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护坡播种技术在土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以辽宁大连地区某土质边坡治理工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1
/ 2

浅析生态护坡播种技术在土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以辽宁大连地区某土质边坡治理工程为例

杨鑫 李伟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辽宁省 大连市 11602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土质边坡护坡技术—活木桩生态护坡播种技术,浅述了本技术的护坡原理,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并在辽宁大连地区某土质边坡治理工程应用,突破了常规的护坡工艺传统,达到了生态护坡固土目的,并取得了理想的生态景观效果,真正做到了功能和效果兼顾。本文浅析了本技术在实际施工、养护工程中的应用,为生态护坡固土的工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护坡;固土

大连地区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在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大规模的开采、建设活动是导致边坡滑坡的主要原因。本项目位于辽宁大连某地区,由于上世纪开采等工程建设,导致本区域山体遗留了较多人工边坡。本项目边坡为土质,高差约10米,坡度约45度,边坡正前方为建设用地,目前为一家正在运营建材厂。土质边坡经常在雨季中发生垮塌,滑坡现象。经论证决定对此边坡进行工程治理,保证土坡的安全。

1传统边坡治理工程措施

传统的工程措施为浆砌片石、毛石或混凝土挡土墙等工程手段,虽能保证边坡的结构稳定,解决塌方及泥石流的问题,但却失去了生态美观性,忽略了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的问题,外观较为生硬。随着近年生态景观效果发的发展,业主对外观效果要求提高,设计方提出了人工种草护坡及坡面铺草坪护坡。

人工种草即通过人工向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差较小,坡度较缓的土质边坡,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但由于草籽人工播撒无法精确控制均匀度,且草籽无法固定,成活率低等原因,理想情况虽然达到了绿色坡地,但在实际使用中达不到护坡的要求,局部滑坡的情况仍存在。而另一种坡面草坪直铺的方式,同样存在后期养护难,坡面固定效果差等问题。

随着近年来护坡技术的发展,诸如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土工网喷播技术等逐渐进入该行业,本项目各方单位也将此技术进行反复讨论。虽然理论上存在固坡与生态景观兼顾的可能,但从造价来看,此类技术建设成本较高。

  1. 生态护坡固土技术在本项目的分析

经过各方对传统方案的分析比对,并咨询相关地区成功案例经验,决定采用生态护坡固土技术-活木桩生态护坡播种的方式。本技术是将生命力强的活木桩植入坡面土层,然后周边播撒草种及黑松种子,起到对土质边坡加固及生态美化的效果。播撒草种的目的是考虑工程结束初期,活木桩生长缓慢,起不到固坡的作用,而草生长迅速,能起到先期防护的作用,弥补初期固土效果的不足。混合种子加入黑松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冬季坡面的景观效果。

    1. 护坡原理

1、植入活木桩的茎杆起到支撑的作用,相当于挂网喷播技术中的锚杆,抵抗滑坡产生的拉力。

2、植入活木桩一月后会生根,植物的根相当于起了锚杆加筋作用。

3、活木桩相当于植物扦插的原理,能缩短植物从种子到植株的生长周期,迅速起到护坡的作用。

4、播草的作用是因为草籽发芽快,为了在活木桩生根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减轻边坡的不稳定性,尽量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弥补活木桩未生根前先期的不足,也为后期丰富植物景观创造条件。

5、种子里掺有黑松种子,是考虑黑松具有抗性强,耐贫瘠的特点,易于生长在坡地上。因此使用黑松丰富坡面的季相变化,弥补冬季景观的不足,由于周边分布野生黑松,也考虑本项目与周边植物形成良好的过度。

2.2设计要求

1、坡面要求

按照园林绿化相关规范规定平整绿化地面,清除现场碎石及杂草杂物,并避免出现反坡,保证坡面是一个平顺的状态。

2、土质要求

首先对坡面土质进行地勘分析,坡面土质为沙壤土。不存在强酸碱,盐土、重粘土、沙土等,无白色盐霜,无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树根等)。

3、种子选择

种子选择适合北方生长的草种,抗寒能力及再生能力强,易于管养,例如黑麦、早熟禾等、三叶草等。草混合草种中,黑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覆盖坡面,有效抑制野草的生长,防止水土流失,为其他草种的成功建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1-2年后黑麦草逐渐退化,而早熟禾与三叶草在黑麦的保护下得以持续生长。同时,白三叶有固氮功能,为早熟禾提供一定量的氮肥,且白三叶较耐阴,适合在光照较差处生长。

4、活木桩的选择

活木桩选择乡土树种,易成活适应性强的种类,例如垂柳、刺槐、旱柳、毛白杨等。本项目经过比选认为,刺槐为最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植物。

5、活木桩植入间距确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植物生长空间要求,考虑将活木桩植入水平方向及列间距均确定为1米。

2.3施工工艺

1、边坡清理

首先使用小型钩机自上而下清理坡面碎石、杂物、杂草等。适当低坡度,局部凹陷处填土拍实,避免出现反坡。局部区域机械无法触及处,则人工清理。

2、测量放线

坡面清理完成后使用白灰取点放线,确定活木桩植入位置。

3、活木桩植入

按照设计要求及本地植物生长习性,选择三年生刺槐为主要材料。刺槐地径约4-5cm,长度约1m,剪掉枝叶,并将根部削成角度为60°备用。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准备若干木棒(铁锹把等)事先向植入点砸入70cm,然后拔出,活木桩植入此空穴,可降低活木桩植入的难度。然后用准备好的刺槐在生根液中浸泡1分钟,按照木棒钻好的孔距将活木桩植入土坡70cm,外露30cm,浇水保湿。

4、种子播撒

播种时期选择为5月末,使用液压播种机,将早熟禾、黑麦、白三叶草、黑松种、细沙、肥料等,搅拌均匀后向坡面喷洒,混合种子用量为20克/平方米。

5、覆盖无纺布

喷洒之后及时用无纺布将整个坡面覆盖,保温防晒,保证草种、黑松及活木桩的成活率。

6、后期养护

根据天气及坡面土的干湿程度进行浇水,本次种植时间为5月底。浇水时使用雾状喷头,尽量控制水流速度,避免水流过强,将种子冲散。10日左右,草种发芽,及时揭开无纺布,避免幼苗生长至无纺布内。同时跟进浇水养护,保证每2-3天浇一次水。观察植物病虫害,如有病虫害先兆,及时喷广谱抗菌药等。对发芽欠佳区域及时补撒,同时每年施两次肥,主要为尿素及复合肥。

3 养护及回访记录

在植草浇水并覆盖无纺布养护十天后,草种及黑松发芽率效果良好,发芽率达到85%以上。45天后成活率达到95%,地表基本郁闭,土坡基本被固定。60天后草坡基本被覆盖。黑松生长较慢,60天大高度为3-5公分。施工完成30天,检查刺槐活木桩,拔出费力基本可判定已经生根,个别活木桩未成活亦无需补植,经统计成活率在93%。

通过一年的养护及观察,进入雨季后,只有小部分坡面出现坍塌,整体坡面较为完好,养护期内及时修补坡面。一年后坡面基本稳定,养护结束期满,也未出现大面积坍塌情况。第4年回访观察,草坪已经退化,而黑松生长较慢,最高植株高度大约为0.8米左右,刺槐涨势良好,基本形成了一个坡地针阔混交林。

5 成本估算对比

将本项目的综合成本与传统挡土墙护坡工艺的成本进行对比,活木桩固土的成本是浆砌片石、排水沟的二分之一,更是锚固挂网喷播护坡工艺的三分之一,成本效益相当显著。

结束语:人类活动加剧,如开采等行为破坏了自然的地形地貌,给自然环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现在的人们已经开始走治理的道路。而以往传统的护坡手段如浆砌片石、浆砌毛石等工程措施虽然稳定,却忽略了周边自然环境,与周边极不协调。新技术如锚固挂网喷播等,虽然解决了治理区域与周边环境融合的问题,而建设成本却非常高。采用活木桩植草及黑松护坡固土的生态技术方法,施工方便、造价经济,既能保证边坡的稳定,防治水土流失,有能打造良好的生态景观绿化效果,同时本项目位于北方地区,种子内增加黑松,能形成丰富的季相变化,形成针阔混交林,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坡固土措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岳军声.活木桩固土植草技术在公路土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2009年10期

[2]赵明阶,何光春,王多垠.边坡工程处治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陈祖煜.土质边坡稳定分析. 原理·方法·程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周启星魏树和张倩茹.生态修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