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误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6
/ 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误差分析

张凯彦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就目前来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如果出现了误差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同时这些不良影响也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会针对于统计数据误差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并且从多方面分析导致数据出现误差的主要的原因,希望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针对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认识,加强法治以及针对于原始数据的搜索,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数据误差;社会经济;数据统计

1、统计学在经济活动运用的背景

在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学大幕是由17世纪德国的统计国势学派以及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共同拉开的。统计创立之初就以服务国家作为主要的内容,通过各种数据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具体经济状况以及发展的规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宏观调控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发挥着信息以及咨询的功能,无论是社会主义在建设过程当中的计划经济阶段,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阶段,统计工作跟社会的发展都是没有办法分离的。

可以说,目前的经济发展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统计数据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到国民经济,小到百姓生活,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离开针对于各种统计数据的运用。可以说当今社会就是一个充满了数字的时代,作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各种统计数据正在为民众所熟悉以及掌握的过程当中,统计数据的客观性以及准确性显示出了国家发展的基本情况,所以说数据是非常的重要的,然而因为众多原因导致统计数据很容易就会出现误差,而这些误差现象会导致统计数据缺乏真实性,危害是非常的大的。那么怎样获取更加真实的统计数据,提升统计数据的质量,成为了我们研究以及思考的重要内容。

2、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出现误差的根源

2.1认识不足

因为历史原因,所以导致我国在针对于统计工作进行研究的时候,其实一直都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如果是反映在民间的话,就可以用三份统计,七份估计这样的话来表达。统计工作在政府工作当中,一般来说会处在次要的位置,虽然说各级党政非常的重视各种经济指标,但是对于统计工作缺乏相应的认识,无论是投入的人力还是财力都不足,对于原始数据的收集也不够科学。在现实工作过程当中,统计岗位属于既平凡又平淡的一个岗位,统计数字非常的单调,时间一久,很容易就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懈怠的思想,进而失去对于数据统计客观性的追求。

2.2体制存在着老化

一直以来,我国在统计工作当中,实行的都是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各级统计部门的行政人事归地方管理,业务则是由上级统计主管部门来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多年以来并没有出现非常实质性的转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深层次的一些弊端,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点是政府统计机构以及各类统计主体在行政方面并没有隶属好升下级的关系,相互之间属于平等的个体,很容易就会导致权责不清,容易形成利益博弈。基层企业的事业单位报表是由单位负责人来签字上报的,因为担心各种纳税以及捐助等原因,不愿意如实提供相应的经营情况,所以说不符合主管部门的要求,或者是不希望出现的数据,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在报表上面,更有甚者,有的主管部门直接对于企业的报表数据采取行政干预。另外一方面,地方统计部门所汇报的各种统计指标,尤其是反映地方经济的统计类指标,例如GDP,CPI等等,往往会受到地方行政的干预,因为统计部门领导都是同级领导任命,所以说也需要为同级政府服务,现行的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方式,一般来说只单纯的注重指标数据,促使他们关心自己在同类当中的名次,更加漂亮的统计数据才是正确的表现,所以在这样的影响下,势必会出现利益驱动下的数据粉饰情况。

3、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误差所带来的危害

3.1破坏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直以来,我党都一直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一开始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让事实说话,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我们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行动性的指南,不管是由国家统计部门还是地方统计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一旦出现了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发生冲突的数据,那么就会导致社会民众出现广泛的质疑,引发人们的强烈不满。就像是被涨工资以及被就业等现象就时有发生,当前统计数据出现误差,很容易就会导致统计的数据以及统计部门的公信力受到信任危机,这也会严重的破坏政府的形象,这种现象如果蔓延下去的话,势必会破坏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思想出现错位,助长本位主义,不但容易使政府出现信任危机,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党在人民心中的威信。

3.2扰乱了政府的宏观决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种宏观数据是国家制定宏观计划以及做出各项经济预测,实施社会经济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对于最终的决策影响非常大,而决策的正确又关乎着国家的强盛以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处在动荡的情况下,政府的每一个决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存在着误差的统计数据,必然会导致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或者是一些歪曲的预测出现,一个地区以及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单位,同时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那些出现了误差且不真实的数据,必然会对于经济形势出现误判,甚至会贻误企业发展的实际,更有可能会导致出现灾难性的决策,由此便可以看出,存在着误差的统计数据的危害性是非常的大的。

4、减少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误差的措施

4.1切实的提升认识

各级组织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把统计工作摆在真正的重要的位置上面,树立良好的工作意识,充分的意识到出现了误差的数据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够真正的提升认识,这才是确保统计工作有效展开的首要前提。

4.2推行统计体制改革

可以选择依据分步骤、先试点这样的思路来推行新的统计工作管理体制,实行统计工作垂直化的管理,保证数据的收集以及上报都是相对来说独立的,这样能够有效地排除一些地方行政干预,可以维护数据的权威性。尝试建立多元化的渠道来进行体系的发展,发挥出民间统计的主要的作用,在现阶段也可以尝试由基层单位向主管部门报送数据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向国家或者是省市区进行数据推送,这也能够为后续的直报数据积累一定的经验,同时改革不切实际的干部考核制度,重视数据,但是不能够唯数据论,坚决杜绝出现数据出官,以及官出数据这样的不正确的做法,各地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忌出现脱离现实的情况。

4.3利用科学的手段去搜集原始数据

在进行原始资料收集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办法来对其进行调查,突出统计报表的基础以及抽样调查的作用,要从报表以及数据的关联性上面选择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报表设计,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要区别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抽样情况以及组织方式,明确好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范围等,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制度,同时需要提高统计手段。总之,在确保原始数据的有效性的基础之上,争取第一手资料的客观性,另外,加强统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能够做到恪守职业道德,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从理论跟实务上面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的落实资格证上岗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这也是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结束语:

减少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误差,提高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这是一项全民工程,是关乎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我们必须要充分的提高针对于社会统计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如果看不到真实的数据的话,那么会给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从制度层面以及到具体的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必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确保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公开性,并且广泛的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更加具有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成邦文,董丽娅.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误差分析[J]. 统计研究,2002(11):61-62. DOI:10.3969/j.issn.1002-4565.2002.11.017.


[2] 王霞.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误差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9(35):9.


[3] 齐丽丽,柏延臣.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热点探测的MAUP效应[J]. 地理学报,2012,67(10):1317-1326.


[4] 李军,胡云峰. 我国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空间均匀程度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3):130-134. DOI:10.3969/j.issn.1003-2363.2009.03.029.


[5] 法丽娜. 中国社会经济指标和法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基于中国法律体系及成本的相关统计数据[J]. 理论月刊,2011(4):77-80. DOI:10.3969/j.issn.1004-0544.2011.0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