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4
/ 2

基于绿色理念研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杨顺

桐城市城乡市政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安徽省桐城市 231400

摘要:绿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利用资源并关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基于绿色理念进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有助于节约施工资源,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通过践行绿色理念促进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技术,优化施工管理,在优选节能环保材料、关注低碳设计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促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施工单位要正确认识绿色理念,并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关注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建设更智慧、生态、低碳、高效、安全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关键词:绿色理念;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1绿色理念概述

绿色理念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强调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关注以人为本。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渗透绿色理念,要求基于传统施工工艺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通过技术手段获得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施工效果,使所建设基础设施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色理念的引导下,要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要在设计环节充分遵循舒适、节能等原则,做好施工调研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图纸设计,合理确定施工流程,在工程施工之前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具有更专业的技术能力。施工中主要选择可再生、无毒害、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并且质检人员要对施工材料做好验收工作,材料检验数据信息要记录详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根据相关规划与流程有序施工,准确把握质量控制要点,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在充分践行绿色理念的基础上,为公众提供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公用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由于很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施工环节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消耗大量资源,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比较多,容易破坏自然环境,因此,要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理念,创新技术应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

2.1污染控制技术

2.1.1扬尘控制技术

很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开挖土方,土方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扬尘污染。为有效控制扬尘,需要基于绿色环保理念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控制措施。一方面,可在施工现场的合理位置布设挡风抑尘墙,此类设施应用范围比较广,便于施工处理,所设挡风抑尘墙的墙体应具备良好的透风性,以此获得更好的抑尘效果,并更高效地控制扬尘污染。另一方面,在施工中要合理应用抑尘剂,在充分发挥其凝结、粘连、湿润等作用的基础上,使粉尘微粒吸附于网状结构内,在重量逐渐加大过程中,促使网状结构快速落至地面,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将抑尘剂应用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环节,整体成本支出不高,能获得显著的效果。

2.1.2噪声控制技术

由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施工环节会用到各类机械设备,相关设备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污染。为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应注意在施工中尽量使用噪声较小的机械设备,同时,应注意在施工现场的合理位置放置机械设备,设备和居民住宅区之间应尽量拉大间距,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若在工程施工中运用上述两种措施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噪声控制效果,就要应用专业的隔声措施,比如,将消声器安装于声源部位,消声效果通常可达到10~50dB。另外,可从声音的传播途径方面采取一定消声措施,即使用隔声材料或吸声材料,所用隔声材料主要是在现场恰当部位设置混凝土挡墙,墙体长度应超过声源波长,由此有效隔绝噪声。所用吸声材料主要是塑料薄膜、玻璃棉、木丝板等,用此能够吸收一部分噪声。除此以外,施工中还要在施工现场做好人员管理,尽量不使用高音喇叭,严禁人员大声喧哗,以有效控制人为噪声。

2.1.3光污染控制技术

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建设期间还会出现光污染,其产生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加工钢材过程中会因为电焊操作产生光污染;另一个是夜间赶工过程中因为需要安装高亮度照明灯从而产生光污染。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应注意在电焊操作环节做好遮挡工作,以防光外泄,由此控制光污染,同时,还能为施工人员营造相对安全的作业环境。另外,夜间施工过程中所选灯具的亮度应适宜,并同步在合理位置安装遮光板,对照射角度进行合理调整,由此减少光污染。

2.2水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践行绿色理念,还要合理回收与利用水资源,并关注应用基坑降水、雨水收集、废水处理等绿色施工技术。首先,针对基坑降水,要积极发挥土层的水源自渗作用,对上层水资源进行集中回收,使其自然下渗至下层浅水层,促进水资源向地下回灌,提升水资源回收利用率。同时,施工中可有目的地抽取与存放基坑降水,之后将所回收水资源排放在周边所建洗车池当中,以实现回收利用。还可在施工现场设置集水箱,将基坑降水中的水资源应用在其他施工环节。其次,要做好雨水收集、沉淀、积蓄等处理,之后将集中存放的雨水资源应用在绿化、洗车、抑尘等工作中。若雨水处理效果良好,并经过检测达到相关标准,可将处理后的雨水资源应用在砌筑抹灰、混凝土养护等环节。最后,施工中要合理收集生活以及生产废水,对相关废水资源进行消毒、过滤以及沉淀等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水资源再次应用于施工生产环节。

2.3节能降耗技术

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将节能环保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使施工人员树立节约意识,在施工现场营造节约环保、低碳节能的施工氛围。同时,施工单位要合理组织施工工作,根据施工设计恰当地安排施工流程,协调推进机械作业以及人工作业。针对相邻施工区域,尽量共用机械设备,以防设备闲置。另外,机械设备要定期维修和保养,以延长其使用年限,防止设备带病运行,由此节约能源消耗。比如,施工单位为节约电能,可在施工现场制定电能节约管理措施,要求施工人员离开现场时及时关灯,并积极使用节能灯具,合理应用技术手段,保证人走灯灭,以减少电能消耗。另外,施工中尽量选择节能高效型电梯、起重机等设备,以节约能源消耗。

2.4文明施工技术

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期间,要在施工全过程渗透人本理念,科学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在施工期间,要在关键施工位置设立警示牌,引导并提醒施工人员遵循施工规范,注意施工安全。在施工现场要合理设置封闭围墙,并且围挡高度要超过1.8m。施工现场进场部位应设置牌图,清晰地展示现场平面图和管理组织架构。施工现场要有序、分类堆放施工材料,结合材料性质特点加强防火、防潮等处理。

3结语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理念,以充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规划要求,科学运用绿色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程的绿色化发展。在此类工程建设中,要合理应用污染控制、文明施工、节能降耗、水资源回收与利用等技术,并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以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绿色环保性。

参考文献

[1]唐强.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探讨[J].砖瓦,2020,(07):185-186+188.

[2]阮建林,张岭如.绿色理念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中的有效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68-69.

[3]方金宝.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89.

[4]喻磊.基于绿色理念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