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3

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杨文华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昆明分所 云南昆明 650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和进步,股份支付准则在执行的过程中,总会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随着股份的变化及行权期的邻近,权益结算的股份期权公允价值没有得到及时的确认和披露,从而导致企业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存在后续确认、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善、相关法律不健全、公司治理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上市公司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及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处理办法,完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问题

关键词:股份支付处理;信息披露;问题

引言

股份支付准则中,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交易。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了获取相应的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易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两大股份支付性质以及会计处理方法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所以上市公司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此完善公司自身的治理结构,从而从根源上减少成本,对于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有一定激励作用,为后续的开展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1股份支付存在的问题

1.1后续确认以及后续确认问题规定不详细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于股份支付后续确认以及后续确认问题的规定内容尚未明确,对于后续确认问题,在描述后薪酬费用摊销按一下原则进行分摊和计算:上市公司在实施股份支付时没有及时的针对员工股票期权的期限进行检验,并保证在行使权力的情况下,雇员数量与股票期权数相同,如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优化;企业应该达到一定的业绩条件才能行使这项权利,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开展和实施[1]

1.2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股份支付”的分配标准是采用估值技术、股权激励检测方式、相关参数和选择原则和方法等,针对披露期间存在的费用进行计算。但一部分上市虽然正确的使用权益工具,但尚未针对整体的公允价值进行计算,这样一来使得其他投资者无法针对整体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和估算,从而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获取真实的信息和数据,很难对于分摊费用进行计算和分析。除此之外,多数企业没有将其自身可行权的数量进行公布,也没有透漏每年等待期内预算的总成本数量。由此可见,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其自身披露的信息和数据无法满足使用者地需求和需要,不能让其针对上述信息和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使得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精准性也无法保证,质量被逐渐削弱[2]

1.3执行工作不到位

企业在给予员工股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员工满足相应的服务条件以及业绩条件,即需要估算授予日期股票的公允价值,同样也需要考虑到因为相应规定和条件而使得股票不能履行的可能性,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防止出现意外风险和问题。但现阶段的企业并未严格的按照上述要求执行工作,相关人员对于工作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和规定尚未知晓,所以必然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

1.4公司结构复杂

公司在开展和实施任何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定和准则,让相关人员按照不同的准则和制度完成相应的任务和工作。这样才能完善其自身的内部结构和治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已经通过相应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建立完善自身的公司结构,但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形成的治理结构较为复杂,很多上市公司都需要独家代理运营商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也将使得股份支付及披露工作不到位。上述情况将导致股东大会难以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开展监管工作,使得其自身的职责和权利被削弱[3]

2股份支付的作用

2.1降低企业成本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和使用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实质上形成一种委托关系,企业的所有者作为财产的委托人,必须支付给代理人一定的费用才能让其进行运营管理和监督。但是由于企业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不对称,不能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从而导致委托人无法知道代理人的工作进展和进度。通过授予代理人一定的股份期权等形式的股份支付报酬,可以将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得企业经营者可以分享他们的工作带给股东的收益,也能使得股东也可以减少上述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2帮助企业提升业绩

股份支付需要从长远的眼光考核公司经营业绩所贡献出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帮助相关人员矫正短视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让相关人员减少急功近利的做法和想法,使得其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完成相应的工作和任务。股份支付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不仅改变了企业现阶段不平衡的状态和情况,让相关工作人员在正常离职、退休后还仍然可以分享企业的利润,让其增加个人收益。由此可见,通过股份支付的激励,公司的员工在任职期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价值,从长远的角度帮助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经营业绩。

2.3提高工作人员主动性

股份支付将员工自身的薪酬与业绩相连接,也就是将公司所有者利益和员工利益达到一定程度上的一致,公司经营业绩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员工是否可以获得股票支付的权利。这样一来,其自身就会竭尽所能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以此激发他们自身的竞争意识和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4]

2.4吸引创新人才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其自身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关键技术人才,这样一来,企业就需要利用线上招聘、线下招聘的手段,为企业留住创新人才。加上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股份支付方案和计划,既可以吸引人才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提升其自身的实际收入,又能够避免成长型企业大量现金的流出,以此让人才对于企业产生相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完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问题的策略

3.1明确规定确认要求

对于股票期权来讲,后续需要确认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合适的期间内进行分期计量。为了满足需求和需要,公司需要针对每一个资产负债表的等待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每日所对应的成本费用、资本公积等进行估算。针对现金结算股份支付方面,后续信息可以体现出估算与实际数额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保证按照相应的规定和准则完善后续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针对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披露内容如果在作废发生前忽略作废,那么可以转回的任何金额都会导致薪酬费用的失真。所以上市公司需要提前预估权益工具的数量,若后续信息表明实际作废与之前预计的估算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及时的进行修正和整改[5]

3.2完善公司结构

公司需要严格的按照《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要求和内容完善公司的内部结构,首先,需要增强董事会自身的独立性,转变自身的内部股东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权利分配给各类股东、资金、监管部门等;在董事会中,加大独立董事的份额,聘用独立董事;其次,需要转变目前董事会的薪酬支付方式,由独立董事统一收取;独立董事需要在全体股东大会上接受投票和选举,以此决定其是否可以继续胜任该项工作。在此需要注意,独立董事的推荐人需要回避本次会议;最后,在建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后,由薪酬委员会的成员确定薪酬的发放时间以及金额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完善公司内部结构,使得其自身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定和政策完成工作任务,对于发生的股份支付问题可以尽快的提出解决方案和计划,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3.3建立可行的业绩评价机制

完整的企业业绩系统需要多方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报告组成,薪酬委员会作为较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在必要时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业绩评价机制的设计。在评价设计完毕后,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试用,将业绩评价与员工薪酬相关联,这样才能使得评价机制更加的程序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于企业业绩的整体评价,确定股份支付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期以及管理模式,这样才能让每个部门、各个员工确定自己在股份支付中占有的份额以及比例。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评价的标准和要求,综合采用功效系数法、判断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评价方式,针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4制定股份支付方案

在薪酬委员会开展相应股份支付方案后,需要检测实行的股份支付方案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具有一定人力资本、不易被监督的管理人员作为股份支付的对象,针对支付价格进行分析,在股价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业绩的评估结果,企业在行业内持有的股票数额进行参考,这样才能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吻合的支付方案。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股份支付的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参考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对于公司的贡献等,将上述内容作为分配的标准和要求。对于股票支付的有效期限,按照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进行确定。

结束语

通过上述针对股份支付处理以及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针对在股份支付中违法法律、法规并且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工作人员,进行处分和警告。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预防违法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股份支付工作可以有效的开展和实施,针对信息披露问题,企业需要结合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筛查和挑选,保证提供的信息有利于经营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大大的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小杰,季宸伊.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问题研究——以晶晨股份为例[J].财会通讯,2021(19):79-83.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1.19.019.

[2]陆雅芳.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0(02):130-133.DOI:10.13691/j.cnki.cn23-1539/f.2020.02.035.

[3]陈鑫.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的处理[J].财会学习,2020(02):195+197.

[4]李莎.权益结算方式下的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及案例分析——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J].商业会计,2020(01):92-95.

[5]徐海燕.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探究[J].财会通讯,2020(01):101-105.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0.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