。首先,建筑企业需要在项目施工之前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告知管理人员本次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点,以及可能引起质量隐患的因素,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重点,提升质量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其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定期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制定责任制度,分析在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管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在对建筑工程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挥监督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够提升质量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强化质量管理效果。作为建筑企业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自我品牌意识,积极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管能力以及意识。

参考文献:

[1]陆非.既有建筑改造发展现状与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分析[J].绿色建筑,2021,13(02):14-17.

[2]石欢吉,龚书贤.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77+180.

[3]谢建斌.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12-113.

[4]姜倬.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居舍,2018,(33):126.

[5]粟明坤.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32):84-85.

[6]王峥,李萍,谭小蓉.关于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认识[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