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2

提高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措施研究

沙吾列提 ·沙布尔

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种子管理站 新疆 835000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得益于科技与经济的助力,我国各个行业都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对于我国的农业领域来说,先进农艺技术、发展理念以及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种植业的产量获得明显提升,进而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 25%,但是在人口增加以及耕地面积减少的发展背景下,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成为人们极度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玉米产量,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应用农艺技术,提升玉米种植水平,从根本上提高玉米产量,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提高玉米产量;农艺技术;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国内玉米作物的种植范围较为广泛,而因玉米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导致以往较为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当前高产量、高质量的玉米种植需求。因此,眼下最为要紧的工作便是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以及全面落实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以此实现玉米作物的增质与增量。

1 玉米种植的技术要点

每年播种玉米前,技术人员需要对种植地进行实地调查,充分掌握土地的土壤条件和特性,选择适合土壤特性、生长稳定成熟的品种,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出苗率。如果玉米种子出苗率太低,最好的种植技术不能提高玉米产量。在选择玉米种子时,应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确定品种后,必须对种子质量进行详细测试,因为许多种子发霉或含有细菌。如果这些不良种子不能及时处理,将直接影响种子的出苗率,降低产量。大面积种植玉米,必须保证种子同时发芽,不能提前发芽,也不能滞后发芽。维持种子统一发芽的方法是降低湿度。在进行播种的前几天,要对种子进行晾晒,然后利用专业机器对种子进行搅拌处理,并进行包衣处理。只有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好做到位,才能保证玉米种子的成活率。

2 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2.1 种植人员难以引入新技术、新设备

当前,玉米种植中比较主流的种植方式有利用新型种植技术与新型种植器械来进行玉米作物播种管理、玉米后期虫药喷洒,以及玉米作物成熟后的果实收割。通过各种新兴高产技术与新型机械设备的合理应用,使种植玉米的农民能够减少自身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但一些年龄稍大的玉米种植人员认为新兴技术并不适合自身种植,或者认为机械设备种植而出的玉米质量与产量不如手工种植。同时,由于玉米种植新型机械设备价格较贵,以及种植人员自身经济收入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使得一些种植人员虽然有意引进新兴高产种植技术与新型种植机械设备,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2.2 多发病害

(1)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缺行和秃顶是非常常见的问题。缺乏行和秃顶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种植玉米的区域缺乏土壤肥力,或者玉米没有完全授粉,导致玉米的结实时间相对较长。其次,受玉米种植区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如干燥、多雨、温湿度异常等,极易使玉米难以正常结实,影响玉米产量。(2) 穗腐病作为玉米病害之一,一般潜伏期较长。发生的时间点通常是玉米抽穗的时候。穗腐病的主要特征是玉米必须是棕色,玉米粒和穗的颜色异常,玉米的大小与正常玉米显著不同。(3)灌浆受阻。灌浆受阻主要是受到内部灌浆不充分的影响,使玉米籽粒出现表皮半透明、果穗形态较小的情况。引起内部灌浆不充分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新陈代谢失调等养分输送不足导致的,这也是当前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提高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创新发展思路

3.1 在最为合适的时间进行种子播种

当前工业番茄优良品种主要为石番15号、27号、18号、新番4号、屯河47号、41号、8号、46号、48号等,其中屯河8号、石番18号和15号属于早熟品种,可在4月上旬播种,生长周期为95~105 d,在播种时可直接播种也可进行育苗移栽,是较为适宜进行移栽的品种类型。晚熟品种播种时间为每年4月下旬,生长周期为100~105 d,是较为推荐的晚播原料,但不可过晚播种,避免影响番茄的产量及质量。然而,所有玉米作物种植者都应该注意,玉米作物种子的发芽过程非常缓慢。同时,玉米的出苗和发芽与环境温度有关。如果播种人员过早播种,由于早春气温变化较大,种子出芽后极易受到冻害,导致整个玉米播种的发芽率显著降低。同时,种子播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有害微生物的入侵,导致种子腐烂和缺乏幼苗的问题。虽然推迟玉米播种期的方式非常有利于玉米作物的出苗和发芽,但在一些玉米生长周期较短的地区,如果播种者推迟播种期,很可能会导致玉米未成熟,受到秋季低温和霜冻灾害的影响,使玉米果实难以正常成熟。基于此,在玉米种子播种时,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当作玉米种子播种指标,即耕作层5cm深处地温稳定超过10℃的时间段。对于一些生长周期较长的种植地区,则应当选择夏季进行播种。此外,在玉米作物播种过程中,种植人员还应当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严格的把控,以避免土壤水分过多植株烂根,或水分不足土地结块的问题,这也直接关系到种子的发芽率。

3.2 科学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辅助玉米种子发芽和出苗

使用播前经过保养检修合格的精量膜上穴播机,按要求调整好播种机吸盘,固定好下种量和地膜与滴灌带支架距离,配好覆土与压土器,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设置好机车播种行走轨迹。当土壤5cm地温稳定在10℃时,可开始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5月初结束。为了便于机械去雄,根据玉米抽雄机主车轮距和抽雄轮距调整好垄距与膜间距,一般行距采取60cm+(50~60cm)宽窄行模式,株距10~13cm。做到覆土一致、播行笔直、接行准确、下籽均匀、膜上压土均匀等要求,播种深度4cm,空穴率小于3%,双籽率小于5%,以满足14.0万~16.5万穴/hm2的膜上精量播种要求。一般父母本行比1∶(6~8),对先播母本的品种,留好父本行并统一醒目标记,做到播种到头到边;按照父母本生育期相差天数,分2~3期按时播种父本,确保亲本花期如期相遇;延长父本花期,使母本吐丝能够充分授粉,提高结实,达到获得高产的目的。播种结束后接好毛管及时滴水,掌握好滴水时间,不宜过久,一般滴水2h,公顷滴水量150m3,以达到土壤里的种子能够充分吸水为宜。做到干播湿出、出苗整齐,生长稳健均衡,降低了放苗、封洞、定苗的劳务成本。

3.3 为玉米作物筛选优质基肥

玉米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肥料种类不同。其中,氮是玉米作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种植人员应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施肥方案,及时补充玉米相应的营养元素,满足玉米的生长需要。其中,基肥管理的工作十分有必要。基肥将影响玉米未来的生长发育。如果基肥施用不足,后续营养供应就会出现问题。基肥要以有机肥和缓效肥为主,同时使用一定量的速效肥。缓效肥和速效肥的比例分别为8%和2%。一般来说,磷肥和钾肥应作为基肥。施用基肥时,种植人员还应注意肥料与土壤的充分混合。如果肥料用量少,可以选择沟施。为保证玉米不被化肥中蕴含的各种化学元素所影响,还可选用畜禽粪便作为肥料。

3.4 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最大化避免出现倒伏现象

首先,在玉米植株扎根过程中,合理施加氮肥和磷钾肥,保障玉米植株间距,使玉米植株通风和透光性良好,保持玉米根系扎稳,茎秆粗壮,加强抗倒伏能力。其次,对于浇灌的水量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尤其是在玉米植株拔节期间,如果没有过度干旱,要尽量不进行浇灌,否则会造成第一节间进行过度生长,在后期易出现倒伏现象。

结束语

现阶段,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对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明确认知,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创新探究提高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措施,从根本上为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高效保证,进而实现我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綦玉梅,王世彬. 关于提高玉米产量的农艺技术措施分析[J]. 现代农业,2013(1):54.

[2] 陈云梅,赵欢,肖厚军,等.贵州山地高效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2020(8):8-12.

[3] 马成祥.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16).