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解析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

张发辉

南宁启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随着环保战略的实施,工程项目使用绿色建筑技术推进施工工作。绿色节能在工程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可以为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大力推进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对环保材料的使用量,应用绿色节能技术促使生态系统循环运行。绿色建筑是一种特色、新型的方法,合理应用绿色施工工艺与绿色材料,可以将施工对环境形成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设计;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对房屋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将生态意识融入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生态破坏的认识和对生态破坏的补偿,也表明建筑设计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居住空间的大小已经关系到人文关怀、舒适度和宜居性。因此,将生态意识融入建筑设计是必然趋势。强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节约和重视减排,合理配置资源,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发展。

1 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概述

所谓生态建筑,是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以创造一种人性化、有益身心健康的建筑形式。在建设的生态规划阶段,重要的是遵循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心理念。在做具体的设计工作时,通常会应用于多个学科。通过将各类学科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建筑通风,还可以改善居民生活体验,也能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与过去不同,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包括将建筑视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设计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材料因素的影响,以便将它们融入日常的材料循环中。保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在绿色建筑项目中,这种设计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目前,由于经济因素,有一些表现环境意识可以纳入建筑设计过程,但大多数传统建筑不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设计标准。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建筑在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都以生态建筑为基础。

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居民对居住场所需求的综合表现。针对性的改进设计是在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进行的。目前,绿色节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选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低毒甚至无毒的。同时,施工单位还将分析人体的实际生活需求,设计合适的湿度和风道,让业主在生活过程中获得更理想的生活体验。为了给业主提供一个更安静的室内生活环境,还可以使用吸声材料来达到设计效果。(2)节能减排原则。为了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设计师需要优化建筑平面布局和朝向设计,通过对墙体、门窗等部位的改进,减少建筑资源的消耗;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节能减排的设计原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尽量使用可回收材料,优化材料运输路线。这些措施和方法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最后,施工单位应尽可能避免过度消耗资源,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3)环保原则。建设单位在选择建筑实际建设位置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察施工环境,消除与避免危害健康的因素,在选购建筑材料过程中,要优先购买天然的木材以及石材等,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人工合成的建筑材料。

3 建筑学生态设计举措

3.1 科学选址

项目建设前,相关单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将建筑特点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科学评价生态系统,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改善,以实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在设计阶段,要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正确认识建筑社会环境问题。要合理分析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注意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建筑设计环节,需要将现场勘查工作落实到位,掌握建设地的地理、气候、温度、地质等方面情况,采用科学方式判断建筑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无冲突之处。依据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并非稳定不变的,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一种动态平衡,可这个平衡状态并非一成不变的,并非永久的。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严把平衡状态的平衡临界点,使用各种办法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使得建筑能够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并且在建筑生态设计环节科学选址。

3.2 大力推广与应用清洁能源

利用和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一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能源需求的增加,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将继续减少,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巨大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供应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电能、煤炭能源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利用太阳能为照明系统供电并供应热水;安装地热系统将地热转化为空气能为建筑供暖,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成本,因此使用清洁能源在建筑领域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3 采光设计

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思想在建筑采访设计方面的应用分析来看,其既可以有效地降低采光方面的能耗,还可以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生活区域。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则需要设计人员合理地利用自然光源,并在采光方面做好节能设计工作,以此来增强建筑工程的节能性能。在建筑采光方面的设计,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在工程布局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例如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则需要了解日照规律,选择与建筑群通风和采光相协调的方向设计通风口的采光窗体,确保采光设计方案的最优性,实现采光节能目标,通过利用自然光源还可以在采光方面节约能源。此外,建筑物采光设计也关系到整体的节能效果,结合建筑物结构优化与调整采光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将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分区,在解决内部采光问题同时实现自然清洁能源的高效应用。

3.4 尊重个性,因地制宜

人类生存是无法离开大自然的供给,所以人们在社会发展期间,需尊重自然。就我国目前发展来看,如果想要在一个很短的期限内达成绿色建筑目标很难实现,可是若能尊重个性,因地制宜就能很好地缓解这一状况。所谓的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托自然环境,在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因素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减少环境的破坏,还能够让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也正因如此,建筑项目建设前,相关单位需熟知建设地和周遭自然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基础上,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例如,旅游业周围的建筑既能够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还能够大大降低人们生活给景区带来的负面作用。此外,大功率使用能源功能性建筑设计也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把这类建筑的建设地选在资源储备量、种类较为丰富的区域,使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了生态建筑的优势。

结束语

在环保战略实施期间,建筑企业需要快速调整建筑设计思想,在工程施工中选择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建筑设计方法,提高建筑节能控制水平,减少工程对材料与能源的需求量,在满足大众技术需求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循环发展。当下建筑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各类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力度,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优化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学海.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数码世界,2020,175(5):117.

[2] 张东 . 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分析 [J]. 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140-141.

[3] 周旸.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4):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