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浅析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

冯涛

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 518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质量情况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此,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意义重大。通过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能够有效保证电子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电子产品的主要质量要求,对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产品;质量;质量检验分析

引言

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为各类电子元器件,工作基础为电路,主要驱动能源为电力。电子产品种类繁多,有计算机、仪器仪表、手机、数码相机、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等等,基本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行业。电子技术的发展,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代表,逐渐向着更快、更精发展。电子产品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甚至会对人们的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1 电子产品的主要质量要求

1.1 功能要求

新型产品的出现肯定是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从构造这个新产品到上市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通俗来讲,就是客户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就开发出这样的东西。因此,电子产品在研发之初,就需要根据其所对应的市场需求和定位,确定所需满足的基本功能。基本功能确定后,相对于市面上已有的产品,需要在使用上更加方便,更有创意,这就又确定了产品的扩展或创新功能。

1.2 绝缘要求

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力通过电路驱动电子元器件工作来达到电子产品的使用目标。这就要求电子产品具有一定的结构安全性,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质量、绝缘强度要达标。同时,电子产品的外壳和内部带电部位间以及高低压部件间的绝缘强度均要符合要求。

1.3 电压安全

电子产品的工作电压、输入输出电压要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在工作中出现击穿和短路限项的发生。

1.4 散热要求

电子产品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电路中产生发热消耗,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散热问题,避免电路损耗发热过大而烧毁仪器。

1.5 电磁兼容

电子产品需要具备电磁兼容性,一是其运行不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过强的电磁干扰,二是其需要具备对环境中的电磁的抗干扰能力。

1.6 可靠性要求

电子产品还需要满足在它所应用环境的温度、湿度、震动或气压条件下的正常、可靠的使用要求。

2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内容及方法

电子产品质量的检验一般要借助试验来对电子产品性能的优劣进行考核。试验形式主要分为型式试验与例行试验。

2.1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检验电子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产品相关标准。型式试验考核的内容如下。

(1)结构要求。

(2)性能要求:工作极限值、温升、绝缘性能、工作性能、噪声水平等。

2.2 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是对批量产品采取的交付试验,通过这种方式判定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交付要求。

例行试验考核的内容如下:外观;运行情况;调整、修订及校正;介电性能;液压设备的气密性;气动设备的气密性;电阻或阻抗测量。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方式除上面两种,还包括抽样实验与研究性试验。

若电子产品的结构与性能发生了很大改变,就一定要对其采取型式试验。

若有关电子产品规程中有要求,又经过工程试用与统计结果分析发现产品质量相对平稳,生产批量也比较大,就不必对每一个产品采取例行试验,而是采取抽样试验,但采用抽样试验进行检验时要有和例行试验相同的一组试验。

研究性试验是为考核产品特性而采取的选择式试验,要由产品生产者(或与顾客一起)确定。

对电子产品进行的检验涉及结构要求与性能要求两点。

(1)结构要求。对结构要求的考核可以通过外观检查、耐压试验及绝缘电阻三点来进行,进而确定产品的结构是否符合规定。

(2)性能要求,具体如下:

①工作限值。对工作限值采取的试验需在产品使用条件中的最高与最低环境温度下执行,借此确认产品是否能正常工作。

②绝缘性能试验。按照试验产品的额定工作电压,核定绝缘电阻阻值与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的等级。

③温升试验。温升试验的对象又可以细分为部件温度测量、部件温升及环境空气温度测量;控制电路温升、主电路温升、电磁线圈温升、辅助电路温升。

④工作性能试验。按照相关产品标准,对产品的工作性能采取逐项试验,包括限流保护、过电流保护、压力保护、电压波动等。

⑤电磁兼容性试验。该试验要多方考虑产品类型、应用环境、安装位置等情况,借此确定试验项目、试验等级及评定性能。通常包括浪涌、静电放电、电快速瞬间脉冲群、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等试验。

⑥噪声试验。依据产品标准采取试验。

⑦气候试验。如有必要,采取低温、干热、湿热、盐雾等各种试验方式进行测试,从而考核产品适应环境的能力。

⑧振动与冲击试验。这种试验要在同一方向采取加强随机振动量级的模拟长寿命试验,然后进行冲击试验,最后则进行功能性随机振动试验。多个方向重复进行这项试验。

3 质量检验的步骤

3.1 检验前所做的准备

掌握电子产品的检验要求,择取相应的检验方式,制定检验规程。要足够了解检验标准及技术文件中提到的质量特性等条目,确认检验项目及量值。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把质量特性变换成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先进行间接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换算得出检验所需的量值。当有标准实物或者样板时,则可以将其作为比较测量的标准。确认检验方式,择取符合检验规程的精密度、准确度的计量器具与测试、试验以及理化分析需要的仪器设备。确认测量、试验的条件及被检产品数量,如果是批量的产品,则应制定抽样方案。把经过确认的检验方案用书面材料的方式规定出来,并且要有规范的检验规程、检验指导书等。在准备过程中,如有必要,对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及考核,使其顺利完成检验的工作。

3.2 测量或试验

要按照已定好的质量检验方案,对产品的质量特性采用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获取对应的量值或者结果。测量或试验过程中,要确定被检产品的试样状态正常,以保障测量或试验出的结果的准确性。

3.3 记录

对产品检验的条件、检验获取的量值及观察获取的技术状态依据标准格式与要求记录下来,形成质量证据并进行保存。依据质量检验记录可以证明产品质量,所以检验记录所填数值应客观并真实,字迹应整洁,涉及改动的地方应依照规程采取措施。若数值记录出错,要及时用“杠改”的方式改过来,就是在要改的数值上边划一道水平线,把改后的数字写在原来数值的下边或上边,并在此盖上更改人的印章。

更改数值这件事必须且只能由记录人去做,不能由别人做。不能用铅笔记录,更不能用涂改液涂抹。检验记录不但要记录检验所得数据,而且要记录检验的日期及班次,检验人员签字确认,以便后期质量追溯及划定质量责任。

3.4 比较与判定

检验结果和规程要求之间的对比要由专人去做,以此确认各项质量特性能否与规程要求相合,进一步确认被检产品合格与否。

3.5 确认与处置

检验人员对记录的内容与检验给出的结果签名确认,并明确产品能否接收或放行。

4 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然后对电子产品质量检验的内容、方法与步骤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中要对文中提到的技术要求多加注意,加强产品检验,严把质量关,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产品,也为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付悦.论电子产品质量监督体验的手段[J] .建材与装饰,2015(9).

[2]黄铖.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分析[J] .科技风,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