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探究

郑明明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01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方法:抽选社区慢性病患者共63例,按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A组与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31例,实验B组32例。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实验A组患者,实验B组患者则应用社区护理服务。结果:实验B组患者护理后对于慢性病症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组内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实验A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服务,能够行之有效的增加患者对于病症相关知识的了解,侧面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管理手段的认同与配合,促进治疗的顺利实施,强化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加快推进患者病症情况的持续向好发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服务;慢性病管理;应用意义


起病时间长、治疗难度大且不具备感染能力的一类病症被称为慢性病,作为易发于老年人群体的病症,慢性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其种类多样,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然而慢性病在社会群众中的知晓程度极低,大部分民众甚至是患者本身对于慢性病知之甚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慢性病的防治措施也较为匮乏,进一步加剧的慢性病出现的风险[1]。为提升慢性病在社会群众中的知晓度,强化病症防治意识与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我院特选取社区慢性病患者共63例,进行差异性护理实验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社区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这一时间段的慢性病患者共63例,按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A组与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31例,实验B组32例。实验A组患者的年龄跨度56-79岁,均龄为(69.43±9.15)岁,包括男22例,女9例,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B组患者的年龄跨度为55-80岁,均龄为(68.12±9.83)岁,包括男21例,女11例,应用社区护理服务。两组患者的病症类型均包括:高血压、慢阻肺、脂肪肝、骨质疏松、冠心病、慢性湿疹以及糖尿病。所有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差异性护理实验研究。将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患者的学历以及病程等其他各项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按照规定流程对所有被选取为研究对象的患者进行了相应的体征检查以及对症治疗后,对实验A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方式:①护理人员须指导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或者是药物说明书,按照正确的用药方式按时按量进行药物治疗,禁止患者私自更改药物用法或用量[2]。②护理人员须要求患者按时返院复诊,并告知其正确的复查时间,以便医师能够准确把握患者病症情况的变化趋势,调整治疗计划。③护理人员须对患者日常的作息、饮食以及体能运动等作出科学指导,告知其各方面的禁忌事项。

对于实验B组的患者则应用社区护理服务,其基本步骤为:①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后询问患者的年龄、姓名、学历以及自身的病症情况等基本信息,将信息分类记录后上传至电脑文档形成患者电子化的私人病症档案[3]。②定期邀请慢性病相关权威专家、学者或者是高年资医师开展以慢性病的防治、护理为主题内容的讲座,帮助护理人员以及社区服务人员等工作人员强化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巩固拓展关于各类慢性病症知识的了解以及防治技能的掌握。要求护士长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责任态度的培训与考核,要求工作人员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亲善、礼貌以及尊敬的态度,帮助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交流以及情绪调节技巧,促进护患双方关系融洽。③护理人员须熟悉患者的文化水平以及理解能力,并以此为依据选取简明易懂的说明方式为患者开展病症健康知识教育,讲解患者自身病症相关的防治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对于部分理解难度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适时采用发放病症相关知识图画册或者是播放关于疾病健康科普的视频动画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加直观的理解,以便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病症形成科学、全面的认知[4]。④护理人员须定期帮助患者进行血压测量、血糖检测以及骨质量测量等病情监测,并将患者的测试结果详细记录于其私人病症档案中,以便责任医师能够直观阅览。⑤护理人员须以不同患者的实际病症情况为依据,为患者制定科学适宜的饮食运动、起居作息计划,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侧面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SPSS19.0软件处理,X²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比

根据实验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对于自身病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相较于实验A组患者来说明显更好,P<0.05,具体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两组患者对自身病症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分)

组别

N

健康安全

病症治疗

病症预防

科学用药

实验A组

31

11.3±3.6

15.2±4.9

13.8±3.3

12.5±5.1

实验B组

32

36.5±5.3

38.5±4.6

39.6±6.1

39.6±5.9

注:与实验A组相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对组内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对比

根据实验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对于组内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相较于实验A组患者来说明显更好,P<0.05,具体数据如表2-2所示:

表2-2两组患者对组内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对比

组别

N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A组

31

9

13

9

22(71.0)

实验B组

32

16

15

1

31(96.9)

注:与实验A组相比较,P<0.05。

3.结论

慢性病的低知晓率导致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重视对于疾病的预防,因此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5]。根据本次差异性护理实验研究可知,对慢性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服务,能够行之有效的增加患者对于病症相关知识的了解,侧面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管理手段的认同与配合,促进治疗的顺利实施,强化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加快推进患者病症情况的持续向好发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巩梦莹.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1-22.

[2]鲁晶涛.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研究[J].名医,2020(05):134.

[3]童均君.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对管理社区慢性病康复的影响与意义[J].心理月刊,2019,14(23):155.

[4]陶然.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对管理社区慢性病康复的影响与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74-175.

[5]周跃,张慧敏,袁泱.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